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i 人物 | 高晗——用更广阔的视野掘出更多可能性
Hiii人物第051期

高 晗
Ins:@workbyworks
1995年出生于北京,现居美国。平面设计师。作品入选 Vol. 31 Tokyo TDC Annual Book,66th New York TDC Annual Book,Graphic Design Scotland Poster Book,BranD Magazine,Award 360等。
主页:workbyworks.nl
获 奖 作 品
- Hiiibrand Awards2019-
金奖(专业组包装) 《奈似冰激凌包装设计》





个人访谈
Hiiibrand:你是怎么走上设计之路的?和我们分享下你的创意历程吧。
高晗:从小时候开始感兴趣的。原本的计划是学理工什么的,结果到了高考的时候填写志愿发现自己无法做到之后一直干理工相关的工作,然后完全以自己的兴趣出发选了工业设计,然后进入大学后,发现工业设计有点无趣,太慢,太死板,限制比较多,然后才自己选择做平面设计。
进入平面设计领域的出发点其实非常具体,我想做品牌设计,我会因为塑造一个系统,一个品牌价值而感到愉快。现在也是如此。

Hiiibrand:设计对你来说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你设计师的身份?
高晗:没有单独看待过,像是天生的。
Hiiibrand:你曾表达过,对平面设计并不完全狂热的状态,也让你对它能拥有更广阔的的视野、拥抱更多可能性,这句话如何理解,你又曾或计划做过哪些“跨界”的尝试?
高晗:媒介有很多种,除去商业工作以外的个人创作形式很多,编程,表演,音乐等。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Hiiibrand:和我们介绍下《奈似冰激凌包装设计》的创作吧,为什么选择以这种极简的文字排版和纯色来包装?
高晗:这是一种通过设计维度来解决包装问题的案例。因为市场中以图片为主的包装惯例给了这种设计可能性、生机。




Hiiibrand:你在作品中常格外重视文本在视觉中的应用,能以以往作品为例,分享些你在这方面的观念和做法吗?


高晗:因为能用文本来说明白的事情就不需要额外的其他元素了,也算是一种效率的方式吧。 我对于文本的使用,大多来源于我的思考方式比较“非视觉”,考虑问题的时候不会去想好不好看的问题,更多是“是否合理”。对于“阅读”这个行为,我认为它比看更加复杂,这个过程中涉及到观看,传递,思考,理解,反馈这些过程。你可以想象自己看日语的时候的感受,一部分文字你看得懂,一部分看不懂,那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不自觉地思考联想猜测,这时候你就能感受到阅读和观看的区别了。 举例子说的话就是为HALOLAB做的包装设计,它做的是男性毛发以及皮肤的解决方案,其实偏向于医学的解决方式。在包装上我使用了大量的相关领域研究的摘录,所有文字全部是真实的论文。







Hiiibrand:你的项目通常从哪来,客户多是什么类型?日常你是如何“推销”自己和作品的?
高晗:项目多种多样,摄影,时尚,美妆,电商。日常无推销。都是朋友推荐,或者网上看到作品找过来的,也给朋友做了很多设计。





Hiiibrand:在这样一个足不出户便可以发布、浏览世界各地作品并彼此交流的网络时代,你觉得设计师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你的感受如何?
高晗:设计师反而机遇更大,因为设计师本身就可以远程工作,这样的环境反而给了设计师机会反思作为设计师的站位。

Hiiibrand:近些年,平面设计愈发走近公众视野,更多参与甚至影响公众行为等,就你的体会来说,你觉得目前大众对设计的感知有多少?你期待用设计师身份做些什么?
高晗:我期待用设计师的身份去理解市场,或者说理解消费者,了解人。

Hiiibrand:做了那么些对设计边界的探索尝试和项目实验,和我们分享些其中你印象深刻的项目经历吧。
高晗:在北京X美术馆,尝试用编程进行视觉音乐表演。
Hiiibrand:未来期待如何发展?近期有特别想尝试的领域或设计实验吗?
高晗:未来准备多方面发展,没有特别的方向。


END
©本文访谈由Hiiibrand独家提供
图文资料来自 高晗 及网络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欢迎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