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用豆瓣多年,再回来已是物是人非。
周末和子洋躺在床上,讨论着豆瓣的种种,才发现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文艺的青年了。
从文艺青年变成一个政治阴谋论者、厚黑学实践者,仅用了这么几年而已。再看自己曾经的文字,不禁感慨曾经自己也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啊,而现在却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妇人,在支离破碎的生活边缘徘徊,想要靠近,却又觉得支离破碎的玻璃碴子照着我面目可憎的脸,像个照妖镜,随时提醒自己要面对曾经的不堪。
最近的一年,遇到了很多事。无助过、崩溃过、绝望过,漆黑的夜里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自己,蹲坐在地上,只觉得人生凄凉,看着手里的刀和血肉模糊的一团,不知道生活该怎么继续下去。躺在地上、沙发上、床上望着天花板,不断问自己是为什么,为什么自己会被这样的对待,为什么被这么对待的人是自己。这种没有答案的问题问多了就像是在严刑拷打着自己,神志模糊、意识全无,甚至一度觉得自己高烧难退。打电话给朋友,不知这不堪的经历该从何说起,鼓足勇气讲出自己的不堪,能感受到的只有电话另一端的漠不关心。不知道话题该如何继续,不知道友谊是否已荡然无存,挂了电话不知道生活还能不能继续,明日的太阳还会不会照常升起。
原来以为,这都过去了。写到这儿,还是像得了心梗一样,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心音消失。找了一瓶酒,酒精像是电除颤,高呼一声“离床”像是叫魂儿一般,我又还阳了。
不得不说,酒精真的是个好东西,什么过得去的、过不去的坎儿,喝多了,也都记不得了。什么爱你的人、你爱的人,喝多了,也都分不清谁是谁了。《一代宗师》里说“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喝多了就能见自己。那个内心深处深深厌恶着的自己,在酒精的催化下,变得高大威猛,振聋发聩的咆哮着,自己竖起来的道德标杆制成的牢笼在它的面前,不过是个笑话而已,嘶吼着跑出来,丑态毕现,恶心的让人直想要吐。
小时候总觉得长大了就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越长大越明白,自己无能为力的不仅仅是孤单寂寞的如影随形,还有那自以为可以掌控的人生。孤单寂寞尚可排遣,但人生呢?总不能消遣吧。有时觉得生命来之不易,要认真的过好每一天。有时又觉得日子操蛋到头儿了,所有的努力也不过是个笑话。那些咬牙坚持的价值观,那些自己认为是对的、美好的、纯粹的,在现实中,不过是逗人一乐的笑话罢了,而自己像是个小丑,用自己的丑态、滑稽和做作讨好着身边的看客,期待着掌声和打赏,以此来弥补自己缺失的自信。
什么时候自己变成了这个样子,扪心自问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变成了这个样子,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也无法解答。日子就像是推波助澜的浪花,推着你的帆板走向岸边,是站在浪花的顶端俯瞰人生还是淹没在惊涛骇浪里,全看我的技术怎么样了。可我心里没底…
作为一个即将31岁的女人,按照普世价值观,我应该已经步入婚姻包养小鲜肉享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满足吧,可我贫瘠的很。除了一颗还算真诚的心以外,一无所有。30多岁混成这样,可见也并不怎么样。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看《失恋三十三天》,当时觉得不会有人不喜欢那个想要在好风景里与爱人真心实意接个吻的姑娘,现在觉得这样的姑娘还真的不太讨喜。这样的姑娘需要真心去换、需要时间去了解、需要爱去呵护,相比目标明确的姑娘,要耗费更多的心力和精力。在这个爱情已沦落为快消品的年代里,这样的姑娘让汉子们觉得做作、虚伪、浪费时间。仿佛得到张无忌妈妈真传的不是张无忌,而是这个世界上阅女无数的汉子们。
以前觉得自己知道什么是爱,知道怎么去爱,也知道该怎么表达爱。现在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越来越不懂得爱是什么,自己想要的爱是否还存在着。之前觉得,爱对方就希望对方好,哪怕不是因为我;爱对方就舍不得对方难过,哪怕心如刀割也可以笑着说没关系。现在觉得,以上的所有就是个屁。你的温柔体贴比不上对方的矫情,你的懂事成熟比不上对方的做作,你一起共筑美好家园的理想比不上”哇!你好棒!”的称赞。所以,爱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我认为的是对的,那我经历的现实,又是什么呢?
人在撒谎的时候,都会自我开脱说,害怕对方受伤害,所以我是善意的谎言。谎言,就是谎言。哪有什么善恶之分呢。无非就是自己无法面对惨烈的真相营造出来的领域而已。掩耳盗铃一般,活在自己的领域里。敲完这段话,自己不由得觉得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指责是如此的没有教养。因为,我又何尝不是一个掩耳盗铃的人呢,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是与非。
碎碎念了一大堆,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念的是哪本经。就这样吧。匆匆的结尾,才像人生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