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拉胡,雾锁锦画卷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杜丽娘家的后花园,如此景致,但她囿于封建礼教无缘赏玩。而我们这次走拉胡线,姹紫嫣红都锁于厚云浓雾,却一点不妨碍我们旅途中的赏心乐事。 虽说是重走,我这样的路痴,对于上一次的线路没什么概念。只记得有个几乎笔直的悬崖,记得有个荒废的庙。记得下山时我一脚踩下去右腿剧烈疼痛。记得跑下山时,同行的爱笑小哥一直打趣太阳落山时遇到的一队人马全是白白嫩嫩的鲜肉,还说我们跑着下山才避开夜路,鲜肉们估计要把星星月亮摇下来了。爬山户外,我记住的永远是事和感受,而不是村落名、地名。 不过一下车我就知道,此次起始的六联村,不是我上次走过的地方。不几日,又清明。估计趁周末,村庄里大搞拜神活动,香烟远沁,烛光摇闪,读不出的村民表情,我还以为是本地人办白事,心里紧张了一下。我也不知道自己内心紧张什么,仿佛是怕冲撞了逝者,犯大不敬。 虚惊一场,我们五十几人的队伍在村民的友善路引下,沿山脚沟渠旁的小路向着目标前进。队伍的热闹,还在好几天的群里就翻起了浪花。总有几个活跃的人为活动酝酿气氛,逗逗趣儿,彼此调侃一下。隔着屏幕的插科打诨,偶尔也是我的乐趣。这会给活动带来期待,保持热度,让大家情绪饱满。而此时又在路上,真如后面大哥喊的“狼来了”一样,充满了喜剧效果。笑声在大功率的重金属音乐中,成了跑步前行拉练般带来的佯骂,你一句我一句,欢乐的气氛,让每一个人脸上的皱纹都消失殆尽,无不成了曾经那个无邪少年。 户外,是一条时光隧道,人人都是逆行者。 户外,是一张凡尘纱布,滤去满脸的沧桑,回归一个单纯的你我。 十点过下车,走了两公里多雏形大马路,十一点半到达乱石横陈的溪谷。大家散落补充能量,我才觉得,五十几人的大队伍,原始古人一样散落在溪涧石头上,竟然也没感觉人多。下次重聚,又还能识得几人面?甚至都未曾擦肩照面,印象还不如耳边传来的鸟鸣。 山涧已是湿地,植被茂密繁杂,沿途而上,一路都是野鸡“咕咕”声,像是一路跟随,其实是不同鸡群。人生阅历颇深的海大哥说野鸡一年抱窝几次,夫妻俩可能生了。鸡应该不是一夫一妻制,母鸡外出逛逛,每个月勾引公鸡两次,基本能维持整个月下的蛋都是有效受精卵。母鸡有本事把公鸡的小蝌蚪储存起来,细水长流分配到每天所需额度。可怜现在养鸡场的母鸡们,一辈子都不会见到鸡男人,这样下的蛋里,会不会有怨气呢?而我们吃了有怨气的鸡蛋会健康吗? 走山脊线,都必须面对山脚凌乱而丰富生长的杂树、荆棘、野草。越往上走,植物的品种会整齐甚至单一。像拉胡线,大家几乎都是冲着满山漫坡的芦苇而来的,像高山草甸一样。真正的高山草甸植被低矮,草丛几乎都是贴着地生长的,所谓一马平川,草原驰骋,说的就是那样的。 拉胡的“草甸”是山巅的美人儿,“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只有远看才能欣赏出平波万里、如帛风扬的景象。真要投入拉胡“草原”的怀抱,那就真的被比人高的芦苇给吞没了,那不仅仅是怀抱,是融入其中。 艰难穿过各种杂树,豁然开朗,到达两山间的山坳,抬头看到两边的山,没有一棵突兀的树,只有整齐生长的芦苇,像给山盖了一床巨大的绢帛,随风起浪。好像扔一个鸡蛋上去,会看到鸡蛋在布面上滚下坡去。毕竟还只是农历二月天,新绿渐生。但枯黄老叶子依然傲视众生,曾经不愿屈服于西风烈烈,现在同样不愿意向暖暖东风低头,一副软硬不吃的倔强。当然,美人迟暮,这是无法逃脱的宿命,枯草最终得无奈低头,被后浪所淹没。 所以现今季节的拉胡景致,是经纬交织的美,枯叶的黄与新草的绿,互为经纬,渐变色浓淡各异,织就出瑰丽的画卷。 可是这画卷我们欣赏不了几分钟,因为一夜变天,重云深锁,拢一穹厚雾遮望目。又因为雾霭湿湿,大风吹在身上,顿生寒意。本以为是个阴天,却没有想到是个阴冷天,真正体会了一把春寒料峭。要知道前一天还是穿短裤的夏天,我想再怎么降温也不会降到哪里去,所以备水还是往多里考虑,赏说就当负重拉练吧。我真羡慕那些喝水不多的人,轻装简从,脱兔一样。 拉胡线的特色就是芦苇,要看春花烂漫的,恐怕要失望。当然,南方的现在这个季节,杜鹃花应该是主角。拉胡的主角是秋日荻花,但现在也还是能看到杜鹃花的身影。或许知道争不过芦苇,杜鹃花只是默默地从岩石旁长出来,悬崖、路边,都是经过的人目光能及的,同时发出惊喜。芦苇需要成片看,杜鹃花哪怕单独一株矮树,也足够惊艳。因为是阴冷天,一路的杜鹃也显得落寞不少,我偶尔惊叹他们如此娇艳,伸手触摸,又缩手不忍打扰。 晴天丽日时的杜鹃花并不孤独,蜂蝶莺燕,乃花间四友,常伴左右,彼此慰藉。汤显祖在《牡丹亭》“冥判”一出戏中,为凸显新上任判官比较人性化的性格,在帮助杜丽娘还魂前写了花间四友。判官第一天上班首先要断四个冤魂的案,问他们所犯何事来到枉死城。第一个赵大说因为他爱唱歌生出事端。第二个是钱十五因为用沉香混泥建房子获罪。第三个孙心喜欢逛妓院花脂粉钱。第四个李猴因为酷爱男风,鬼差说刚才他还勾引孙心呢。判官心善免于他们刑责让去卵生投胎,四人哭求后,判官让他们卵生得体面些。判官说赵大爱唱歌,就去投生做莺鸟吧,赵大说好吧我去做崔莺莺小姐。钱十五喜欢建房子,就去做燕子,钱十五说那我去做赵飞燕娘娘。孙心爱脂粉逛妓院,就做只蝴蝶,李猴赶紧说他也一起去做蝴蝶。判官说李猴你既然喜欢男风,就做一只蜜蜂吧,常年屁股上带根针。李猴生气说我做了蜜蜂回来蜇你的头,判官说你敢?然后一阵风让四人去做了花间四友。每次看到这,都发笑。汤显祖可以如此诙谐,又可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死者可以生,生者可以死”,情深入骨。 此刻的天气,花间四友早不知遁逃何处,只有我们在芦苇间穿行。好不容易有个背风处,像寻到安乐窝一样开心,我们呼唤着彼此过来躲躲风寒,歇息吃东西。春天里走出冬的感觉,这算是有趣的经历吧。迎风处寒冷如黑龙江,北风点温暖像海南,一天没有四季,只有冬季跟夏季,这就是我们经历的拉胡线。 禾镰牙的悬崖,多了好几根绳子缠在一起助人攀援,比上次一根仔细的藤蔓,让我感觉安全了不少。看着前面赏三两下上去,我也没有了上次的胆胀心惊,不费什么力就上去了。我以为悬崖上去了就开始下山,还是赏记性好,说上去就是芦苇荡,翻两三座山才是最高峰水底山。真不知道为何叫水底山,难不成盘古开天地之初,这山之巅就是海之底?又或是这里是当地最干旱之处,取个带水的名字算是求雨?攀水底山那段,是雾气最重的时候,两米开外看不清东西,花非花雾非雾。山顶处先头部队几个人都在,躲在岩石的背风处,但还是非常冷,于是大家匆忙下山。 似乎是拉胡不忍看到我们失望,不露露真颜给我们看,对不起我们一天的风里来雾里去。下山时,虽然没有太阳,但是这一面的风景却非常清晰,视野开阔,云海涌动。见过很多地方风景的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致惊艳到了,什么世外桃源,什么南山东篱,如今仙侠电视剧上任何的电脑制作风景,也不敌眼前万一的美。赏后来说主要是颜色村落、丰富,恰到好处。而我觉得除了颜色的视觉效果,还有云海流动带来的奇幻,配合着远山浅翠,近景微黄,不远处树木的烟绕雾穿,让人想要飞翔,像花间四友一样山谷飞驰。而我,又一次觉得,能在此地坐化,进入到画中融为一体,不失为最好的归途。 下到山脚正好四点钟,我惊觉我们这次的速度,是阴凉的天气帮忙,否则脚程没这么快。当然,也是我们还不算太弱,过得去。从榕树下到大门口的三四公里水泥路,我和赏和海南哥闲聊中,突然也没有觉得多远多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