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读书笔记(2)--大秦帝国之裂变上卷四~五
接上,秦君将发布求贤令,卫鞅阅读后,意欲往西,去秦。
1.秦孝公在秦国偶遇车英,车英提出将旧战车翻新的方法,秦君越来越觉得人才的重要性,欲派车英前去戎狄部族,接洽赢虔,欲破六国阴谋。秦方装作是赵国向戎狄假传进攻消息,将戎狄骑兵逼进洮河峡谷,一举歼灭戎狄骑兵,破了六国攻秦的阴谋。
2. 秦国特使景监出使东周洛阳王城,向周天子借兵借粮,周天子念及秦诸侯王之前对周王朝的帮助,同意帮助。但战国礼崩乐坏,瓦釜雷鸣。民心即天心,此乃天亡周室,无可挽回也。
3.秦君初遇百里老人,以及老人孙女玄奇。秦君欲公布秦国求贤令。
4.秦君发布求贤令,百里老人欲前往魏国为大秦求秦国的宰辅之臣--卫鞅。卫鞅读罢求贤令,下定了去秦的决心,却为庞涓所忌惮,去秦艰难。在洞春香主人,白圭之女白雪的帮助下,表面上假意从商自污,成功说服魏王及魏国丞相公子卬,从庞涓手底下逃脱。
5.百里老人继续前往韩国,欲为秦国求申不害。申不害重术轻道,为当时主流学说所不齿。他认为韩国国富,但是却被韩国世家各自为政,难以集中,分化了韩国实力与王权,用铁血手段(诛杀大户)成功集中韩国的财力和兵力,欲与卫鞅秦国变法进行较量。
这部分比较精彩的是申不害与卫鞅的对抗,一人在秦,一人在韩,两相变法,互相较量。熟知历史的我们,当然知道谁赢谁输,但作为当时深陷历史泥淖中的战国改革家,前路如何,无法预料。用自己毕生所学所感,在一个国家开展变法,在战国乱世,为心中信念而死在所不惜。朝闻道夕死可矣。
申不害的理论很有趣,关于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原文如下:
“申术请问。”玄奇依旧是盈盈笑脸。“好。何谓倚愚之术?”
“不欲明言,装聋作哑,藏于无事,窜端匿疏。”
“噫!”申不害又是一声惊叹,追问道:“何谓破君之术?”
“一臣专君,群臣皆蔽,言路堵塞,则君自破。若一妇擅夫,众妇皆乱。”申不害肃然正色:“何谓君不破之术?”
“明君不破,使其臣如车轮并进,莫得使一人专君;正名而无为,犹鼓不入五音,而为五音之主。此为明君不破之术。”
正道的为君之道,大概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