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茑屋书店
最近在追一部日剧,绫濑遥的《天堂与地狱》,讲的是男女灵魂互换性别反转的故事,有趣的是里面加了许多这个时代背景的设定,比如搜查一课搜索案发地点附近的摄像头找不到犯人驾车离去的车牌踪迹,因为犯人用共享单车逃离案发现场,比如警察想搜查犯人手机里的定位来了解他的行踪,被犯人嘲笑,现在谁会在犯罪的时候开着手机定位啊?比如还会用ins的话题搜索功能来找到证物等等。
我以前看《相棒》入迷的时候也想过一个情节,比如犯人说没有到过案发现场,但是警察拿着犯人的手机故地重游,发现wifi自动连上了,这一类的情节。有时觉得科技的进步真的很有意思。
比如最近出差去杭州,工作结束后去了趟天目山路的茑屋书店。2019年去过东京的茑屋书店,上海最近也开了一家,需要预约才能去,身边的“网红”朋友们纷纷打卡,我没赶这个热闹,倒是在杭州,忽然想看看,开在中国的茑屋书店是怎么回事?后来发现,和东京不是一回事,东西贵且种类单一,和东京的生活感完全不是一回事。就和去拍照的那些人一样,只是为了拍照而存在的一种存在吧。
在杭州时用百度地图查了下,从工作地点过去路程要1个多小时,打车不划算,想起90后同事教我,现在无需买其他城市的交通卡,打开支付宝乘车码,也可以坐其他城市的地铁,我试了下果然如此,扫码进站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和身边的杭州上班族没有差别。杭州的地铁很新,座椅是银灰色的,我一路坐了10多站,在暮色中抵达了丰源路,途中经过了武林广场等地,下地铁准备搭百度地图上说的公交车过去,结果没找到,于是用美团扫码了一辆单车,按图索骥骑行过去,路上看到了蚂蚁集团的楼,还看到了珀莱雅,杭州真是藏龙卧虎的所在啊。
天目山路那一带在修路,地上满是泥泞,常常有建筑工人骑着电动车逆向而过,我内心有点抖豁啊,要是在外地的非工作时间,出了个事故也不能算工伤吧,以为快到茑屋书店了,一看导航,发现骑反了方向,只好在调头折回,想想结婚后总是和丈夫结伴出游,他负责看导航,我负责张着嘴,在后面傻乎乎地看风景,婚姻生活把我培养成了一个“智障”。
难得一个人在异乡摸索,那一带除了建筑工人就没什么人,很荒凉,我想要是有人抢我的包怎么办,那也没办法了,一路胡思乱想,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有点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的意思,满眼都是施工地,我都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找到茑屋书店。
终于,在骑行了很久之后,看到了一座桥,门口有保安,告诉我,这里就是“天目里”,杭州茑屋书店的所在地。那座桥有点像2012年我去宇治,看到的那座桥,回想那一年,也是这样,独自去一座城,找一个景点,那时我没有VPN,没有google map,没有一切现在这些让你在异国他乡穿梭自如的app,那时我身边就带着一本旅游攻略,按照上面的攻略,凌晨5点多出发,坐第一班地铁出发,凭着一份信念去到了京都的清水寺,去到了奈良喂小鹿,去到了宇治喝抹茶,当年我也是个路盲,旅途中跟着感觉走,走过不少弯路,也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来来回回地走,在雨中穿着UGG,眼看鞋面从咖啡色被淋成了上深棕色。
那时我还没有结婚,精神上有种孤独感,找不到下一个景点也找不到人生的伴侣,一个人在酒店床上醒来,看着狭小的空间想着,我怎么办啊?然而旅行的好处是,在绝望中找到了另一种自由,唯有在世界尽头才能找到的冷酷仙境,一个人,想去哪里,立刻动身,不用和旅伴商量吃什么,哪里该停下,或者迁就旅伴上厕所或者不上厕所,如果去到的景点不怎么样,想也不用想,立刻转身离开。那是前所未有的自由。我忽然明白,2021年的自己和2012年的自己,中间结了婚生了小孩,但是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我还是我,只是现在多了百度地图,共享单车,支付宝乘车码这些东西,感叹科技的进步让我更能拔腿就跑,说走就走了。

-
困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3-30 08:32:11
ROSARIUM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熟吃三文鱼 (1人喜欢)
- 阳阳和她的故事 (2人喜欢)
- 职务之便 (2人喜欢)
- 走,抓小蝌蚪去! (3人喜欢)
- 我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私教课?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