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告别,一百天,真的够吗?
大学时候看过一部叫《百日告别》的电影,讲的是两个不同背景和情景下的男女主角因为一场意外车祸失去亲人。从头七,七七,到百日,被迫向前地,他们从错愕,惊讶,极度悲伤,到接受,最后释然,放下,他们跨过一个个时间节点,用一百天来和逝者告别。电影本身没有刻意要营造出死亡的悲伤气氛,只是平静白描一样地把两个人从面对死亡到接受死亡的过程用上帝视角不带感情色彩地讲出来,当时看完对我的触动并没有很大,毕竟死亡还是件离我很遥远,还没有什么概念的事。知道这是两个难过的字眼,生活里也不缺大小难过的事,于是只觉得看它两眼本能地想要闪躲回避,又或者听故事一样地听别人的生死离别。但直到最近,突如其来的,我也被所谓的生死离别的巨大悲痛裹挟,在还没有一点点喘息的间隙里,我就成了情绪的奴隶,自己的知觉和眼泪在那几天再不受控制,重新审视《百日告别》这部电影,我很想问,一百天,真的够用来告别吗?
2021年3月21日,我的小狗喵喵永远地离开了我。事情发生的太突然,在我还来不及作出反应,抱有勇气面对,我就已经坠入谷底,连同我的眼睛,思维,认知,原来死亡真的就是件无迹可寻的事,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突然在你心尖尖上猛地挠一下,挠得你发颤,发凉,挠得你原本正常的生活一团乱。
事发前一天,我跟两个同事约饭后带单位同事大哥的小狗胖胖去遛弯。胖胖是条英斗,短腿,翘臀,肥肥厚厚,走路的时候两只后腿有点外八,看起来一摇一摆,十分蠢萌,跟尖嘴猴腮的我的小狗喵喵完全是两种长相和脾性。那天晚上我们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狗狗,我们聊小狗要怎么溜好,聊我多久没见喵喵,聊喵喵和胖胖的不同。法斗的运动量相对较小,没走几步,胖胖就开始喘起粗气,趴在地上耍赖不肯再走。想起在家溜喵喵通常最先走不动耍赖的是我,还跟同事开玩笑溜胖胖比溜喵喵轻松太多了,喵喵走不尽兴根本就是鼓着头拖都拖不回家的。牵着胖胖,我一个晚上想的都是快一个多月没见到的喵喵。但是第二天,喵喵就再也没有给我溜它的机会。
我还记得那天中午我自己在宿舍包饺子,之前买的饺子皮发霉了,又临时出门重新买,捣鼓完弄到一点多才吃完中饭。中午起床迷迷糊糊地收到我妈的两条微信。她最开始没有直截了当地把喵喵已经不在的消息告诉我,只是有点试探性地提了一下最近好像有狗瘟,我家邻居家的小狗死了,顺带还半开玩笑地说如果喵喵不幸感染叫我别难过。我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句,这几天别给小喵喵出门就好了。但当时我完全没想到我妈的试探其实已经是个事实。估计我妈没绷住,她发过来一句:我也没办法接受,我已经难过了一早上了,这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半梦半醒地我还没有换好衣服,脑子嗡地一下,体温瞬间下降了好几度。人对噩耗的应激反应来的很明显,我只觉得我手脚冰凉,来不及多想我赶紧打给我妈电话,第一次打过去我喂了好几声半天没有声音,我挂断再打,电话那边已经是我妈的哭声和对整个事情的不成章节的描述。所有毛茸茸的喵喵的样子在那几分钟时间里统统钻进我的脑子,最后我问我妈,现在喵喵在哪里呢。我妈说早上已经和我爸把它埋了。我把电话挂了以后坐在沙发上发愣了一下,前二十年的人生里不曾面临过当下的体验,生活经验的匮乏一时间让我不知道要怎么做。人在极度悲伤的心境下,所有的感情和思维都是不受控制的,电话还在响,但我已经没有精力应付我妈了······
那三天我被自己困在宿舍,大多数时候在发呆,想的不全是喵喵的画面,也会想到早上的橡胶林,晚上河边的小路,想到我家暗红色的大门和院子,想到我的爸妈。我真真切切地被情绪俘虏了,我成了囚徒,所有的记忆变成一小朵灰白灰白的云彩压在我的头顶上,时不时飘下一阵雨,或者又刮起一阵风。飘雨的时候会迷湿我的眼睛,把它们浸润成猩红猩红的颜色,刮风的时候会让我觉得有点潇潇的凄凉和寡淡,也把胸口吹的发凉。那朵小云彩放晴的时间很少,飘雨的时候很多,我起床时候,它在飘雨,做饭洗碗时,它在飘雨,洗澡时,它飘下来的雨混着热水冲刷在我的脸上,雨也变成了热的,但却不觉得温暖,睡觉时,它又窸窸窣窣的飘下一天里最后几滴雨,好像在和我说晚安。那几天我成了一个魂不守舍的人。再想到《百日告别》里原本以为是平静的叙述,才后知后觉地明白那些平静只有亲历者才会觉得感伤,在旁观者眼里,这些都成了故事。
事情写到这里,本应该还有另外一段,因为原本我打算清明假期回家,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回去。如果之前所有关于小狗的悲痛都是我人在外地心里和脑袋里的臆想,联想没有小狗的种种,那回到家里,才是真真切切地在和它一起生活过玩耍过度过三年点点滴滴年岁的地方猛然惊觉和承认它确实已经不在的事实。家里到处都会有它的幻象,沙发边,房间门口,厨房里,和每次我迎门而入推门而出时候它恳切期待和盼望的眼神。这些小小的幻象一定会跳动在我家里每个角落,恍惚地牵引着我,维系着我和小狗的过去,也叫我无奈地发觉原来都只是幻象。我也会想到回到家里那个毛茸茸的东西兴奋雀跃跳到我身上的味道和湿哒哒舔我手臂的舌头,我呼唤它的声音,它的名字,和每天早上溜它时候我睡不清醒的样子。宠物让人类有了共情力,我们感知了对细微事物的念想,让每个重复着的日子有了不一样的知觉。最后在它离开我们的那天,我们把这种共情力发挥到了极致。
刚开始要接受小狗喵喵去世的那两天,我难过地像只濒死的麻雀,被人一枪打下在残枝败叶上抖擞,觉得生活无望。难过之外我还有了恐惧,我原本就是个生性敏感悲观的人,可是现在由小狗带来的一星半点小美好和小趣味也突然把我抛下,我怕我会永远阴郁,怕那朵小小的云彩会永远压在我的头顶,我想要赶快摆脱这种不好的感觉。但现在能够理智地写下这些,再想想当时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逃避和恐惧这些感觉呢?我那么难过证明我真的很爱我的小狗,将来有一天如果有人指着小狗的照片问我,与其毫无感情地回答他:哦,这是我养的一条狗,我想我更应该说:这是我最爱的小狗喵喵,我很想它。
又是一年清明,我想到在每一个家庭对逝者的追思以前,也是经历过无数的生死离别之后的平和,接受,惦念。对往生者的仪式,除了是为他祈福,一并也提醒我们,他真的走了,给我们一个期限,要我们放手。
此日为卒哭祭,至此之后,不能再哭。因为活着的时间,已包含进死亡的时间里。时间会带走一切,唯独爱不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