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人录2-贰臣传
紫微斗数全书有云:
“问天梁星所主若何?
答曰:天梁属土,南斗第二星也。司寿化气为荫为福寿,乃父母之主命化暴戾为祥和。于人命则性情磊落,于相貌则厚重温谦,循直无私。临事果决,荫于身福及子孙。遇昌曲于财宫,逢太阳于福德三合,乃万全声名。显于王室职位,临于风宪。若逢耗曜,更逢天机及杀,宜僧道,亦受王家制诰。逢贪巨同度而乱礼乱家。居奴仆、疾厄、相貌作丰余之论。见廉贞刑忌,必无灾厄克激之虞;遇火铃刑暗,亦无征战之挠。太岁冲而为福,白虎临而无殃。论而至此,数决穷通之论也。命或对宫有天梁主有寿,乃极吉之星。”
根据全书中这段描述,可谓把天梁描述成风清气正,端庄祥和,福寿绵长的大吉星,事实果然如此吗?东方以为,天梁属土南斗化荫主寿星,天梁坐命的人往往长寿,此点确实不假,但是性情磊落,性情磊落,循直无私,临事果决,则不尽然。
在经历了清初的动荡之后,到了乾隆时期,满清政权已经建立百年,其统治已经非常巩固。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帝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缓和民族矛盾,瓦解民族意识,达成统一思想,在大力表彰忠臣(即在明末清初因抗清遇难的明朝官员)的同时,下令编纂《钦定国史贰臣表传》即《贰臣传》。《贰臣传》分甲乙两编,共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4人。
下面,东方将借一代"名臣"洪承畴的命盘,来简单讲讲天梁。
洪承畴(1593年10月16日—1665年4月3日),字彦演,号亨九,福建泉州南安英都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累官至陕西布政使参政,在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事中屡立战功,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转任蓟辽总督,松锦之战后投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

洪承畴的八字为:癸巳 壬戌 癸酉 壬戌
转换成农历,应为:癸巳年九月廿二日戌时
其紫微斗数盘如下:

洪承畴恰为天梁坐命,看出身先视其子田,洪承畴的田宅宫为紫微贪狼化忌加地劫煞星,再受到其父母宫擎羊,火星,地空的照射,空劫恰好凑对在命,其父母宫与田宅宫状况均不佳,直接影响其出身。而历史上的洪承畴也正如命盘所述,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家境贫寒,十一岁辍学在家做工。
洪承畴命宫天梁在子,天梁和巨门一样有暗曜的属性,自带孤克刑忌的性质,须籍由太阳的光和热来化解,而会照午宫日丽中天的太阳,足以减少天梁的缺点,加之会照财帛宫太阴化科,其命已不可谓不好,而其命宫禄存与文昌同宫,更是形成了[阳梁昌禄]的绝好格局,东方认为,所谓阳梁昌禄的格局,得其格者,文才和背诵能力均是极好,自然及其利于科举考试,于现代,阳梁昌禄的格局亦利于以背诵公式为主的高考,于一,二大限见阳梁昌禄者亦然,以后如有机会,东方将会在其他命盘中再做叙述。
癸亥大限,洪承畴运走天相,天相受到破军禄的照射,格局甚佳,其时,西轩长房的才子洪启胤在水沟馆办村学,洪启胤发现洪承畴极有天份,免费收洪承畴为徒,重返校门。自此洪承畴博览群书,表现出治国平天下的愿望,甚得洪启胤赏识。洪启胤曾在洪承畴的一篇文中批下“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然而在此大限中,洪承畴事业宫贪狼亦同时化忌,影响其夫官线,是故直到天相运最后一年: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二十三岁的洪承畴方才得以赴省参加乡试,为乙卯科中式第十九名举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洪承畴大限进入巨门限,如前文所述,巨门亦属于暗曜,最喜庙旺的太阳照射,洪承畴命盘原本太阳坐午,日丽中天,加之巨门自化权,会照太阴化科,是以富贵无比。
故万历四十四年,洪承畴赴京会试,连捷登科,为丙辰科殿试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初授刑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等职,在刑部任事六年,自此其步入前景无比光明的仕途。
天启二年(1622年) 擢升浙江提学佥事,以才高识士,所选人才皆俊奇,为朝廷所器重,两年后升迁两浙承宣布政左参议。
天启六年(1626年)起,洪承畴运行辛酉,其大限命宫为紫贪同宫,虽然贪狼化忌,但是贪狼得破军禄,权科夹命,命宫更有魁钺照射,龙池凤阁,三台八座更是捉对出现。此处东方特意要说一点:洪承畴的大限事业恰为廉贞七杀,廉贞七杀做事业最宜武职,适合军界,警界的工作。
于此运限,恰逢崇祯元年(1628年),陕北地区爆发农民大起义,当时还是参政的洪承畴领兵助剿,解韩城之围,顿时名声大噪。
此后的十余年,其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显露,洪屡立战功,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肯定,于崇祯七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河南、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军务,为当时战场最高指挥官。
洪承畴多次击败李自成,使农民起义暂时进入低潮。崇祯十二年,洪承畴调任蓟辽总督,远赴关外,以抵御清军的进攻。
而此时,洪承畴走到了天机太阴运限,其会照的天同化忌,天同本主情绪,最不宜化忌,主其在此运限之内心志不扬,至壬午年,恰好是年又是天机太阴坐其福德宫,福德宫见大限天同忌,这个组合坐福德,往往思想不循正道,洪承畴到了生死关头,突然发觉“千古艰难唯一死”,便有了范文程劝说其投降一幕:
清国史馆《贰臣传》对劝降经过都有记载。
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
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摄政,洪承畴力主满清进取中原,为之殚精竭虑,出谋划策。顺治临朝对其恩情隆重,推心置腹,洪承畴自以为得展抱负,为满清奔走四方,不顾辛劳。洪承畴做江南经略时,大肆捕捉抗清义士,均遭其屠戮戕害。
南明将领李定国连战连捷,斩杀满清两名勤王,收复广西,湖南等大量故土,震惊朝野,清廷一度惊慌失措,准备放弃西南七省,与南明议和,又是洪承畴力主剿灭南明。垂暮之年的洪承畴临危受命,为满清西南五省经略,其以风烛残年之身,苦心经营,殚精竭智,不惜以老病之驱舍马步行,行走于沼泞崎岖,南蛮瘴疠之中,一心只为剿灭南明王朝。
东方认为,天梁坐命之人往往锋芒毕露,目空一切,往往肆意指责他人之失,会煞忌,则多遭人怨恨,纵使得志,也少人缘,为官清廉,倒不如说固执己见,性情偏执,往往一条路走到黑。
洪承畴之所图,无非是前明不得死灰复燃,满清鞑虏成了中华正朔,让自己的投降变成所谓“承天景命”。
康熙四年(农历乙巳年),其命盘田宅宫见孤辰,亡神,贯索三星,流年忌又被流年羊陀冲克,其家中必有凶事,是年卒于京师私邸,享年七十三岁。
与洪承畴类似的命盘还有香港作家倪匡之命。
香港作家倪匡曾在《靈界》( 又名《靈界輕探》)一書中,自述找董慕節算鐵板神數的經歷,且公開了批章的內容,並加註解。( 第8 - 49頁 )其後,名作家阿樂( 王世瑜先生 )的《皇極神數奇談》轉載了命書的全文,並加按語。
董老批句
倪匡的真实经历
廿四岁以前:
无味。
自小辍学离家,只身到内蒙古当兵,其间犯了一些过失,足以被判监,于是连夜逃亡,辗转经大连、上海、广州到了澳门,再偷渡到香港。抵港初期,在工厂做杂工。后获《真报》聘为校对,再升任记者、助理编辑。
廿五岁:
洞房花独之年。
与女友结婚。
廿五岁至卅岁:
除当途之瓦砾,剪碍道之荆榛。
捱世界,很艰苦。
卅岁至卅五岁:
外开眼界惊君子,内增人口慰尊亲。
《韦斯利》、《浪子高达》、《女黑侠木兰花》等作品相继面世,又写了许多电影剧本。而一女一子,皆在这五年内出世。
卅五岁至四十岁:
名气高,思维超。
名气越来越大。
四十岁至四十五岁:
这边来乞,那边来求。
常情不免顺世俗。
很多人亲自上门向他求取稿件。
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
活水源头,取之不竭。
为怜多胜慨,尤喜游都城。
枝节加枝节,都是满招损。
四十九岁至五十一岁:
往往英心动,时时佳句来。
宁加毋减。
敬老敬老,周到周到。
旧作品一版再版,版税源源不绝。在这段期间,他经常到台北。
五十二岁至五十四岁:
菊开将秋年增高,哀乐中年感路遥。
儿辈定有好消息。
一饮一食关体质,配合口腹须彻底。
护其头,始免忧。逸好。
正是少少许,胜人多多许。贪不得。
乐向旧雨话天真。
信奉了基督教。
五十五岁至五十六岁:
喜基深,利泽跟。
明中用力少,暗中耗神多。
福田种,后路通。悭不得。
中外药,细参酌。
与黄沾和蔡澜合作主持亚洲电视清谈节目《今夜不设防》。
五十七至五十九岁:
景物厚幽人,寄如逆旅感慨透。
谈东西,大路通。
为筹钱移民,把著作权「卖断」给台湾的皇冠出版社,偕妻移居美国。
六十至六十五岁:
南极仙翁来保奏,北斗星君把寿添。
在美国旧金山生活。
六十五岁以后:
艰难历尽须眉在,风雨声中草木春。
回流香港,居于铜锣湾。
談起這次批命的結果,倪匡最新的評價是:「48歲當年,在好奇之下曾邀請相士董慕節為我算命,他為我推算過去曾發生過的事,準確至極,但關於未來,卻推測得模稜兩可。」
倪匡,本名倪亦明( 又名倪聰 ),1935年5月30日午時生於中國上海市。

倪匡的八字为:乙亥 辛巳 丙午 甲午
转换成农历,应为:乙亥年四月廿八日午时
其紫微斗数盘如下:

天梁星坐丑宫安命,会巳宫太阳及酉宫的太阴,日月并明,但太阴化忌会照,命宫中加蜚廉,其人,无事生非,自找麻烦,多招尤怨阴损。遇迁移宫中辅弼同宫会照,一般可从事司法、监察工作。
而倪匡的经历恰好与之相符,1951年,倪匡初中毕业后以十六岁半之龄进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受训三个月, 自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继而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公安干警。
详视其运限,第一运限为本宫天梁化科,会照大限昌曲,对宫辅弼,自然是少年得志,解放初在国内加入军警界,绝好的运气与能力缺一不可,只怕政审已然无法通过。
1951年后,运入廉贞天相,廉贞天相本身具有极大的感情色彩,内心情感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冲突剧烈,以至于变化之际,内心受到极大困扰,痛苦,为进退失据之格局,其人往往随波逐流自暴自弃,廉贞又主政治,其感情又常以政治为其宣泄点,其人往往对政治狂热而理想,富于手段,在此运限之中,倪匡在内蒙古公干时因破坏公共交通设施被怀疑为“反革命”,接受隔离调查,为其日后叛逃埋下了伏笔。
限内,1957年,倪匡伪造多种公章、证件、介绍信由内蒙古畏罪潜逃至广州,七月间叛逃偷渡至澳门再逃进英控香港。到了香港后,倪匡无依无靠,为了讨生活,做过工人、校对、编辑,很是过了一段苦日子,见识过人情世故,诸般冷暖。
1960年,倪匡运入巨门限,巨门为暗曜,最喜对宫太阳庙旺(如前文洪承畴命),运限之中得会天机化科与天同化权,虽然巨门化忌,亦可以主富贵,因对拱太阳,其富贵程度与其名气相关,名气越大其富贵程度越高。
限内,于1962年,恰逢七杀坐命,寅宫七杀对拱紫府双化权科,成七杀仰斗格局,其名气突然发。同年,倪匡于金庸的鼓励下,开始用笔名“卫斯理”写小说。第一篇小说名为《钻石花》,在《明报》副刊连载。至第四篇小说《蓝血人》起,卫斯理系列小说正式走向科幻系列。巨门坐命主口舌,往往可为咨询,律师等行业,在写作的最高峰期,倪匡甚至每小时可手写八千字,曾经同时为12家报纸写连载。然而,因其命盘本不得昌曲,除了应巨门坐命码字速度奇快无比外,若论旧学功底、学养深厚,倪匡远比不上金梁,甚至比不上后期出现的古龙。
至贪狼运限,贪狼在辰戌宫中最喜权科,为其突破之动力,限内文昌于对拱化科拱照贪狼,为贪狼突破罗网宫,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限内,1978年,卫斯理系列小说《头发》发表,被评为最受香港青年欢迎的小说。
太阴运限,本命忌加会运限之太阴忌,均影响其意志薄弱,往往需要依靠宗教来抵抗内心之困扰,于此运限内,倪匡在台北一家教堂中受洗。
限至紫府,紫微化科得武曲吉化,紫微主开拓,天府主保守,可知紫微得吉,必至争取主动,限内倪匡移居美国三藩市新唐人埠。
东方先生评:
天梁为荫星,荫星有消灾解厄;延寿;可以抚慰精神的宗教信仰寄托的含义。天梁的消灾,必先有灾难,然后得化解的意味。必先经灾难然后平安;先有重病而后痊愈;了无凭藉然后得贵人扶助;精神空虚然后寄托于宗教,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纵观上述二人的一生,洪承畴与倪匡虽非同一时代之人,单同为天梁坐命,天梁为荫星,消灾解难的意味非常明显,洪承畴兵败被俘,本应没身于王事,偏偏得到了皇太极的赏识与信任,为满清剿灭南明立下汗马功劳;倪匡在国内拆桥取暖,引发人员伤亡,重大案件却成为其进入香港跳板,最后成为一代作家。
然而,天梁与生俱来的孤忌性,两人的性格也是极其相似,由于天梁偏重独立而自我的精神,往往其人锋芒毕露,不可一世,表现为人缘极坏,遭人怨恨,偏执而不合群,为了证明自己不择手段,因此洪承畴为了证明自己“承天景命”誓死剿灭南明,而倪匡为了证明自己来香港得到了“皿煮之由”,自己的选择正确,对中G的黑点无底线妖魔化。
当然,此二人结局也基本雷同,当洪承畴年迈清廷仅封个“三等轻车都尉”,相比吴三桂等武夫得封王爵并给兵权,完全是对他贬抑和羞辱。即使什么官爵都不给,洪承畴一样死心塌地为剿灭汉人,清人又何必在他身上浪费公侯爵禄?而当倪匡六十几岁迁居美国,恰巧错过了互联网兴起,内地公知最为逍遥的时代,没有得到似韩寒,方舟子,高晓松之流借互联网无脑抹黑内地成为“皿煮意见领袖”的倪匡,在美国亦移民后的生活优哉游哉,无所事事,其已然过气难以利用其成为zz宣传的工具,美国人又何必在他身上浪费美元?后其只得又迁回香港。
乾隆帝弘历,对洪承畴有如下御批:“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将洪承畴列入贰臣传,而倪匡一生抹黑内地,数典忘祖,待其百年之后,评价又能比洪承畴好到哪里去?
古人谓天梁坐命“声名类于王室,职位临于风宪”?止增笑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