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平时有哪些长久来看十分受益的习惯?
查看话题 >如何有效地学习 之 你真的会做笔记吗?
周一花了半天时间整理出《最好的告别》阅读笔记:关于衰老和死亡,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事,非常满意。倒不是觉得自己写得有多好,而是因为把一本内容交叉,细节众多,观点分散的书解构成自认为逻辑还算清晰的总结,这个过程很愉悦。
那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话说这样cue自己的凡尔赛也是够了啊,哈哈)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最近才想通的学习方法:如何高效地记笔记。
在动笔写这篇之前,我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做笔记的发展历程。
小学低年级时基本没做过笔记,最多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本上标记重点。
高年级开始,比较有自主意识地在书上划线、记录知识点。那会儿我的课本写画得满满当当,自己还觉得很得意——这表明所有内容对我来说都是重点。
第一次拿专门的本子做某门课的笔记是在初中,我有一个小日记本,写满了英语语法的知识点。
这种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一直延续到高中、大学。笔记和课本一样是复习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回顾整个学业生涯,我对笔记的认知一直是:记录课堂内容,罗列尽可能多的知识点,写得越详细就越有用。
今年一月心血来潮报了个理财线上体验课,每节课边听边记,课上完后,看着零散的知识点,总觉得少了点啥。于是根据手写的笔记整理出电子版的思维导图。
在整理的过程中,不但把所有内容梳理一遍,还重新整合了每节课交叉重复的知识点,再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类,知识框架就更加清楚明了。
忽然意识到自己过往记笔记的方法少了非常关键的一步,那就是整理。课堂上记录的初始笔记只是建筑原料,想要把它们变成大楼框架,还需要进一步筑造。
简单来说,真正让记笔记发挥作用,需要三个步骤:
- 记录。课堂上记录老师讲义或讲述中的知识点。对于今天的学习,电子讲义已经很容易拿到,此步可以适当省略。但个人认为亲笔记录会增强记忆效果。
- 整理。课后根据自己的初始笔记整理知识点大纲。
这一步可以根据课程的难易以及笔记数量分阶段进行(一课一整理,一章一整理等)。
形式也不局限,思维导图,列表均可。要点是分类归纳,条理清晰,构建整体框架。
3. 复习。定期复习主要参考整理后的知识大纲,初始笔记的详细条目可以作为补充。临考复习时,第二步整理出的知识框架也是方便而高效的复习资料。
其实这种方法也可以应用到平日的阅读中来。一本书的干货特别多,如果只看不记,或者只在书上划重点,并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上面的三步笔记法,阅读笔记也可以照搬使用。

- 阅读时,关键语句划线。这一步使用阅读app比较方便,因为划线后可以方便地查找标注位置。
- 阅读后整理内容大纲。
如果一本书的编排合理,根据章节就可以理清条目,再加上第一步标注的重点内容,很快就能整理出需要的知识点。

但如果书本身的逻辑链条不够清晰(比如《最好的告别》),就需要自己梳理内容,整合框架,这样做虽然比较挑战,但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整本书。
3. 虽然阅读没有考试,不存在复习之说,但第二步整理出的内容大纲可以用来写书评,或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资料查阅。
最后再分享两个与记笔记相关的小故事。
大三那年我们有门专业选修课叫算法分析,它的内容比较枯燥,但好处是不需要考试,只根据期末大作业给分。最后一节课时老师公布了作业内容:上交课堂笔记。
虽然我在课上已经做了详细的笔记,但我还是决定把它完成得更漂亮些。于是拿出一个新本子,把所有内容重新整理誊写在上面,还分别在笔记的头尾做了序与跋(很矫情是不是,没错,这就是我)。
这种以出书心态编写的笔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除了成绩得优,老师还把我的笔记专门留下做纪念。

在后记中,我感叹这次整理让我重新梳理了课程的所有内容,收获非常大。可见当时我完全可以通过此次经历发现三步整理法,但它只是我学业生涯中重整笔记的个例。
如今经过产品工作的历练,系统思维已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条件反射,所以在面对散乱的细节时,会忍不住把它们串联成整体。记笔记便迭代出新的方法论。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上周。周三去学校参加观观的家长会。主科老师给家长们介绍这学期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科活动。
期间有家长对着投影拍PPT,老师笑说:不用拍,拍的这些照片你真的会打开看吗?不如认真听我讲就好。
老师说得不假,不过我觉得很少看的原因不是不需要,而是资料太多太难找。
于是我发挥了自己上课做笔记的传统技能,一边听看,一边在手机上把各科老师讲述的所有内容整理成一张导图,并在散会的第一时间分享到家长群里。

“同僚”们纷纷表示感谢,我只留下轻飘飘的一句:“不谢,请叫我课代表。”
对我来说,开会快速做记录的能力并不是源于职场(虽然记meeting minutes的确提供了非常多的操练机会),而是要追溯到小时候。
在那个没有网络,磁带紧俏的年代,为丰富自己的歌本,我练就了在每集电视剧结束时听歌写词的速记本领。那会儿我应该怎么都想不到,它居然为自己今后高效记笔记做好铺垫。

生活真是一部处处充满伏笔的连续剧。
所有的点都会练成线,
所有的线都能展成面。
水边的小竹子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看完阿加莎全集就能自己写小说? (1人喜欢)
- 十岁小孩哥的侦探小说处女作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