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
看完早餐系列之后才意识到:对于我这个久居异国、黑夜比白天多太多的人来说,中式早餐,是不敢细想的乡愁。
上学时,大多数情况下它是缺席的;偶尔出现,又总附带着母亲无可奈何的责任感和“必须给我吃完”的强迫。好笑的是,家里经常循环一首赵咏华的《早餐》,很俏皮轻松。但我每次听到“我要他一口一口把我的爱吃完”,可一点都不轻松。仔细回忆小学家门口早餐店的油条香,或者自己叼着奶飞奔出门的样子,才觉得不那么压抑。
成年后的中式早餐,相关部门是医院。查房、换药、吃药、翻身,如此反复一夜。三点,四点,五点,六点;几巡夜查,楼道人声、推车声渐隆。姑姑带着热腾腾的病号餐来,我下班去吃早餐,或者,睡眠就是最好的早餐。这样送走奶奶之后,又送走了爷爷。那些日子,早餐是血常规,扎蛋白,以及挥之不去的倦怠。
当北方城市开始冷了,我精神抖擞地自然醒来,不必听指令,不必赶时间,不必心忧疲惫。我没有梳头,没有穿内衣,没有穿裤子,提上黑色长靴就蹦跳着出门,反正随时能回家。甜的咸的,一道又一道把肚皮撑得鼓鼓的,南方北方,一句接一句心里满满的。身上那件松松垮垮的灰色长T恤上形容,Soft feeling, smooth and airy flow. Festivals on hidden gardens near the river. People dancing.

“They are precious.”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