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自由专题 187期
旁听爱智求真读书会,只摘录,不评议,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阅读书目是邓晓芒翻译的《纯粹理性批判》。
回顾上期:
1、理性和知性的差别:对象不同:知性杂多与感性杂多;和对象的关系不同:知性和感性创立对象,理性整理对象;统一性不同:集合的统一性和分殊的统一性。
2、先验理念不具有构成性运用,知性具有构成性运用。
3、构成性运用:给予某些对象的概念,理念构成对象;范导性运用:不构成经验,引导经验趋于一个整体经验。
4、内在运用是范导性运用。
5、理性的本性是知识的系统化。
6、知识要出自一个原则,即按照必然原则。
7、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区别(知与行的区别)

8、认识的分类。(如知性)真理:客观上是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如判断力)视其为真:主观上认为是真。那些可以确定的就是真知,真知分为理性的真知和经验的真知。而那些不确定的可以分为意见(主观客观都不充分)和信念(主观上充分,客观上不充分。比如艺术、宗教等)
认识可以分为四类:量的认识:普遍的东西;质的认识:清晰的东西;关系认识:真理;模态认识:视其为真。
《纯粹理性诸理念的调节性运用》
第6段:
1、两种运用的区别:对普遍的定性不同;方向不同,在无可置疑运用中,从普遍推特殊,在假设运用中,先从特殊推普遍,再从普遍推特殊。
2、演绎推理:从普遍推特殊;归纳推理:从特殊推普遍。
3、普遍是一个理念,理念不能被归纳,只是猜想。
4、普遍是特殊的前提,要先推出普遍,所以只能假设。
第7段:
1、理性的假设并不是构成性的,而是范导性的。
2、因为不知道证明普遍性的所有后果,所以推不出普遍规则的真实性。
3、通过理念去规范引导知性杂多,汇聚到一点。即,将现实中的杂多引向统一。
4、理念分为一般理念和先验理念(上帝、宇宙、灵魂)。
5、知性范畴可以做先验演绎,全部可能性不能。能做先验演绎的存在客观实在性,不能做先验演绎的是假设。知性范畴受感性图形限制,和感性直观构成感性经验的一部分。
-
温聍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8-16 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