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还是要多联系,别信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为什么突然之间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和一个朋友之间的关系是源头。我和她几乎每天都有话要说,她在小红书上看到好玩的、被种草的会发给我,我也将生活中的故事讲述给她,尽管我们现在在两个城市,但是每天在微信上交流的热火朝天,用俗一点的话说就是:“P话很多”
我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另一种友情的表现方式,那是一种极其平静的方式,两个人许久不曾联系,但是一个人出了某些问题,另一个人也会心急如焚。和这样的交往方式相比,我和这个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火,每天总是闪烁着腾腾升起的小火苗,另一种就像是水,一直平平静静地流着。
我也曾想过,也许是因为自己和朋友还没拥有自己的家庭,事业也刚刚在起步阶段,才会每天都有时间分享交流,也许成家立业之后,便会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家庭上,哪还有时间和和朋友滔滔不绝呢?也听过一句很老套的话,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一度觉得这才是关系比较好的人应该有的交往方式,保持着缥缈的距离,维持着一种似絮般的关系,在距离感中维系友情。
以前的我有多羡慕,现在我就有多反对,倒不是说这样的交往方式不对,我相信这世间一定有这样的一些人,有心或者无意地在践行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往方式,我也相信这样的关系一定是让他们感到舒适。我的反对只是出于我的立场,这样的方式并不适合我。
尽管我欣赏“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但是我本身的性格让与这句话是两个方向,我不是一个平静似水的人,每天都会因为什么事情让自己的心情起起伏伏,会因为一只鸟落在停在窗框上独自欣喜,也会因为没选对图书馆的位置,在心里别扭一上午。
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影响到,也容易多思,也正是因为这样,淡如水的交往会让我觉得难过,我会自己在心里揣度,这样的关系是不是马上宣告着结束。容易被环境影响,爱追求新鲜事物的人,也会慢慢忘掉这样淡如水的关系。尽管我爱喝水,但是这样的平淡的关系我并不喜欢。
我欣赏浓烈的关系,像酒一样,能够让人产生依赖感,能够让人在这样的关系中完全的放开自己,开诚布公、虚度时光,这样的关系于我而言有一种魅力。于其中,我能够感受到强烈的情感,也能够感受到一种双向的平衡。
一旦处在这样的关系中,两个人之间一定是保持着几乎相等的情绪,是自己认可和对方的关系更近了,同样,对方也会认可与自己的亲密关系。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样的朋友关系,因为我能从中得到被珍惜的感觉,而往往因为这种感觉,让我愿意将朋友划定在亲人的范围之内。

曾经还处在非常幼稚时期的我,天真的以为只要缘分和情感到了,就会获得一段亘古不变的关系,但现在我的想法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任何一段关系都是需要维持的,许久未曾交流的朋友,不是我们一句话就能够恢复到原来的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的。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些关系很好的朋友,但是我们早已淡出了对方的朋友圈之。最令我遗憾的是一个初中时期的好朋友,我们高中的时候还在一个学校,但是慢慢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的联系就越来越少。
我曾经还做过一件特别蠢的事情,就是试图想要恢复这段关系。但是我发现这么做已经不能改变什么了,当我在微信上主动和她说话时,好像还是可以聊聊生活,但是她从未主动找我说过什么,可能对于她而言,突然弹出的来自我的消息,也是让她诧异的。现在想想我这个做法还是挺蠢的,并没有在实质上改变什么关系,还把自己放在一个很卑微的地位上。
现在越来越相信任何一段感情都是需要维护的,缘分也会有被消耗光的一天。因为我现在就很珍惜那些和我一起走了很长时间还没有走散的朋友,现在开始用心维护每一段关系。
和朋友保持着稍微密切的联系不是什么难事,有时候可能只是分享一张好看的图片,让对方能够感受到她对你的重要性。尽管听起来有点肉麻,怎么和谈恋爱这么像。细细想想,可不就是差不多嘛,甚至比恋爱还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