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黑洞先生》:纵使这个世界不是乌托邦,但仍十分美好
生命就是那样一辆呼啸而过的列车
而你是唯一掌舵的人

余华是中国最出名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极富洞察力与吸引力,著名戏剧导演孟京辉评价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一两个能用自己的文字把它写出来的人是很幸运的,能把有形的东西变成无形的东西真是太伟大了。我觉得余华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说到余华的代表作品,你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活着》。故事以大时代为背景,主人公福贵出生地主家庭,年少时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中所有的产业。此后,随着内战、三反五反等陆续爆发,福贵和妻子家珍就这样在时代的裹挟下,身不由己地活着。苦难、鲜血、死亡,仿佛无穷无尽,悲剧一桩桩一件件上演。生命的黄昏,一切过往的人都已不在了,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着往昔。作家余华用他平实而浑厚的笔调,以一个人浓缩整个时代,带着我们洞穿时间、活着、死亡与生命的意义。

△ 电影《活着》剧照
除了《活着》,余华还有一部关于死亡与生命的作品——《第七天》。《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后的长篇小说。用荒诞的笔触和意象讲述了一个普通人死后的七日见闻:现实的真实与荒诞;生命的幸福和苦难;眼泪的丰富和宽广;比恨更绝望比死更冷酷的存在。

2014年5月,余华在答《京华时报》记者问时说,他一直有这样一种欲望,“将我们生活中看似荒诞其实真实的故事集中写出来”,“让一位刚刚死去的人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让现实世界像倒影一样出现。”余华试图同时塑造死者世界与现实世界,并通过死者来描写现实世界。“《第七天》是我距离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以后可能不会有这么近了,因为我觉得不会再找到这样既近又远的方式。”余华塑造的近景世界是现实世界,远景世界是死者世界,其现实世界是一个荒诞的、冷酷的世界;死者世界是一个至善的、温暖的世界。
说到关于死亡与人生的命题,在戏剧舞台上也有一部探讨人生与死亡的作品便是《黑洞先生》。《第七天》讲述的是死亡后的世界,而《黑洞先生》带你看到的却是死亡将至。如果死神来了,让你给他讲个故事,你会讲什么?

△ 话剧《黑洞先生》剧照
一个闷热夏日的夜晚,死神光临独居老人的家,准备带走老人的死神,被老人的故事打动,决定用一盘棋的胜负来决定老人是否离去。如果老人赢了,则老人尽享天年,如果死神赢了,则老人无条件再见。
在整个棋局中,老人分享的故事是什么?究竟怎样才能打动死神?死神到底是谁?究竟死神会怎样选择?老人的命运又会如何......一场关于故事与人生、寻找与迷失的抉择。走进剧场来感受,什么是有五首原创音乐的喜剧;让我们告诉你,两位演员是如何分裂成四十重人格……

△ 《黑洞先生》剧照
长时间以来,我都在自己的剧里面找寻人生的平衡点,我与世界和解的办法。某天的清晨,阳光没有来,却来了大堆的雾霾,我带上一个看似和善的面具。我发现,我们每一天都在扮演着自己,只有表演和舞台才能把每个人最真实的自我释放出来,我想那一刻我们是喜悦的、感动的、深刻的。我希望带着喜悦与你分享这种感动,于是我写了一部话剧。
——《黑洞先生》编剧导演辛鑫

△ 《黑洞先生》剧照
//导演、编剧简介//

辛鑫
西安独立戏剧人、西安黑洞先生剧社独立创始人、编剧、导演、演员、黑洞先生戏剧制作中心制作人。
What's Next
演出推介

剧社同名喜剧《黑洞先生》
西安站·陕北民歌大舞台
2021年3月26日 19:30
2021年3月27日 19:30
票价:149元/张
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联系后台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