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一个用音符画画的人
德彪西,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Melos Quartett这张1979年原始录音,很好地诠释了德彪西作品的那种色彩斑斓、激情欲念的万千变化,虽然2012年重新发行的Remastery版本的质量不是同类中最好的 (原始录音磁带转到CD上常有的动态范围不够的问题),但粉墨不改朱颜,还是好,推荐!
B站这支New York Classical Players(纽约古典乐手)演奏的录音质量也还可以:
TwosetViolin的 Eddy 曾说过一个这样的比喻 (大意如此),他说Debussy的音乐好像米其林三星饭店的菜肴,里面有各种各样一层又一层的小组成部分,纷纭错落,千节百扣,但是所有这些精心准备的复杂成分,都被紧凑严谨地包装在一个小巧精致的整体结构里。说的太好了。对于听惯了德奥传统古典乐那种大气滂沱、结构整饬的弦乐四重奏的耳朵来说,Debussy这部弦乐四重奏显得离经叛道,感性纤美自由过了头,像Franck批评的那样,是“神经末梢的音乐 (nerve-end music)” 。但其实这种批评就是 Debussy 想要追求的效果,他自己曾反唇相讥,说他就是想写“没有德国酸菜味儿的音乐 (music without sauerkraut)” (😂😂😂😂 让我先笑会儿)。他后来是这样表达他的音乐理念的:
There is no theory. You have only to listen. Pleasure is the law. I love music passionately. And because l love it, I try to free it from barren traditions that stifle it. It is a free art gushing forth — an open-air art, boundless as the elements, the wind, the sky, the sea. It must never be shut in and become an academic art.
这里没有理论。你只需要听。愉悦就是法律。我热爱音乐。而且因为我喜欢它,所以我尝试将其从扼杀它的贫瘠传统中解放出来。它是一种涌出的自由艺术——一种露天艺术,无穷无尽的元素,风,天空和海洋。它绝不能被封闭并成为一门学术艺术。
大概正是由于这种感性而自由的品质,尤其是他某些此类风格的钢琴小品的深入人心,以至于大众常常误以为Debussy就是一位只会写月色撩人、纤云弄巧、神昏意乱的作曲家,美则美矣未尽善焉。然而事实上,Debussy只是把来自强大理性的建筑感与力量感,藏在纤美的外表之下。我曾经试着想拿他的一小段钢琴曲来做和声分析,没过几个小节就仿佛坠入迷雾,每个和弦都让我惊呼“何处想来”,然而拉远了再看看总体的走向,又觉得这里明明又有非常稳健而谨慎的行进感,严肃而优雅。今天整个大活儿,来看看Debussy这部弦乐四重奏,大致概括一下这里使用了哪些新方法新设备,从而创造出了这部弦乐四重奏迷人而不凡的音响。现学现卖,挂一漏万,自是委诚求当。
1. 新调式的应用
第一乐章主旋律甫一开腔,就先声夺人耳目一新。这是因为这段音乐是用Phrygian调式写成的,是传统上多用于教会音乐的调式。


2. 平行进行的和弦
传统上巴洛克和古典时期音乐,依照对位和声理论,平行进行、尤其是两个声部平行隔开纯五度 (parallel fifths) 的进行是被避免的,因为平行五度太和谐了,会让音乐的声部丰富感降低,两个声部好像融合成了一个声部一样,所以对位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维持不同声部的反向平行。但Debussy却大量运用了平行五度和弦进行,比如在第三乐章:

随后又出现了节奏形更加简单粗暴的平行五度和声进行,印象派音乐那种静谧朦胧、迥异于古典对位和声的听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

3. 增三减三和弦
丰富多变的音乐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几乎是印象派音乐的商标让我们一听就能认出它们来。这正是由于Debussy等印象派音乐家对丰富的和弦的运用。由于大三度小三度的不同叠加方式,构成了大小增减三和弦:

在这之上再叠加,构成不同的七和弦:

虽说这些不和谐的增减、半减和弦,在古典时期也常用,但它们通常都常常具有明确的功能性。它们常被作曲家用在特定的位置,制造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好让听者期待它被解决到一个和谐的和弦上。而Debussy的作品中,确乎抛弃了这种功能性和声的做法:他好像不着意于用音乐讲一个语言有逻辑、情节有起承转合的故事,他就是把这些和弦当成颜料来画画,重点在于色彩的动态变化、交互碰撞,至于画的是什么物体这并不重要。比如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和声,是这样的:

再比如上述第三乐章的部分,因为这里是一个旋律结束下一个旋律开始的地方,所以如果按传统古典音乐的写法,这里应该是会有IV-V-I之类的正格终止的。但是你看看Debussy是怎么写的:

Debussy,就是打死他也不愿用属和弦-主和弦这种古典乐派的陈词滥调!!结果就是这一段音乐听起来,那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啊!!!
4. 由半音阶扩充的音乐织体
Debussy虽然不是第一个把半音化和声大量运用在作品中的 (比如Wagner著名的Tristan und Isolde,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但是Debussy在这部弦乐四重奏中还是有很多围绕半音化的绝妙操作。他不只是在旋律中穿插了一些半音关系的音符,还大量利用半音关系的音符碎片填充了音乐织体,甚至还在一些和弦进行中引入了 chromatic thirds 关系 (半音三度?就是由三度而不是半音组合而成的音阶)。举例来说:
这是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出现之后不久就开始的一段激情满满的变奏,你可以看到第二小提琴演奏的主旋律,其实上是在模仿第一主题 (图一) 的节奏形和旋律走向,而且这个主旋律本身就有一些半音阶零件。重点是第一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的和声部分,是相反方向的半音阶,它们像是两股涌动的暗潮,填充丰富了音乐织体。

另外还有chromatic thirds:这是第三乐章开始的几个小节,Debussy在这里真是欲言又止闪烁其辞,他没有一开始就平铺直叙地告诉你,我要写一个D♭调的旋律,而是先构造了一个D♭-E-G的小三度音阶,然后沿着这个chromatic third关系缓慢铺陈,语调犹豫,踌躇再三,终于最后吐露出这是个D♭调旋律的隐秘 (然而即使是这样,这个D♭调的旋律,也因为中提琴滞留在A音,所以与两个小提琴的D♭音和F音,共同构成了一个增三和弦,所以听上去这个D♭调性仍然是非常模糊的)。

能说的还有很多,比如Debussy其实违背了传统弦乐四重奏“主题-变奏-更多变奏”的传统格式,而是采用了循环形式 (cyclic form), 让同一个主题旋律反复出现。再比如这部弦乐四重奏对于弦乐器演奏的音色与强弱动态变化也有很多创新,尤其是拨奏 (pizzicato,尤其是第二乐章) 的频繁运用极大丰富了听觉体验 (当然用弓拉奏-手指拨奏的频繁快速转换,也大大增加了演奏者失误的几率……)。
其实这部弦乐四重奏,在德彪西的全部作品中并不是最具代表性、最常被演奏的曲目。德彪西当时作这部曲子的初衷,大概就是想要看看弦乐四重奏这种传承悠久、甚至格式逐渐走向僵化的旧瓶子,究竟还能盛出什么新味道的酒。想要进一步体验他脱下镣铐,在自由王国里尽情遨游的创造力,不妨听他其他的管弦乐作品:
甚至是钢琴曲。Debussy其实是活到了录音时代的,虽然那时候的录音质量很差,但这是德彪西本西弹琴给我们听哎!!听这张专辑,你一定会被他指下波谲云诡的音色变化惊呆的:
It is music alone that has the power to evoke imaginary scenes at will, to conjure up the intangible world of fantasies secretly shrouded within the mysterious poetry of the night, the thousand indistinguishable noises made by moonbeams caressing the leaves. 唯有音乐才能随意唤起想象中的场景,勾勒出夜晚神秘诗歌中暗暗笼罩的无形幻想世界,由月光抚摸树叶而发出的数千种难以区分的声音。—— Debussy 1903.
Reference:
1. 同时代聆听过Debussy的钢琴演奏的人对其有此描述:http://www.djupdal.org/karstein/debussy/pianist/p07.shtml
2. David Bennett Thomas's Harmonic analysis: Debussy, String Quartet (3rd mvm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z-w-sl_x5c
3. Marcello Severo's analysis of Debussy's String Quarte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eobEnlfYzw&t=676s
4. Robert Hutchinson: Music Theory for the 21st-Century http://musictheory.pugetsound.edu/mt21c/ModulationsWithChromaticPivotChords.html
5. 德国酸菜的说法是从这儿听来的:http://www.classical.net/music/recs/reviews/p/phi64699a.php
© 本文版权归 Mary Smith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小贝贝的过山车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5:56:17
-
云心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4-06 04:36:32
-
olga 赞了这篇日记 2025-01-17 20:43:23
-
夏日的清晨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7 19:58:18
-
噗噗的列车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2-26 23:38:29
-
嘎嘎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6-27 10:04:17
-
紫蠟燭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5-17 02:07:53
-
豆友234152578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25 08:01:38
-
秦柯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6 10:55:46
-
Hqt小福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23 01:28:29
-
阿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1-10 15:17:0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11-24 16:04:13
-
酷酷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9-23 16:29:15
-
飞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2 02:32:58
-
Kolin Cheung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1 19:46:07
-
星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1 15:08:56
-
白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1 12:55:35
-
豆友192286159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0 22:49:11
-
prime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20 00:50:23
-
一粒沙起舞时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8-01 20:42:2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5 14:14:46
-
(^V^)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4 15:48:45
-
随时随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6-24 13:56:37
-
德彪西与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9 17:41:57
-
托妞的懊恼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8 08:37:39
-
互联网恐怖分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5-27 23:00:26
-
网上阅读实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7 09:37:42
-
歌尔德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5 00:29:59
-
Giuliett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4 00:08:29
-
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6:01:1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5:47:50
-
Akihi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5:31:42
-
Amethyst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3:57:40
-
猫猫头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3:01:03
-
爱说坏话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11:05:31
-
炑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09:27:23
-
non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07:36:11
-
氍毹之上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01:12:09
-
响亮的名字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2 00:20:25
-
拉赫马尼诺夫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22:57:35
-
山竹放题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22:04:55
-
卡桑德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9:44:52
-
密桃女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6:55:57
-
王老板AKA世昌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6:27:02
-
期期鲸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2:47:17
-
菜里没有EDU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0:58:23
-
幽默初学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10:16:49
-
Aomame&Tengo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4-01 02:11:06
-
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23:53:05
-
Jsxbdmz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23:19:39
-
盖世兔媛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23:17:26
-
Weiß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17:38:27
-
綺雲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17:06:00
-
燕子🌸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15:17:50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14:51:30
-
天气好可以犯错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12:25:54
-
有棠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08:53:01
-
有束阳光在等我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1 02:57:22
-
丁达尔效应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0 21:34:09
-
少年超勇的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0 19:39:00
-
高萧萧萧萧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30 18:48:59
-
Aaaaaandre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9 16:10:10
-
Leopardus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9 12:03:23
-
Chilly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9 11:19:09
-
考文垂下的蛋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9 10:56:55
-
Velonica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3-29 10: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