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喝下一杯herb tea | Salyu书单02
SalyuBookList 02
治愈书单
去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期间隔离、或是一个人在店里,都非常需要去稳固自己内心的平静。我在去年看了这几本我认为是追寻内心方向的书。在不那么累的晚上、雨天的店里,看着这些文字,就像喝下一杯药草茶,舒缓内心僵硬的部分。
001
独居日记

起初以为这本书是女性写独居、包括独自和抑郁情绪做对抗,可能会比较矫情。其实不然,梅·萨藤既不自恋也不自怜,文字细腻而发人深思。《独居日记》是她于声誉正隆之时,隐居避世,独居疗愈期间记录下来的点点滴滴。日记里,描写了她所居住乡间的一年四季,植物动物,以及、对各种人事物的感受和思考。 这样一本在独居中写下的文字,读来既不会让被人事纷繁所扰的人一味向往避世独居,也不会让孤独的人感到恐惧。写到一个人居住,自在地被乡间事物包围而温暖的感受;也写到孤独感强烈,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与低落情绪对抗,与自己的处境和解的过程。描写的很真实。而且,并不是直白地教你很多“该如何如何做”的大道理,仅仅是描述真实环境和诚实内心的文字就可以非常直接地治愈我。 每个人都会有烦闷和苦恼,一个五十八岁的事业成功内心丰富的独居女性也是如此,千百年来没有人可以逃避。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摘录:
- 当我一路沿着康涅狄格河岸在秋高气爽中驾车回来,驶近布拉特尔伯勒小城,和老朋友一样的小山丘相逢时,我便决心腾出空间,内心的空间来做首诗。失去使得一切变得敏锐。
- 很难相信我已经从过去几个月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到现在我的确感到一种真正的心境的变迁——或者说我变得自由自在了,我此处的生活多么不稳定,甚至有时我对自己的工作都感到怀疑。但最近这些日子我再次觉得我在这里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且不说作为一个作家成功与否,这努力本身是有意义的,即使失败了,失败于丧失信心,失败于个性的乖戾,这努力都会显得具有价值。处在这个年代,越来越多的人被生活所困,善于做出内心决定的人为数不多,能够真正有选择的人也所剩无几。
- 诗人的嗜好便是:阳光、独处、大自然、爱情、时间及造物本身。
- 我的信仰是,如果你是一个严肃的作家,你应该把自己当成一种生活的仪器。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从这个仪器里流过。从这个仪器里过滤出来,流入到艺术作品中去。
- 我不由得想到乏味无聊和惊慌不安是独居必须要对付的两个魔鬼。
002
生命之书

克里希那穆提,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在西方有深远的影响。这本《生命之书》就像一本智慧词典一样,随处可以找到各种困扰的答案。而当你想把他的话语都当成信条去记忆,他就告诉你,“别人的知识无论多么伟大,都不属于你。你总是把知识当成一种追求安全感的工具,你想确保自己的经验能够跟佛陀和基督一样,可是一个不断借由知识来保护自己的人,很显然并不是真正的求道者。”
若想发现真相是什么,就不能追随任何途径。他在传递自己广博思想的同时,也不忘让观众自己去经历、去思考,不要迷信他一个人。
这一本书涵盖人生方方面面的指引,看起来不累,睡前或者早起翻几页都是好的。
摘录:
- 只是一味地获取信息或知识并不是真的在学习,学习指的是渴望去理解以及因喜爱而去做某事。
-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另一个有趣的事实:如果你真的想做某件事,自然会有能量……这股能量会变成自律的工具,于是就不需要外在的纪律了。在追求实相的过程中,能量会创造出自己的纪律。人若是能自动自发地追求实相,就会变成正当而善良的公民,而不是去依循某个政府或社会所制定的规范。
- 我们目前的教育所以会如此腐败,就是因为它只教导我们如何功成名就,而没有教我们如何去爱我们的工作,因此结果就变得比工作本身还重要了。收敛你的光芒,让自己变成一个无名氏,爱你所做的事而不炫耀,是非常美好的事。匿名行善也是美好的事。你不会因此而成名,你的照片不会出现在报纸上,政客也不会来造访你。你只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无名氏;这种创造性才是丰富而美好的。
- 学习不是一种累积,它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觉察。
003
美食,祈祷,恋爱

被搬上银幕的大名鼎鼎的《Ent,Pray,Love》原著读起来一样酣畅淋漓。大致就是讲了女主人公LIZ经历离婚、恋爱失败之后,选择离开纽约一年,疗伤并寻找心灵依靠的故事。 豆瓣书评也是两极分化,有网友书评特别真实:“这种从挫折中站起来的方法对于穷人来说不具有参考力。”这种典型的“发达国家不愁生计去意大利、去印度、去巴厘岛寻找自我灵魂顿悟”的故事,确实不那么适用于所有人阅读。但凡有点心理不平衡,就会觉得“这无病呻吟的神经质文艺女青年也太矫情了吧,这点屁事就要死要活的啊?”——如果有这个想法,建议还是不要看得好。 个人还是喜欢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文风的,比较诚恳。我觉得如果处于低谷,这本书还是有帮助的。因为我自己练习瑜伽,所以对书里对于宗教、灵修的描写并不反感。持不同意见的可能不太喜欢这些,觉得有些浮于形式。其实我觉得完全可以只看成女主想要突破个人生活,而去做的一次尝试,并非一定要去讨论有没有收获,有没有深度。而且,永远不要低估,“走出去”这件事对人的影响。 摘录:
- 那天晚上我走回家时,感觉空气穿透我,好似我是一条在晾衣绳上迎风飘扬的干净的亚麻布,好似纽约本身成了纸绢做成的城市——使我轻盈地跑过每一户人家地屋顶。
- 正如卢卡·斯帕盖蒂所说,我们似乎乐此不疲。令人担忧的统计数字支持此一观察,数字显示许多美国人在公司比在自己家里的时候感觉更快乐、更满足。没错,我们无疑都工作得太卖力,而后精疲力竭,必须整个周末穿着睡衣,直接从盒子里拿麦片出来吃,头脑呆滞地盯着电视看(没错,跟工作正好对立,但跟快乐可不算同一回事)。美国人不懂得如何无所事事。这是可悲的美国典型——压力过度得即便去度假也无法放松——的原因。 但即使在艰苦劳动的背景下,“无所事事”也始终是大家保持的一个意大利梦想。无所事事的美好,是你全部工作的目标,是你备受祝贺的最后成果。你越是闲暇舒适地无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便越高。你也不见得要有钱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 我每天新学二十个左右个意大利词。我总是在学习:在城里漫步时,我经常是一边翻阅我的单词卡,一边闪避街头行人。我是怎么把脑子腾出空间去记这些单词的?或许我内心已决定清除旧有的负面想法和哀伤回忆,用这些闪亮的新字眼取而代之。
- 我不想把自己和长期受苦的西西里人民拿来比较而侮辱任何人。我的人生悲剧属于一种个人性质的、大致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问题,并非起因于长期受压迫。我经历的是离婚和抑郁症,并非好几世纪的恐怖暴政,我有身份认同的危机,却也拥有各种资源——财务、艺术、感情,能想出解决之法。尽管如此,我要说,历代帮助西西里人保有尊严的观念,也帮助我开始找回自己的尊严——亦即,对快乐的鉴赏力,这能成为人性之依靠。我相信歌德说你若想了解意大利就得来西西里正是这个意思。
- “听我说,有一天当你回头看生命的这一刻,会是甜美的悲伤时光。你哀悼、你心碎,生命却因此而改变,你曾为此待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最佳地点——在优美的寺院内,被深思环绕。利用这段时间的每一分钟,让事情在印度这里自行解决。
- 我爬到塔顶。现在我站在道场的最高处,俯瞰印度这边的整个河谷。山脉与农田一望无际。我感觉这地方不是学员一般能来的地方,但塔顶的最景致如此优美,或许我的导师下榻此地时就在这儿观看日落。

欢迎关注达达博物馆,
“专注艺术创作,专注精神世界。”
更多青年艺术人的作品和态度分享给你们...
salyu电影清单
看絮絮叨叨的电影,过有滋有味的生活 | Salyu List F02
salyu书本清单
salyu歌曲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