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溪48小时:人造世外的田园梦
1.人造桃源
沙溪是2003年,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剑川县政府对古镇进行共同修复改造的成果,它不是一处自然形态的村庄,但在我这个伪田园主义者看来,是最适合当代都市人圆一个田园梦的地方。


第一天,饱和度过高,有点不真实感











窗户的样式各家不同,并不是统一的设计



走在路上一转头经常是一条空寂的小路






民宿老板做的饭太香了
2.夜归人
有密集路灯的乡村,反正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不多见。
吃罢晚饭我们从玉津桥出来,慢慢往对面村子走,是一条两边装着路灯的石板路,从田野之间弯曲而去。虫鸣阵阵,想折返的时候,看到整个村子在深蓝色的夜幕下克制地发着光——光源从脚下、墙角这些合理的位置照射出来,并不会影响抬头望见灿烂星河。












3.戏台
沙溪的中心是一个古戏台,老规矩戏台对面是寺庙,中间是两棵大树,一个小广场。
戏台的建筑很精细,仿佛有魔力一般,每次路过总是忍不住拍一张它不同时刻的样子——晚上的戏台、白天的戏台、正面的戏台、侧面的戏台。













对面的寺庙

4.书局
很难想象这里还有一家正正经经的先锋书店。
虽然早就知道先锋有乡村书局项目,但走进店里发现今年新书一应俱全的时候还是有点吃惊(于他们的物流)。书店由粮仓改建,承担了一部分宣传当地文化的功能,有相当大的几架关于云南、沙溪本地文化的书,也有本地特色的文创。
除了书店的咖啡馆,周边村子里开在半山腰的咖啡馆竟然就有两家。感觉十分适合文字工作者来闭关写稿。




5.沙溪生活
喝啤酒,逛逛,发呆。




沙溪的物价






对面村的咖啡馆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