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纪念诗人海子
前段时间想买一本书,看评论说作者太啰嗦,一些话反复说来说去。
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买了。读了之后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有些人读一本书,期望能从这本书里面吸收到很多的知识,得到很多所谓的干货,不然就是低于期望值,差评!

事实却是,除了那些入门类的书籍能让你感觉很有收获、进步很大之外,大部分的书籍,真正有用的话就那么几句。就好像从60分考到80分感觉进步非常大,而90分提高到95分只进步了一点点。
那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写)读一本书呢?直接把那句话说出来不就完事了?
这就涉及到人类的认知问题。人只会接受自己理解和认可的东西,对自己不能理解或者不认可的东西会本能地排斥。
一个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人,你再怎么论证“生男生女都一样“也是白搭。

有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就会接收什么样的东西,只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才会继续吸收正确的东西为己所用。这句话,真不知道该怎样才能说得更清楚、更通顺。
打个比方,你说学会弹吉他需要一万小时的练习,但是我觉得一万小时太久,最好能一个月速成。然后我就不会学吉他而是学其它可以快速掌握的东西。
我想要一夜暴富,而你却跟我说财富要慢慢积累,你说我还会听你的吗?做纽扣袜子生意起家的老板也有可能做房产生意,但做房产起家的老板不大可能做袜子生意。

所以,一本书的作者可能会重复说一些话,为的是让读者先有一个正确的观念。然后才是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具体的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观念不对,实践也对不到哪去。
掌握知识不等于掌握技能,看完十本烹饪指南不等于会做菜。又比如学车,倒车的步骤写成文字其实就几句话,一分钟内读完。但是要经过反复的练习你才能熟练掌握。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理论指导实践。有句电影台词说得好,“说了你又不听,听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了你又做错……“

圣经,不只是主内的弟兄姊妹在读,很多人也在读。比如研究粽教的,圣经是他们阅读的这个经那个经中的一本。然而圣经不仅仅是知识,没有行动的知识终究只是虚空。
每年这个季节,网络上非常喜欢用“春暖花开“来形容百花争妍、生机勃勃的景象。这让人想到一位诗人,就是那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据说这位诗人也读圣经,很多作品都含有圣经的意象。很可惜的是,圣经似乎只是他捣鼓的对象之一,并没有产生什么果效。
所以,我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的更像是烟花。短暂的喧闹和灿烂后随即沉入无边无际的静寂与黑暗。幸福是他们的,我选择逝去。

之前我说,圣经可以看作一部以色列的历史书。History,His Story。你可能会说,我连中国历史都不关心还关心什么以色列历史?
好吧,现在我要说,圣经是一本使用说明书,是人——造物主所创造的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就像你买了一个无人机,你需要阅读使用说明书,它将告诉你该如何起飞、怎样避开障碍物、如何安全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