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生存手册:大学新生入学第一课
近年来,关于内卷、985废物引进计划等讨论热度很高。有人在校园生活快要结束或者结束以后才惊觉大学教育的种种不合理之处。有人面对内卷不知道该躺平还是使劲卷,也不清楚内卷的意义是什么。我最近重新仔细读了读《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发现很多答案已经写在了这本手册里。该手册写于2008年,其作者包括图森未来的co-founder&CTO侯晓迪。10多年过去了,虽然手册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如何刷gpa、如何落户上海等)可能失去了时效性,但其主旨和精神依然适用于当下。知乎上有个用户说他高三暑假的时候读到这本书,觉得三观尽毁,手册作者xjb诋毁高等教育,但后来小册子里讲到的现象就像预言一样发生了。我在大学新生报道的时候领到一个资料袋,里面就有这本小册子(很确定是某些学长夹带私活而非学校官方的新生资料),当时草草翻了一下,权当玩笑,而现在我回首来看,大学期间走弯路吃亏吸取的教训,其实大部分已经写在这本小册子里了。我希望所有的即将跨进大学校园的朋友,尤其是对大学抱着憧憬的朋友们,全文背诵这本小册子。大学新生可能对小册子里说的内容表示怀疑,或者是没什么感同身受,但依然希望你们能牢记小册子里的那些箴言,这对大学甚至后续的人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小册子里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保持独立思考。另外,我非常惊讶这本小册子写于08年,但到2021年还没有人尽皆知,只在小范围内流传。当然,由于这本小册子整体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持负面态度,也不便于广泛传播(可能会被禁)。但是我依然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小册子,至少比学院和辅导员的洗脑来得靠谱。
以下是从小册子里摘抄的一些话:
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 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 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在当今流水线式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就像廉价的零件一样被生产出来。 因为数量巨大,没人会对每一个人的教学质量负责。
领导不会为你负责。对于一个争做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型学校,管好科研,管好实验室才是当务之急。相比之下,本科生教学显得无利可图。 教授也不会为你负责。拉到足够的经费发表足够的论文,满足学院要求才是生存大计。要说管学生,也肯定先要管好自己实验室的硕士博士,而非那一百多人大课堂里的某个本科生。
如果一个人把政策评分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那么他就是这个政策的牺牲品。
就算你把课本上的内容搞得再烂熟,绝不代表你真正对这门课能有什么理解(相反,那些真正理解的人,却不一定能针对考点答出高分)。请务必牢记:大学四年留给你的是你的人生,在你毕业之时,那一串苍白的分数其实就已经作废了。
真正能成为我们上课理由的,只有我们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渴望。
如果是否上课对你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如果我们感兴趣的知识不在学校的课程表上;如果上课学习的效果足够差,效率足够低,以至于通过自习,能够在更短的时间掌握知识;那么你还需要去上课吗?
我手上一本1300页的数学手册,上面记录了人类文明从远古直到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主要数学成果。而我校高等数学教材(上下册)所涵盖的内容,不超过其中的130页。一个真正有志于建造科学大厦的人,是不应抱着一块儿砖头精雕细琢的。
学习最需要的,不是悲壮的毅力,而是对无限未知的渴求。
如果你是一名乖孩子,每天从早晨开始好好上课,好好做作业,好好预习、复习,直到熄灯时间好好睡觉,过着这种积极健康,平稳中庸的生活,但是缺乏有效自我支配的生活(如果按照学校的规划,你会发现你可以自由支配的业余时间少得可怜)。那么,你这样退守下去,无异于把自己的青春放在保险箱里让他随着时间而凋谢。我们必须牢记这样的黄金规则:
平庸的生活方式是麻醉药。他只会束缚你,让你没有作为,甚至没有出息地度过大学的四年。
如果去做研究,那么你从一开始就应该期望着自己能够做出影响到其他科研工作者的原创性工作。绝对不要随便跑到研究小组里给人端茶倒水, 指望着通过打杂来获得一段所谓的“研究经历”,或者是一篇文章第N作者的署名权。在研究过程中,相关知识不够没关系,数学不好也没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你需要保持一个独立思考的心态。如果有好一点的工作,可 以发牛一点的文章;价值略低的工作也有名气小些的出版物可以发表。但归根结底,发表文章需要的是你的原创性思考。至于那些一年上百篇论文的高产教授和一年数十篇论文的高产学生们。我们只能很遗憾地说,他们的工作是不值一提的垃圾,这种人的存在,简直就是丢中国人的脸。
我认为,出国读书的人主要考虑了下面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外的教育质量高,学术水平好;另一个是国外的生活条件好,希望借读书而定居海外。当然,在出国人群中,还存在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非主流原因,比如 因为男、女朋友出国了,于是为了追寻爱情要远渡重洋;比如邻居亲戚都 出国了,为了给家里给祖上争口气,咱也要出去走一圈。
各种各样的理由不一而足,不过,我们希望你拥有的是一个“积极”的理 由,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而选择出国这条道路,而 不是因为你厌倦了当前的生活、想逃避现状而走上这条道路。在出国的问题上,这山看着那山高的心理是极其可怕的。如果在一个对你的血统没有歧视的国度里,在一个竞争并不算激烈、甚至生活上还称得上有保障的社会中,在一个对你来说没有任何语言、文化障碍的环境下,你都算不上一个成功者的话,你有什么资本可以奢望在出国后,自己能够摇身一变,以胜者的姿态生存下来?你又有什么理由不继续失败?你怎么就那么自信地说因为我在国内做不好,所以我出国就能做好?成功的人在不同的地方有 不同的成功方式,但是失败的人在不同的地方会有完全相同的失败方法。
海的那边,一样很残酷。
不少同学之所以进实验室做研究是为了出国。他们甚至明目张胆地说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合做研究。这种为了出国而做研究的想法本末倒置,是非常错误的。出国念书的核心目的,本应是为了争取一个更好的做研究的环境。对于一个不适合做研究的人而言,花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读博士,那 就像坐牢一样痛苦!我认识好几名同学,他们在本科的时候信誓旦旦地要投身科学事业,但是真正坐在实验室里,不到一年就坐不住了。最后只拿 硕士学位就匆匆走人。我很想告诫这类同学:费尽心思把自己往PhD的火坑里推,是一件可悲而且可怕事情!
这本2008年的小册子里的很多观点在2021年依然成立。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进步和发展,至少在交大,我上过一些质量不错的课程,一些老师(比如交大软院及IPADS实验室)也在不断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推动培养计划的现代化。最近一段时间有人又发起了《交大生存手册》的重新修订的计划,去除一些过时的内容,并添加更多的过来人的经历和感悟。
2008年版的《交大生存手册》:http://www.houxiaodi.com/assets/misc/manual.pdf
新版《交大生存手册》:https://survivesjtu.gitbook.io/survivesjtumanual/
-
Greenlighter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1-06 13:00:34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3 14:27:47
-
春酲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30 13:42:50
-
水是冰的梦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24 14:40:12
-
溎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3 19:51:21
-
7喜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7-21 08:09:16
-
perfect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16 20:49:33
-
moto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07 15:33:12
-
joyousfishhhh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6-07 02:28:39
-
NALYN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30 15:42:17
-
范进(上岸)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26 23:07:28
-
快乐小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3 11:25:13
-
寄云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2 17:47:45
-
豆友266636707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1 10:40:04
-
豆友180543259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5 14:58:16
-
最爱田园猫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4 18:14:00
-
超棒的👍小杜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24 17:10:11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8 03:24:16
-
遇见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8-07 09:18:48
-
Tuesday.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6-11 11:34:45
-
谢却海棠飞尽絮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12 16:22:02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05 13:34:08
-
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7 13:54:51
-
沉默是金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4 21:26:22
-
豆友t79eAKzhZs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26 15:49:14
-
锦书致南终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9 10:02:27
-
豆友263358038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1-05 15:19:20
-
猴面包树土豆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4 19:39:01
-
豆友ZFrqnsQ_7M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9-11 00:34:53
-
男二厨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20 14:32:29
-
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7 21:27:53
-
Juntaro Ogat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08 03:10:48
-
牟珂漪15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10 01:01:18
-
Ecptoma Du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6 20:13:41
-
Xihayiz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3 18:40:39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18 14:18:18
-
李斟寻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24 18: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