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校服文化,解析了“精英教育”的深刻内涵。
早在五百年前的亨利八世时期,英国就开始出现了校服。当时的校服一律是蓝色,因为蓝色象征着谦逊,英国人觉得蓝色可以帮助着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如何谦逊做人。同时,当时的蓝色布料也相对比较便宜,这也是英国校服是蓝色的重要原因。

19世纪的英国凭借着强大的海上力量,在全球逐步建立起“日不落帝国”。航海事业的发达也启发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将海军制服改制成小王子与小公主们可以穿的样式,贵族们纷纷效仿,海军服便成了英国贵族学校的正式制服,这就是英国校服里流动着贵族气质的原因。总体来说,英国校服就是低调、贵族、学院风等元素的合体风范。

英国的学生们从进入幼儿园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校服时代”,学前班、小学、中学通常都有着严格的着装要求。
校服沿用了多年的皇室制服款式,保持着低调和贵族的传统,被视为最正统的校服。无论是版型、品质,还是校徽、帽徽,无一不显示着英国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
英国校服经典、简洁。男生为正统西装、正规皮鞋、佩戴领带;女生为正统西装套裙、女式皮鞋、佩戴领花。

大家都知道英国私校的校服十分正式,但其实除了身上的制服以外,还包括许多其他配饰适用于不同场合。

崇尚贵族精神和精英阶层的英国,在最起码的穿衣审美上同样要求严格。英国的校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英国学生的气质和审美。虽然全球的校服都在学英国,但校服社会分层和身份象征的功能只在英国保留着。英国的学校历史悠久,最古老的学校有接近一千年的历史,而校服从款式、质地,到设计理念都充分反映了英国历史、政治、习俗的变迁。

举个例子,在英国的校服中,学生的帽饰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形式,成为身份、地位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一个学校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九大公学之一哈罗公学的标志性草帽,也逐渐演化为了全球顶尖学院的亮丽名片。

穿着校服是一种骄傲的象征,对于自己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西南伦敦一所小学有一个校规,不能穿校服在街上吃东西。3点30放学时,很多家长习惯带点水果或者小零食投喂自己的孩子,但学校认为在公共场合吃东西也是有礼仪的,边走边吃不符合学校认定的礼仪,所以想边走边吃的孩子们请换下校服,因为穿着校服的一切行为都会被默认为学校行为。类似的考量也体现在北伦敦一所女子中学的规定上,周五下午不要穿着校服跟附近男校的学生在商业街的咖啡馆喧哗;学校向家长们解释,我们不干涉女孩们校外的自由,但不要穿校服,以免让居民们误认为这些是学校认可的行为。

也许有的家长觉得这些条例小题大做,但隐藏在校服背后的角色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一直是私立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它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社会公民,而上述那些细节正是提醒孩子们礼貌地融入当地的社群。

除此之外,校服的设置也能帮助学生们更专心地投入在学习中,减少在穿衣上的不必要攀比。但在不同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校服也在起到“分级激励”的作用。
众所周知,贵族学校一般都有自己的制服,伊顿也不例外。伊顿的学生,每天都要穿燕尾服上学,不过,这个燕尾服不仅意味着“绅士”,还意味着等级。全身只有黑白两色的,是普通学生;

而穿灰色长裤、彩色马甲的,是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是学生中的领袖,在团体中拥有崇高的地位和权力,可以指挥学生们去做事。

威廉王子的彩色马甲
据说抖森就读伊顿公学时,穿的就是灰色的长裤,这代表他是一名表现优秀的学生。而如果在衣服上配有银色扣子,则代表是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甚至有权参与学校的政务和管理。

此外,每年伊顿新生入学后,都要进行一轮测试,最杰出的14名学生会获得国王奖学金。这是非常崇高的荣誉:他们将被免除五年的全部学费,并被允许在衣着上增添一件披风,除此以外,名字开头都会加上一个特别的字母“K”,并能搬出普通宿舍楼,住进学校中心庭院最古老的校舍,获得在专用餐厅就餐的殊荣,那里的部分菜肴,沿用的可是16世纪宫廷食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