《迈门图语》——初心不变“孟子氏家”简述
对国家有利,对后人有利,一家记“谱”,史也——整个人类历史的一部分,文明过程的结晶——“家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方式。家家有之,以历史的一部分,具体地衔接在历史整体上。这是必要的,故从古至今,人皆为之。
我孟氏,单看商丘者,己约十余代人等没有入谱。此事举国孟氏皆同。子孙互不相识。儿孙忘了祖名。更其不知自己和整个人类历史过程的具体关系,恩之痛切,无可定论。但凭炎、黄后裔之说,未免空荡。同胞归同胞——我支来何处,总不能千家一致。还得要历史——还得还自己在清清楚楚地历史之中。此乃众人宿怨,是人道主义的,是历史唯物主义与现实唯物主义的:即,弄清楚、记明白一代代人的接续……。
视我孟门,当从历史中摘一简说:写在这里,以供家谱接续之参考。谱是记录,族是人分。了然一点众人迷蒙处,会知“我是谁,来于何处。”能此时,大可轻舒一口气。
为了迈进历史门坎所以此处“从头写来”:
先说“三皇系”吧。
生于太古荒漠,莫知所始的人祖——称“混沌氏”。因其分混沌,领辟地球当时洪水猛兽冰原火山,被后代尊为“盘古”(外国人,则称此人类的共同祖先“盘古氏”为“般胡氏”……这只是“番译”问题)。了解“地球”发“育史”、“地球生物史”的人,会明白当时情形。人类史初,确有无数次火山爆发:灰尘入空,遮天蔽日,把“大地”搞得一派黑暗……由于降温,造成长期的大规模冰冻,各种生命都在面临严峻“考验”——有些种类还在不断地灭绝。我们的先祖,把那个时期叫做“混沌”。随着火山灰慢慢下降,日、月渐亮,温度上升,冰冻解开,洪水就泛滥起来……。这从“古地质学”、“地质学”……等方面可得确证。所以,我们不妨说:开天辟地的人祖有之,且不只一人,也不是只经过一代人,那个时间很长,可拿放射性元素去计算等等。他们都是人类的先祖。“盘古氏”即“盘古族”:即吾所有人之初族。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可推定,他们初时曾集中于山区,以后为生存而分流至世界各地……。这就是“盘古、般胡、亚当、夏娃、女娲……”之“谜”的来历!△(见注)当然,它也不再是“谜”。史说原为:继天首出(指“盘古”),始有“三才”。△(见注)。
接着是“天皇氏”:口传记忆的先祖们,至智识的一个阶段——于产生的“太古文化”中,取“开天”始于“子”之义——定出“天干、地支”(此古代科学也),以记时程、岁历。此时,己“混沌初分”了。踏步至此的人们,历史上被称为“天皇氏”。它当然是来于“盘古氏族”而居于“子”阶段的人——“天皇氏族”。所以,从始至终的说,“天皇氏(族)”阶段亦很长。史说原为:“天皇氏”兄弟十二人合一万八千岁。此说多人不解,家父领悟如后(今古城孟氏宗族72代孟宪炘)。△(见注)。
以后,“辟地”如于“丑”之义,先祖们此时定“三辰”、分昼夜,初以三十日为一月……这些族人,其后被称为“地皇氏”。“地皇氏”为人类文明梯步中的又一阶段。史说原为:“地皇氏”兄弟十二人合一万八千岁。怎么又是一万八千岁?△(见注)。
再后,又取人生于“寅”之义,开始出政教、立君臣、起古范、别男女、分食物……等等——进一步“人格化”了,所以单单标榜为“人”字,至此、而从此阶段,历史上被称为“人皇氏”。亦是“氏族”也……就“人皇氏族”阶段,所以史说原为:“人皇氏”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岁。△(见注)。
随着自然界生态地理环境的变化与太古时不同阶段的文化进展,至一个时期,为了安全,“人皇氏族”的后人便在大树上做“窝”作“巢”——搞那最元始的“房舍”。这个时期的人,被称为“有巢氏”。
又过许久,人类从茹毛饮血状态,身熟食转化。留用的自然火种,或有时被风雨所灭,为此就在隐蔽处保留火种、打石取火、钻木取火……历史,因此就进入了“燧人氏”阶段……。我河南商丘,至今还有“燧人氏墓”呢,称为“燧皇陵”。
以上可称“三皇系阶段”。总计所占历史时间,肯定遥超于八万一千年。此阶段,实并非只有“三皇”——上文己可看出。但它不是没有史程性——时间性的:此所谓前“三皇”也。
往后为“五帝系”。
到“五帝时代”,数据更加清楚,此也常被作为“中华正史”的“超点”。“五帝”并非“五人”。在“五帝系”中,其实有八个“帝王”。
一、太昊——伏羲氏:他姓“风”,以木德王天下。有圣德之象,日、月之明。在位一百五十年。此“王”即中国玉皇大帝,又称伏羲大帝。由他画出“八卦”……。
二、接玉皇者,为神农氏,姓姜。以火德王天下。在位一百四十年。开始教人民耕稼。历史上称他为炎帝。
三、炎帝之后,为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立国于有熊之地,以土德王天下。在位一百年。从他起,人们开始做衣穿。
四、少昊——金天氏,姓己,名挚。为黄帝次子。以金德王天下。在位八十四年。此即玄嚣,他能修太昊之法。
五、颛顼——高阳氏,黄帝之孙。在位七十八年。开始作历法。
六、帝喾——高辛氏(在今商丘高辛),姓姬,名夋。少昊之孙。有四子:曰“稷、契、尧、子挚”。在位七十年。
七、帝尧——陶唐氏,又曰伊祁氏。帝喾之子,在位七十二年,寿一百零八岁。
八、帝舜——有虞氏,黄帝第八代孙。生于姚墟,故又姓姚。在位六十一年,寿一百岁。
以上是“五帝系阶段”,实为“八帝系阶段”。历史上把“八帝”说成“五帝”:乱在“史记”……之类。“八帝”计占历史时间七百二十年。不包括“夏朝”——夏、商、周……等各自为“朝代”嘛。
好了,此下才是这“迈门图说”的核心。现在我们回到前边:神农氏炎帝姓姜(历来,“姓”与“氏”为两回事。“姓”是具体地“门类”分别。“氏”乃“族”也……)。当史程走到帝喾时,按孟氏家谱(大谱、支谱等)所载:王后姜源(她是炎帝后裔),出野见巨人,跻践之生弃……后来人以为神。为农师。封于邰。别其姓号曰后稷后裔,更为具体。
所以,从后稷到西伯姬昌、到武王姬发、到鲁公伯禽……到庄公、庆父——庆父初称仲孙,后称孟孙——出现“孟”字起,子孙才以孟为姓。经过这一辗转,证明“孟氏”实出炎、黄血统和牛马避之不践的巨人(超人——神人)系统。看“大谱、支谱”关于“姓源”一说,孟氏子孙应当明白:全人类都是出于一个共同血统的。以后千变万化,无论作何婚媾娌合,皆历史前奏。我孟门,说长点(有准确时间的),起于太昊;说短点(有准确时间的),则起于后稷,此为太古史话。
再往后,又能说起于孟孙。从孟孙,到孟轲。孟轲+孟子:生于战国——周烈王四年四月二日己未,即今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日)。从孟子排数,查到“宪”字辈,为七十二代。其它可以、下类推。不过,以前是人接人,一代代数的。真正定“辈”论之,都是从明朝开始的……
如今“辈”数己经乱了。从“希”始,有共四十“辈”的,五十“辈”的……七十“辈”的不等。各有其因,也有争执的。我看不必了,请共依原山东邹县(今邹城市)亚圣府继承人所定为准,孟氏全族人等必须格遵。不对的自行停用,并说明从第多少代“乱”的,再从多少代以后改入……久之,“辈”数不够用时,由亚圣府承权者另续,其他人不得自续,否则按族规处理。
如我商丘孟氏支族,是宋朝元丰年间适来定居的。属孟元之后……孟元的孙女再后当了宗哲宗的皇后,遂成“皇亲国戚”。孟元是北宋武将,任兵马都虞候时适居的商丘。此事可查对历史和孟子世家流寓支谱——河南归德府商丘县支谱,此谱是道光庚寅版的——上有“孟氏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大红印记为证。是“宋、辽、金、元”史期的具体因素促成孟氏搬迁的……定居商丘数年后,至徽、钦二帝北狩,大宋一时无主,金国知宋朝大部河山尚存,不好久留,便伪扶张邦昌当“楚王”代他们“治理宋朝”。张邦昌这个贼子何能治国,就推此前己两失名分的孟皇后为“宋太后”——让其“垂帘听政”……孟忠厚等一班人接护太后如应天(即今商丘)……太后又密令当时称“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九殿下南渡黄河——回河南继承大宋皇位:于是,历史上就出现了所谓“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不管怎么说吧,报下康王——这位“九殿下”是接密旨密令后,真的从北方跑回来了,到河南商丘(今睢阳城内——前归德府商丘城北“大圣殿”……)登基。商丘此后名叫“南京”,起源于此。由于金兵不断侵扰,朝廷怕商丘再被入侵,一段时间后,又决定南迁。就从南京(商丘)又往南迁,到了建康、杭州(旧虎林)……这次随驾南迁的“文武百官”中,有孟忠厚、孟林等人。其后,金兵分路南侵,战事频频……直到孟珙灭掉金国,对元开战——又和大元干了起来。
从赵构南迁渡长江,孟忠厚带人护从太后圣驾等随迁南下,我商丘孟氏并没都去,因当时的南京(商丘)并没有沦陷,只一部分人去了江南,加之以后历史原因,有些孟氏人等——如孟忠厚等又回一部分人到江南——随着岁月的推移,所以商丘孟支,在商丘、在江南各地、有的又在北方、在国外、分衍开来。(孟忠厚年少时,曾在宫廷任过管理造作的官员,叫“将作少监”。其因就是造酒。孟家造的酒献入宫廷后被皇家定为“御酒”了……并按配方一直造到现在。家父(“孟宪炘”于十几年前由于“项目”需要,己把它起名为“元祐皇后酒”——它确是曾因皇后入宫才传入宗宫的。此酒营郭孟楼还在造,还在等大家痛饮几杯呐。)
由于战乱,在整个南宋史程中,我商丘孟氏支族都佔重要位置。岳飞、韩世忠二帅没完成的心愿——灭金,由我支孟珙完成了,他后来被与谥封为“国公”。仗打来打去,守守攻攻,迁迁留留多少年,随时间分传至今,留居各处的孟氏子孙,凡属孟忠厚亲裔者,不管他们因战乱起头,在生命涂炭、或在战后胜利中,所记“族谱”是否“凌乱”,皆孟氏——我商丘一族的分支(全是北宋元丰年间迁商丘定居后之一族人的子孙)。此有数种史情为证,请大家慢慢理顺头序,分清时间先后,搞清分衍层次、分支地点——是怎么去、怎么留的就行了,不要再留一些“谜”在后史上。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以后自然不会乱套。
从兴山、兴玉二祖起,我支又入明朝时重建的归德府城(今商丘城内北马道)居住——这是从孟忠厚始,在商丘分出的又一支。今也分衍甚多,江苏、辽宁、北京、贵州、四川……等地皆有,许多己断住来,以后当想法沟通,不要再成“断线风筝”了。我支祖坟,在城东北角孟庄……
总之,就以上所言,若不论多少代人的话,如要一个准确地历史时间,可以说:从太昊起,止于公元一九一一年清朝宣统皇帝倒台——辛亥革命时,我国——吾人族等的历史共四千八百五十四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四千八百九十二年。至二零零五年,为四千九百三十八年。说中国有五千年历史,盖于此耳。“图语”如上,没算太昊以前的时间。
人类起于共同的祖先,荣辱与共,怎么衍传,既为历史,正确己可,不须细察太过。
“古”者,“天”也。人类皆太古天人之后,都是龙子龙孙,大家应和谐相处——伦理沧海,步超人之道,不自为仇。
(后注):
△亚当——是处于地球大洪水期某次的一个人,应属于混沌氏族后期。……神话中说他与夏娃结婚生了许多人类后代,不对。他生在夏娃之前好多年;夏娃,就是女娲。国中国后来称“华夏”,故夏娃即华夏的女娲。女娲姓“风”,和太昊一族,她在太昊之后,不是“王”。
△继天首出,始有“三才”——“三才”指“天、地、人”三才。古有“三才陈”,为兵家所用,即此意。
△“天皇氏”兄弟十二人合一万八千岁——可以这么理解:“合”——一共。是一共的意思。“天皇氏族”兄弟族十二支族组成,从“子”(这一“地支”)之“头”起,至“终了”,在史程上一共占一万八千年历史。
△定“三辰”:“三辰”指日、月、星……定“三辰”指古代出现的天文、历法……。
△“地皇氏”兄弟十二人合一万八千岁——同上解法:起于“丑”,“地皇氏族”一共占有一万八千年历史。
△“人皇氏”兄弟九人合四万五千六百岁——同上解法:超于“寅”,“人皇氏族”一共占有四万五千六百年历史。并且可以考虑到,这四万五千六百年历史的“后段”——己经是“有巢氏”、“燧人氏”阶段。说“氏族社会”中,“氏”指女的——指“母系”——“氏族”为“母系社会”,“氏族长”全是女的,不正确。“族”之“长”,特别在包括“分支”时,男、女皆会有之——按世代想,谁都会明白。至今,社会上不是还有男、女两种皇帝吗?兹可为证。同时,现在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中,尚有一种“卵生人”。他们依然无衣着、吃生食……女人生下“肉胎卵”来,坐地上“暖”(像 母鸡孵小鸡一样。无怪乎爱迪生学母鸡孵卵,人中亦果多此者。)——“暖”出子女来。奇怪吗?这“暖”出子女来只是一种生育方式,不表示这许多子女的母亲一定是“氏族长”——是“皇帝”。不过,“人皇氏”何只是占有四万五千六百年历史呵:人的“太古”分支,一直伸延到目前——还有此支(卵生人)不知道“筑巢为舍”呢。当然,我们以上说到的“氏族长”:如玉皇大帝等,都是男的。说——在“氏族社会”中,“母亲”才是“氏族长”,纯属“肊断”。
△另外,如有可能,这篇“迈门图语”希望在印“新谱”时,作“序言”用,看它能不能在大家看谱时,使之更清楚、更易懂一点。若能如此,也算自己得些慰藉:以答孟门后人向我问“谱”之谢!
谢谢大家。
亚圣七十二代——商丘孟广瀛(蓬桥)之嫡长孙:宪炘(天佑) 夏历(农因)乙酉年十月 公元二零零五年十一月 ——于商丘古城(稿)
整理汇编 孟庆焸 公元二零一八年三月 ——于商丘 睢阳之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