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成长
回顾自我成长的这一路,有两个疑问困扰着自己,为什么工作中相处的人总想逃离,上学的时候就没有这个感觉;公司工作2年后,作息和身体形成一种排斥的惰性,表现在上班老迟到。以上两种表现都是在舒适区、厌倦状态下生发的行为和习惯,如果这种情绪积累过多而爆发,势必给自己带来很多影响吧,那先认识这两种表象。 工作近10年,最长的公司也就2.5年,总感觉破败、稳固的工作环境,容不下自己的肉身,在心态和行动上都有体现,对周边一起工作的人,没有很多期待,也少了观察,对日常上班的惯性有了身体上的抵抗,比如老是起不来,不能按时上班,尤其在最近3个公司表现一致,无形用身体来抵抗。做事提不起兴趣,不愿意往深处想,就这样、还过得去就成了内心的标准,总觉得拥有的就low,得不到的很美好,这种思想出现后,在行动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估计旁人也能看到自己的变化,所以我又极力寻求重新开始的工作机会,给自己找一些不舒适感,这种人性的好求,不知道为什么产生,但是表现却尤其一致,每3年一个周期的出现。回想是否学习生涯已经形成了身体上的认知,3年面临一些升学、换环境、换关系的肌肉记忆呢?想想可不是么?3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每3年实现周围人群更换的结果,不知不觉中有种记忆,3年会有一次大的变动,没有什么是永恒固定的,一定要提前去开创自己的路。 最近正值一个公司的3年开启之年,身体上的懈怠已经产生,眼皮乏力,迟到严重,上班像上坟的感觉,想要更换人际关系的思想也越来越迫切,又一次陷入3年的魔咒,看到了这种问题,想要借此去克服和挑战这个问题。以下是我自己想要采取的方法。 1、解决已有的表象上的问题,比如身体乏力,那多锻炼,安排大量时间锻炼,先把外界的借口给堵住,逐步找到主要原因,不要总用一些表象把自己敷衍过去,忽略心里的排斥,反而治标不治本。 2、寻找新的目标,新的意义,去打破这种固执的思维魔咒。新一年新征程,在工作走上稳定后,想想内心事业还有什么更广阔的天地,身份升级、思维开拓、知识迭代,这些都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方向,把更多时间投入到难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做好地基搭建,不怀疑自己种种目标,去帮自己实现和践行,做自己最好的哺育者。所以在未来1年的小目标,能做到6:30起床,能做到想要运动的时候,至少30分钟、1万步,简单、简短的目标,需要自己规划好一天的开始和结尾,无形之间已经给生活安上了大闹钟和发条,那些看到的问题,应该被妥善安排和对待,这才是负责人的态度。 3、少受外界的影响,搭建内心平衡天秤。看着熟悉的人离开公司,总觉得别人脱离苦海,反而坐不住,总觉得离开是解脱,为什么自己做不到洒脱的离开,但是离开又是新一轮的沉沦,比较的参考标准,永远基于自己的当下和过去,跟别人比较,只会越比较越脱离自己的本心,坚定本心,做好当下,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值此思想游离变动之季,探索本心之需求,开拓未来10年的新机遇,我要拒绝一些东西,坚守一些东西,最终看见自己坚信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