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推理外衣的爱情肥皂剧——天国与地狱
这个点了,来挖个坑慢慢填吧,其实是挺早就想写但一直没付诸实施。我也不懂为啥被三文小说感动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要来写对这剧的观后感…
切入正题。
先说结论,看这剧,安心嗑cp就行,任何想用理性思维分析剧情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某种程度上说,接下来我写的这些无非是我徒劳分析的记录otz。
对我来说,在此之前从没有一部剧能让我看第二遍,半泽直树也不行,一旦开始重新看,就会莫名地有种想关掉的冲动,所以某种意义上这剧是破天荒了,因为我看了三遍了。咋说呢,有种看了也没看的感觉,可能因为这样我才能做到连看三遍吧。结果上来说,确实是很喜欢,但并不是剧情多吸引我,真的纯靠演员,这剧是好演技拯救烂剧本的典型。
一、剧情
1、要吐槽的点(特别多!)
1)双子设定
最想吐槽的必须是这个!
当日高爸爸说出“你的双胞胎哥哥”的时候,看着高桥一生的脸我也不禁想弃剧。这是啥套路?虽说一开始宣传就没说过是推理剧,但编剧从头开始就在渲染的悬疑氛围,观众也一直都是以看悬疑推理的心态在追这剧的。如果一定要用双子梗,至少提前稍微提一点相关内容啊,比如妈妈或者妹妹曾经说过有个兄弟之类的,前面不给任何铺垫,突然来这么一个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转折,作为观众感觉智商被降维打击。虽然我也不想提臭名昭著的推理小说十诫,但他关于双子的说法我还是同意的,西村京太郎在他利用双子诡计的小说中也提前告知了读者。这个设置太不尊重观众了,感觉是写不下去,又要强行给洗白才安排出来的情节。
讲真,森下如果不能写推理就不要来这么一出,披着推理的外衣,实际是没有脑子的爱情肥皂剧,想看下去必须扔掉脑子。 2)随处可见的直角弯
第一,人物塑造上的直角弯。
森下你自己看看,第一集的和第九集第十集的是同一个日高吗?从精神不正常的变态杀人狂到谈个恋爱都要天国的妈妈牵线搭桥的跪下求铐铐的小可怜,日高阳斗在这七集的时间里经历了啥?
日高说他是第一次看到杀人现场,非常震惊,那导演倒是给他安排一点震惊的样子啊!他所谓的震惊是啥?睁大眼睛几秒钟,旋即泰然接受事实并开始帮哥哥清理鲨人现场?讲道理,看到那么血腥的鲨人现场,人最生理的反应应该是想吐,不管是不是第一次看到。日高那不是震惊,是镇静。从这个表现来看,他内在真是サイコパス,但和他的自述又相当不符,也难怪弹幕里一直在说他是在装,因为这个逻辑就是让人想不通的。
顺便吐槽一下第一个鲨人现场的血迹,人类的血液是会氧化的,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变成褐色,现场那鲜红的血迹真是让人出戏。
第二,接受能力的直角弯。
剧中的所有人,都非常镇静地接受了俩人灵魂互换的事实,行吧,篇幅限制,我也就不深究这个了。
第三,剧情设计的直角弯。
看着最后两集完全躺平的日高,我不禁在思考前8集那么拼命洗脱嫌疑的人到底是谁。怎么就突然自投罗网躺平任嘲了,怎么就为了保护自己自己选择绞刑架了(当然这个我可以用我的恋爱脑略过)?前八集在努力查真相,后两集在疯狂嗑cp,谁信是同一个人写出来的?
我对哥哥在桥上和日高说话的时候竟然带着鲨人漫画和鲨人名单感到不解,这场冲突的爆发应该是在哥哥意料之外的,也就是说,不会是提前知道要吵架所以准备好带着的,那么难道哥哥是随身带着这些吗?对自己这么不利的东西?只能理解为是为了剧情的推动不得不来这么一个情节,太刻意了。
日高在奄美大岛自称东朔也,这个情节设置就是把观众的思维往这俩兄弟也互换过上引,结果实际的情况竟然是日高接受了哥哥的高级pua,认为自己可能也会经历哥哥的人生,所以用哥哥的名字??没有能力把情节圆回去就请不要安排这种会引起误解的内容好吗,结果就是,营造了一个巨大的悬疑,最后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最终的解释还不如观众猜测的合理,当时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收视数字能上去一点,可是难道不考虑别人看到解释的时候的心情吗?不是一酱我真的会弃剧了好吗。
第四,人物思维的直角弯。
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15分だよ!”,怎么想到那个上面的?自己遭遇各种不幸和不公,怪父亲、怪母亲、怪欺凌自己的人、怪没有伸出援手的人、甚至报复社会,我都能理解,可怎么能归因到出生时间的15分钟差上去的?在我看来,这无非就是强行制造兄弟之间的冲突呗。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日高竟然素直地接受了这个归因并深以为然,还顺从地帮着打扫现场…行吧,毕竟人家亲兄弟,思维如出一辙也没啥。
哥哥被各种打击,被剥夺了各种,竟然在看到了漫画之后立马想到要变成空集,就算看到了鲨人的照片,也都不会这么直接地转变吧,总觉得中间还缺少了什么。
哥哥把日高的乳牙一直珍藏着我可以理解,但日高一直把小纸条收着我是真不太懂,只能理解为冥冥中命运的指引(?
同样是乳牙,望月的那一套对于随身携带乳牙的人不可能是本人的说服力为0的推理怎么就说动新田桑了我真的很不理解。
第五,对白设计的直角弯。
桥上,哥哥问日高,有没有在意的对象,日高,一个留学MIT的学霸,一个venture企业的社长,一个让彩子第一眼就喜欢上的二枚目角色,说出来的竟然是小时候在鞋盒里曾经收到过一张纸条…倒是给一句铺垫啊,比如,说起来惭愧,这么多年都没有异性缘,唯一一次就是在鞋盒里收到了一张纸条,之类的都可以啊,我怎么能相信一个38岁的熟于社交的二枚目社长完全没有接触过女性啊?
如果篇幅不够的话我希望能浓缩一点情节,而不是通过随处可见的直角弯的方式来解决。
3)遍地都是的小bug
第一,第一个鲨人现场,遍地的血迹,竟然用一小瓶vanish wandor就清理得干干净净…请告诉我贩卖途径,本主妇非常需要。
第二,还是第一个现场,满床单的血迹,没有一个敬茶或者鉴识课的想到尝试一下鲁米诺反应吗?
第三,第六集,哥哥雇人去桥上写9,时间是新月当天的白天,就算日高一刻不停地盯着摄像头,及时看到了信息,他知道的时间也不会早于新月当天,他又如何在几天前就接近久米夫人并且做好去这家踩点的准备?
第四,第九集,日高假装劫持望月,逼着她逮捕自己。剧情安排很感人的样子可是我真的没见过劫持人质的凶手是主动朝着追捕自己的人的方向走的。劫持的目的是留时间给自己逃跑,那么日高劫持望月的时候为什么要朝着河原的方向走呢?大可以一边退,一边喊对方退下啊,既然有人质在手里。
第五,最后一集,五木jj给望月打电话,开口就问,已经是望月san了吗?她打给的是望月的手机,不是穿越后日高彩子的手机,那么她是从哪知道望月的手机号的呢?
第六,关于日高的设定。真的很迷,我怎么考虑最终都会导向矛盾。按照官方宣传的设定,日高是高智商人才,在美国留学做研究,回国之后成为venture企業的的社长,也就是高智商,思维缜密的腹黑人设,役者的表现也一直是在这个方向上的。从这个人设出发,他应该会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方法,比如,敬茶会找上门,可能会问哪些问题,自己应该作何表情、如何回答;再不济,以他临场反应的速度,怎么也不应该说出独居这个词(他的临场反应速度在扔手套和河原审讯他的时候有很好的体现);再比如,正常人都知道吃一堑长一智,第一次把物证放在coin locker被发现了,第二次还继续放coin locker?太一根筋了吧?弹幕里还有人说日高说出独居是为了故意让望月认为他是凶手,结合第九集他的自述,他一开始是希望自己能够逃脱的,所以这个也不成立。于是,腹黑人设,最终推出矛盾。那么再按照第九集的套路作傻白甜人设。 2、觉得还不错或者可以接受的一些点
1)第二集开始的时候就明显提示了日高不是凶手,这个细节的安排我觉得还是不错的,算是一个伏笔的提示吧,就看观众有没有注意到了。
2)这一点不知道是导演的安排还是演员自己的考虑,就是俩人互换前后,发型是不一样的。彩子互换前是一丝不苟地扎马尾,互换后是更有女性魅力地披头发,除了为某乳化牌子打广告的那一回;日高互换前是一丝不乱地梳背头,互换后是可爱的小刘海。外形上的不同,能够让更直观地让人看出区别,这个小细节我觉得也很好。
二、役者
这是支撑我看完并且连着看了几遍了支柱所在。虽然剧本漏洞百出,但剧组选人的眼光真的没话说,主演的绫濑桑、小陆的柄本桑、河原的北村桑、哥哥的迫田桑,包括管理官、一课长以及敬茶的民那桑,当然还有吸引我看这剧的源动力的一酱,每一位役者都尽自己的理解去诠释角色,让遍地都是直角弯的剧情也能打动人心。
日高和哥哥在桥上的那场戏,剧情安排在很多地方都相当突兀,然而迫田桑和一酱都还是饱含激情,让这个场景相当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