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些对Fela的看法
说些我对Fela的看法吧. Fela有一部分single因为长到15分钟左右, 又是不断重复的beat, 必须要切成两首歌分别放在ab面, 第一面是纯乐器, 另一面是有fela人声的“edit”版本(往往这一面比彼面还要短许多). 两者其实并不是器乐与人声的“版本”区别(像很多hiphop单曲那样), 而是录音时一气呵成的完整演奏. 电台主持人和想要了解所谓“fela的歌”的人会快速跳到fela人声加入的edit部分, 而不那么心急的人和采样猎手们自然会把两部分都听完, 各取所需, 两不耽误.
如果以一种接收者/评论者的角度去听fela的音乐, 人耳会不争气的在三十分钟后进入疲劳, 对这些“歌”产生一种囫囵吞枣的印象——这些“歌”有很好的节奏感和精彩的编排,一听就是fela的“歌”, 但展开的方式、配器好像也没有很大的差异——不带任何贬义, 这合情合理. 但在进入“如果是这样, 怎么样的歌才算一首不一样歌”的哲思之前, 我更想要警惕这些问题的局限: 用”曲“与”歌“来裁量一段音乐, 是否也绑架了我们的耳朵?
fela的音乐不像是那种写给评论家的作曲, 而是邀请姿态的, 在party上让人想跳舞, 在排练房里让人想加入演奏, 在皆投游形中让人想呐喊, 总之他的音乐给人一种参与的满足感, 而审视/哲思/评论般的聆听反而让这种满足感打了折扣——听的时候压根没参与进来嘛,多可惜——这样一个有二十几任妻子, 在自己的宫殿里日夜party, 动辄排练七八个小时, 喊麦吹号对抗果嘉鸡弃, 一辈子把无限重复四四拍玩出了花的人, 最大的遗产其实是把他的这些时间雕琢记录下的录音本身.
话说到这, 这些“歌曲”, 到底是新歌还是老歌还是彼此一样/不一样的歌, 它们的动机是如何构想的, 其实不太重要吧? 想了解这些, 听电台的“edit”版本就足够了. 而那些完整的、动辄长达15分钟的音乐, 给了人们足够的时间参与到音乐中来, 在party上、在集会上、在排练房里, 不限时间、不限地点. 我想任何DJ应该都会庆幸自己的collection里有一张fela.
“Let the magic brew”, 忘了哪看来的james brown还是谁描述自己音乐的话, 放在fela身上也一样准, 享受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