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调剂贴】一志愿兰大笔译396分复试失败,川外、宁夏大学、兰交大调剂,川外笔译录取
说明
以下经验贴系JZ童鞋原创文章,已经过本人同意授权发布!恭喜JZ童鞋成功考入2020级川外英语笔译专业!感谢爱心分享!
【喜报】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统考中,团队已有四十多位小伙伴考入上外高翻(含英语口笔译,小语种翻硕等),超四十位小伙伴考入广外高翻,另有十多人考入北外,其余多人考入南大、中大、复旦等国内主要翻译高校,总计考入超三百人!自团队成立以来,已累计帮助数千名小伙伴考入理想的翻译高校!
一志愿兰大笔译396分,川外、宁夏大学、兰交大调剂,川外笔译录取,万字经验贴

目录
一、写在前面
二、引言
三、专业选择
四、择校问题
五、初试
(一)政治
(二)基英
(三)翻译基础
(四)百科
(五)初试总结
六、复试
七、调剂事宜
八、结语
一、 写在前面
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写完感觉很多都是自己在妄言,自己都不敢看,请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认同的地方请多多包涵。因此特意加了个目录,可以挑重点看,胡扯的部分就可以直接略去。
二、 引言
对于每一位地球人来说,2020 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天是 6 月 5 日,看到有的小伙伴还在找调剂,真的是心力交瘁,身心俱疲。而我在 5 月 19 日一志愿兰大失利之后,于 5 月 24 日收到川外的拟录取,调剂还算顺利吧。其实对于写经验贴这件事,一开始还是有些抵触,怕言语不当,怕写下一些不该写的话,主要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失败,跟同龄人差了一大截,不好意思写,加上最近在准备离职交接的事宜,拖到了现在。从今年的调剂情况,疫情还未完全过去,国际社会上很多排华的声音,很多打算留学的都选择考研,找工作情形堪比 “蜀道难”,很多人一毕业即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很多毕业生都选择了考研这条道。当然了,选择这条路的还有一些往届生,因此 21 届考研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且,像我一样从一志愿一直到复试被刷,然后又调剂,基本上走完了考研的所有阶段,所以还是决定写一写,希望后面的小伙伴可以少走一些我走过的弯路。也祝看到这篇帖子的小伙伴都能一站上岸。
先说一下个人情况,一志愿兰大 mti 英语笔译,初试总分 396。本科天外,专业翻译,工作已 4 年有余,在北京国内一顶尖大学一首席科学家团队做科研助理,身边都是博士或博士后,首席科学家、院士等等,无形中影响吧,也不知不觉就选择了考研。其实常常接触这些人,还是很自卑的,就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学院的群里从不发言。但好在,在这种神仙打架的地方,要考研或者考证,老师就会特别支持,平时工作不用坐班,有空就能泡泡全是传奇人物的图书馆,因此没有辞职,一直到 6 月初才办离职手续。真的特别感谢、感恩我的老师,和周围的小伙伴们的支持和鼓励。
三、 专业选择
英语专业就业难已是公认的,翻硕火爆也是众多周知。拿今年调剂的情况来看,我前两天还看到初试 380 的还在找调剂。而每年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的录取成绩,除了那些不限专业的岗位,英语专业相关岗位基本上成绩是最高的。所以选择 mti 之前一定要多了解情况。
首先说说本科的就业。我本科天外翻译,本科同学有将近一半留学,回来做专职翻译的寥寥无几,很多人都去了教育机构,或者其他可以用到英语,但不是翻译岗位的。先说说本科同学中比较成功的,有一个留学去了英国的,现在新东方;有一个本科毕业后去了外企,现在在京东;有一位学霸小姐姐保送外交学院,考公务员考进了商务部;还有一位学霸小哥哥,后来读了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现在北京大学的一个什么机构,记不太清了;还有一位小姐姐,在香港理工读博,专业语言学相关的。最牛的还属隔壁班的大神,保送北大国际法专业,前两天还在北大法学院的官微上看到他,现在已然,其实早就跟我这样的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了。其他毕业生,有做国际旅游这一块的,受疫情影响失业率很高,剩下的基本就是教育机构和事业编教师了。其实翻硕要想稳定就业,教师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本科毕业的时候,我是连教师资格证都死活不考的人,这几年工作了以后,就觉得体制内教师很好,环境好,有寒暑假,是三个月工资,福利也不错。
有点扯远了,就说翻译这个行业,要么学精,做会议口译或者同传,要么就是混个文凭,出来干个跟英语没多大关系的工作,这时候你的英语水平就成了亮点。但 80%的人,都属于中间的那一大部分,学的不精也不烂,不上不下,不高不低,最难选择。而同传,不但压力大,人脉还要广,像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能真正做交传或者同传的寥寥无几。国际上比较有名的同传院校听过蒙特雷翻译学院,还有很多,没记住。其实还是我刚来北京的时候,邻居小姐姐是北外毕业的,后来去了国外读了教育学硕士,回国后拿到了北京户口,稳定的工作是教育相关行业,兼职同传和交传,我看她基本都是仰视的,后来她申请去牛津读教育学了。举这个例子就是说,有一份稳定的比如大学老师、事业编或者公务员之类的工作,拿翻译来做个兼职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翻硕考研这件事吧,近几年火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翻硕之所以这么火,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有:其一、门槛低,任何专业都可以跨考;其二、不考高数,这给很多比如大学迫不得已读了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机会;其三、不考二外,很多英语专业学生选翻硕不选学硕就是因为翻硕不考二外,就像我;其四,翻硕是专硕,专硕时间短,两年就可以拿到学位。所以,翻硕、教育学硕士、法律硕士、会计硕士等近几年非常热,慎重选择。想要跨考的同学也慎重一些。
再次,刚提到翻硕是专硕,专硕相比学硕而言更偏实际运用一些,若以后还有读博打算的小伙伴慎重选择。而且专硕调剂的时候只能调剂专硕,学硕既可以调剂专业差不多的学硕,也可以调剂专硕。举个例子,比如报考专业是翻译学(学硕),调剂的时候可以调剂到英语语言文学(学硕),也可以调剂到英语笔译(专硕)或者英语口译(专硕);而若报考的是英语笔译(专硕),基本上只能调剂英
语笔译或者英语口译。所以,二外学的好的完全可以试试学硕。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近些年,人工智能对翻译领域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不少学校也与时俱进,开了像 CAT 这样的课程,很不错。
总而言之,想要跨考的小伙伴慎重一些,多了解一下就业情况和报考情况。而英专的小伙伴,如果是应届生,二外还可以,完全可以试试学硕,比翻硕好考很多,对将来继续读博也有很大帮助。那实在没得选,只能选翻硕的呢,优缺点前面已经讲了很多,好好准备即可。
以上只是个人对英语专业和翻硕就业、报录比等的拙见,见笑了。
四、择校问题
择校对于考研来说真的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择校能占到整个考研过程30% - 40%的重要性。我的情况是前一年也是在职考过北京的某所 mti 名校(全日制),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准备不充分,也是十一左右才开始准备,所以政治49 分,专业课也是一般,主要是没好好准备,因此未成功。考完之后也没啥感觉,继续上班。
这次选择兰大,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还有 985 对我来说比较有吸引力。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当初选兰大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兰大失利的原因主要还是复试时候没发挥好,但也还是有一些客观原因。
首先,拿今年兰大的录取情况来看,一志愿进复试 75 人,刷了 40 人,只要了 35 个。而调剂接收了322 个,参加复试 21 人,要了 18 个,才刷了 3 个。且一志愿复试成绩和调剂一起排名,刷了很多人,好几个 390 以上的,包括我自己,惭愧啊!兰大往年都要调剂的,但有没有今年这么多我没有去仔细考证。我一直以为会分开排名,调剂也就要个 10 个左右,这就够多了,结果要了 18 个,仅仅差了那 0.2 分,所以一直有些意难平。
在开始介绍初试和复试准备之前,我想强调一下通过这次调剂的经验得出,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像考研这种本身就存在很多复杂因素的、又影响甚大的事情。择校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慎重,能做到面面俱到就做到面面俱到。
打听好这所学校是否保护一志愿,在你未来打算就业区域的影响力如何,专业性强否,师资如何,是否是双一流等等。当专业性和是否是双一流发生冲突时,就要想好自己以后的规划,做好选择。因为读研还是为了就业,研究生毕业一样还是要找工作。我自己是工作了的,所以比较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而很多应届毕业生或许还没想过这个问题。
五、 初试
初试总分 396,政治 75,基英 67,翻译基础 129,百科 125。
首先说明一下,初试准备时间长短,每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自己决定,我的情况其实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有些参考书和公众号之类的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真不要参考我。我真正准备初试是从十一国庆的时候开始的,第一次去图书馆还是被我同学拉去的,她要复习司法考试,而我有校园卡,又找组里其他同学借了一张,我俩就去上自习了。那几天北京在阅兵,飞机飞过图书馆顶上轰隆隆的。可悲的是,我在国内最牛的学校呆了这么些年,之前一直以为自己进不了图书馆,后来才得知可以,只是不能借书。
所以,就这么开始准备初试了,中间还准备过几次项目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了考试那两天就没有 7 点起过床,所以不要参考我,下面就仔细说一下初试这几门课:
(一) 政治 75 分
政治能考这么高其实还出乎我的意料,因为高中时理科生,而且看见政治就是头大,第一次考了 49 分,连国家线都没过,所以这一次还算考得可以。其实我建议考研初试尽量不要选择在北京考试,北京地区政治整体阅卷严吧,当然首都地区老师的水平高一些,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至于参考书和辅导班,我没报辅导班,就在京东买了一本考试大纲解析,加上配套的 1000 题,过了一遍大纲解析,一遍 1000 题。其实本来是打算 11 月中旬左右先过完第一遍,然后 12 月初之前再巩固一遍,结果最后连第一遍都困难,惭愧。当然估计也是因为之前考过一次,大概知道就那么几个部分。12 月初的时候就买了肖老的 8 套题和 4 套题,4 套题简答全部背诵,12 月份的时候其实基本上都用来被肖四了,以至于冷落了专业课哈哈。肖 8 选择题一定保证过一遍,简答可以看一看。肖 4 简答一定要背, 1、2、3 这样有重点的背。考场上就尽量把自己背的写上去,调动自己的脑细胞,想方设法用到自己背过的内容。
政治一定要多关注时政,时政真的能占大一部分,除了选择题最后几题就是时政题。其他的选择也好,简答也罢,都跟时政关联。其次,想要拿高分,选择题不能失分过多,简答其实并不能拉开多少分,选择就不一样了。大家可以多加一些考研的群,里面经常有分享各种学习视频。挑适合自己的,看一看。我在冲刺阶段不记得从哪里找到了肖老师的视频,听了听,记得考了两道多选题。
至于时间分配问题,有人 6 月就开始看政治,有人 11 月才开始看,我觉得这个看个人情况,结合自身条件合理规划就行。
参考书:2020 年考试大纲解析和配套的 1000 题,徐涛的冲洗八套卷、肖八、肖
(二) 基英 67 分
基英考了 67 分,和我预期的差不多,甚是惭愧,英专生基英能考这么低。后来出了复试名单,看到有 90 分的,才感觉到自己是真菜。其实好在兰大不卡基英,看过好几个学校要求基英,像东南大学,基英必须 68 分以上,可见基英的重要性。
首先说说题型,兰大的基英试卷应该比前几年简单一些,尤其是阅读理解部分。前几年阅读真题里有诗歌鉴赏、A-E 这样 5 个选项的选择题,今年全部是四个选项,内容也不难。第一部分选择题,占了 30%,全部是词汇,往年很多都是SAT/GRE 里的真题,今年估计也是,估计这也是我失分最多的一部分,因为说起来特别惭愧,我基本没怎么背过单词,选了一本新东方的“TOEFL 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背了可能就一半,而且这本书还比较基础。再就是做了一些二笔综合的真题,当然也只是做了,记住的估计不多,惭愧惭愧。阅读一定要保证每两天至少一篇,考试前一天一篇。兰大往年作文很多都是 SAT 的真题,今年题目有些记不清了,但还是比较简单的。作文也是在最后几天大概写了写,就上了考场,所以这一科考这么低真的是有原因的。还有复试时候紧张,可能也是觉得自己单词量太少,没有底气。大家引以为戒。因为这一科实在是太低了,所以写不了多少,抱歉。
参考书:兰大历年真题、新东方的“TOEFL 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二笔综合真题、星火专八阅读、有道词典(只看牛津词典部分)、英语专八精品范文 100 篇、星火专八写作、大学的基英课本等等。
(三) 翻译基础 129 分
今年的翻译基础就英译汉(80 分)和汉译英(70 分)。英译汉部分是苏格拉底的雄辩术,里面有很多古希腊的人名和地名,题量较大,相对来说比较难。汉译英是跟知青下乡有关的两小段,都比较简单。
看兰大的历年真题,不难发现,兰大的翻译一直都偏文学,而兰大外国语学院官网的介绍里也写了“the institute of translating study carried on the finetradition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established by the old generation scholars like ShuiTiantong, Zi Pei and Pu Long.”
18 年的真题汉译英是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关于“大楼、大师与大爱”的节选,英译汉是罗素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可见对文学翻译的挚爱程度。考兰大的可以多留意这一块。
这科得分比我预期高出不少,其实还主要得益于大学时代,大二的时候有一位已经老师,比较有个性,可以说对我们每个学生影响巨大。他教会了我们从京东用优惠券淘书,背新概念 2,每次课前都有一段 Friends《老友记》的听写,或者打印一些讲胡适、钱钟书、张伯苓、沈从文、周有光、John Stuart Mill, 中央研究院等等的英文材料,还有一些语法、翻译、写作等得 Odds & Ends,占用大概 15-20 分钟的时间来讲解这些资料,然后才开始讲课。课本除了学校发的基英课本之外,我们有一本很厚的堪称包罗万象的红宝书,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有陆谷孙先生作的序、很多罗素的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幸福之路》节选,Samuel Johnson 有名的《英汉大词典》的序,选自《共和国教科书》的 Thomas Jefferson 的 Washington《华盛顿》,BenjaminFranklin 的《自传》,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Francis Bacon 的 “Narcissus; or Self-love” 《论自恋》, 还有兰大历年复试特别爱考的 Lord Chesterfield 写给儿子 Philip Stanhope 的 The Great Letters 的,Virginia Woolf 作的评语,……在大学毕业后,走到哪都带着这本书,每次有啥英语考试之前都拿出来温一温。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就像读一本书,比如《红露梦》,人生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理解,那时候其实对这位老师没有太大感觉,现在才真正理解他在自己学生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才深刻体会到了那句“师者父母心”。对这位老师真的是特别感恩,可惜已没脸再去联系。还有一位老师,基本上每位考翻硕的小伙伴都知道他 ---- 武峰老师,他的12 天系列的翻译丛书,尤其是 12 天突破英汉翻译和 12 天突破英语语法,一定要看一看,书不贵,我的书都是京东买的,基本上都是用优惠券满减。还有视频课,很多,武峰老师有面授班也有网课,这个渠道特别多,我就不细说了。
翻译量和手感是要保证有的,除了政治以外,我可能做得最多的还是翻译。用的素材也是五花八门,练过二笔、三笔实务真题,还有散文佳译 108 篇,星火专八阅读也有参考译文,还有红宝书里的篇章。一定要有参考答案,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里不足,还有听了武峰老师的翻译视频。7后期一定要关注“中国高翻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加其学长的微信,因为兰大不考词条,但其他学校基本上都考词条,冲刺阶段学长发的词条百科里考了好几个。
参考书:真题、大学的基英课本、12 天突破英汉翻译和 12 天突破英语语法、散文佳译 108 篇、二笔、三笔实务真题、星火专八阅读、中式英语之鉴、武峰老师的视频
(四) 百科 125 分
百科这科我其实没怎么准备,兰大的百科除了考古文比较多,其他还是比较简单的。第一部分是词条翻译,考了一些像“丝绸之路与丝路花雨”、“五四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985 与双一流”、 “林书豪与梁实秋”、“元曲四大家与明四家”、“古希腊三杰”、“博鳌亚洲论坛”“欧洲四国与。。。”等等共十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词条部分主要还是多积累。因为每年都会从历年真题里考那么几个,像今年的“五四运动与美国独立战争”、“林书豪与梁实秋”都是历年真题里的。我前面提过兰大外院的首任院长水天同先生就是翻译莎士比亚的大家,所以大家也要结合外院的历史多看看,把握一下大致方向和内容。
平时骑车的时候听听“喜马拉雅”,上面有翻译硕士黄皮书里的百科词条。再者,从中国高翻团队那里买了一本历年真题里的百科词条,没必要背,过一遍,保证考试的时候能写到手抖。还有关注“中国高翻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后期会有各种词条,这次真题里好像考了 3 个,双一流那个,博鳌亚洲论坛那个,还有一个记不太清了。
应用文写作这一块,我把历年真题里的应用文全部都自己写了一遍,今年的真题跟 15 年的形式一样,写一篇征文通知,因为之前也练过手,所以没什么太大问题。兰大的历年真题 16 年是“申请”、17 年是“宣传广告”、18 年是写“一封信”,看出来都不是很难,只需要多练练,记住框架完全没有问题。考试前我好像找了个应用文写作的大概模板,渠道记不清了,大概背了背。还有看过夏晓明老师的《应用文写作》这本书。
百科的大作文部分,看一看历年真题,发现近几年发现都是古文。先翻译古文,然后再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700 字左右的文章。翻译还挺长的,作文 700 字比较好些。今年的古文是孔子的“名正而言顺”相关的,这其实在17 年的大作文部分已经考过了,所以可见真题的重要性。18 年是“卖桔者言”,16 年是“曾国藩家书”节选,15 年是陈寅恪先生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总之,多看古文是没有坏处的。再提一句,兰大爱考教育、治学相关的,比如 《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伯爵教子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等,都可以读一读,还有西南联大的大师们、王国维、陈寅恪等那个时代的文学大家们,也要知道一些。大家可以看看纪录片《大师》,大学的时候基英老师经常拿《大师》当我们的素材,很不错。
至于时间怎么分配,还是要根据自己,因为我确实没有计划,大作文基本上没怎么上手写过,也是最后几天才狂看真题,就是想起来一出是一出,说白了就是吃老本,没有参考价值。百科这部分其实还是跟平时爱看书有关,我喜欢纸质版的书,喜欢买书,喜欢看书,经常淘一些绝版的书,睡前拿出来《古文观止》、《道德经》、《论语》等等翻一翻,所以也积累了一些素材吧。用的时候就水到渠成,写起来不是很困难。说白了,百科主要是考积累。
参考书:真题、翻译硕士黄皮书、中国高翻团队的百科词条、中国高翻团队的微信公众号、《应用文写作》、古诗词等等。
(五) 初试总结
1. 资料选择
资料中,排第一位的当然是真题,真题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真题获取的渠道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我还上过当,在考研帮上看到一个 QQ 号说卖兰大真题,结果买回来真题是假的,被骗了 120 块钱,是不多,还是请大家引以为戒。后来我是看经验贴找了一位兰大的学姐,但学姐的真题上面有自己写的答案,可以参考,想自己做最好还是买空白的。还在闲鱼上买过,乱七八糟的也没用上。最后买的才是实际能用到的,是淘宝的一家店,挺好的。
其次就是各种视频资料、辅导班。报不报班,报什么样的班,都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至于其他电子版资料,拿到资料后一定要看一遍资料,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其他可以不看了,因为现在资料太多太杂。
2. 失败总结
1) 没有合理的规划,我其实就大概写过一个计划,实施的时候完全跟计划脱节,复习后期时候就完全扔掉计划了。
2) 拖延症,拖延症是很多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自己就是那种不到最后一刻不行动的人,这次初始亦是如此,所以基英考那么低。
3) 自控能力差。这一点我自己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生活中就随心所欲,准备考试的时候亦是如此。这也是我和我那些同学差距甚远的主要原因,大学时期的那位山东学霸一年 365 天都是 6 点半起床,我都是睡到自然醒…….
六、 复试
兰大的复试比较晚,众所周知,今年是线上复试,题型和内容都变了,进行现场笔试是不可能了,都改成了线上视译。初试成绩占 60%,复试占 40%。即便如此,对于考笔译的来说,线上还是有些吃亏,因为有些人的性格原因,心理素质原因等等,改成了视译对于那些面试紧张的人来说并不是好事,就像我,一紧张就脑子一片空白,自己都不知所云,何况面试老师呢。另外线上面试,还很不适应,怕设备啊、网络啊之类的出问题,面试的时候思想也不太集中,还紧张。
但万变不离其宗,经过这次疫情,大家肯定有诸多感触,真的要适应每一种考试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只有自己适应别人,才能生存,才能成功,适应不了那结果只能自己承担。
兰大复试用的是钉钉,没有双机位,老师会提前一天联系调试设备。
面试时间一个人大概 15 分钟左右,内容一篇英语文章,会有一个题库,从里面抽题,每个人可以换一次题。我抽到的是人类社会学相关的文章,先是给 5 分钟通读整篇文章,然后朗读前两段,英译汉视译前两段,总结一下整篇文章,老师还会挑出一两个句子,通常是理解不太到位的句子,再问一问。我当时感觉文章还挺简单,但就是没有翻译出来 fishing(渔猎)和 gathering(采集),一紧张压根就没反应过来,所以很糟糕,当然这一块的知道也是很欠缺的。
因为视译不太好,所以总结的时候也是脑子一片空白。很惭愧,复试竟然以 0.2 分之差被刷。兰大往年可能有一些翻译理论相关的问题,今年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而我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看了好多文献,自己总结还手写了两大本理论,都没用上……
往年的面试中还有笔试,占 50%,笔试内容汉译英部分经常是古文翻译,比如《送东阳马生序》、《牡丹亭》、王国维的《红楼梦》评等等。这些可以参考罗经国老师译的《古文观止》;英译汉部分经常考 Chesterfield 伯爵写给他儿子的信,The Great Letters,网上搜电子版的,拿来翻译就可以。再有就是视译部分,视译一定要多练,我最糟糕的就是视译,所以才复试失利。推荐秦亚青老师的《英汉视译》这本书。其他的还需要自己找素材,几年的 COVID-19,等等。
翻译理论部分,历年考过:
- 什么是翻译?
- 为什么翻译是一门艺术?
- 翻译在人类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 为什么选择兰大 MTI?
- 列举你知道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技巧,举个例子证明怎么运用的?
- 你知不知道 XXX,一个翻译家,他翻译过什么作品?等等。
- 至于 21年复试考什么,谁也不知道,也不好预测。
还想提的一点就是一定不能紧张,我是调剂到川外的,兰大复试的时候特别紧张,不知所云,脑子一片空白,还有心理暗示就是感觉过不了,结果果然没过。
川外复试的题比兰大的专业一些吧,没准备,当时也没时间准备,调剂的时候就一直看手机,生怕错过什么重要通知,压根没看书,直接上了,发挥正常,成绩也不错。有时候真的越想得到什么越得不到什么,可能是那种心情太迫切,给自己压力太大了,一志愿复试才没过。
参考书:秦亚青《英汉视译》、罗经国《古文观止》、The Great Letters,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高级翻译与实践》等等理论相关书。
七、 调剂事宜
调剂真是一件特别糟心的事,我调剂之路还算顺利,第一次就成功上岸了。
当时因为兰大的复试没过,心理说实话有些崩溃,所以调剂的时候都选的特别保守,选了川外,宁夏大学和兰州交通大学,都收到了复试通知,川外复试的最早,出来过了,犹豫再三,还是选了川外。其实有很多不甘心,后悔自己没报个 211冲一冲,不想还去外院等等,甚至两个晚上都睡不着,最后还是接受了。
20 号 0 点开始网上填报志愿,兰大的结果是 19 号晚上 6 点左右才出的,16号就复试完了,有些一言难尽。其实复试完就觉得可能过不了,所以之前一直在看调剂,也庆幸自己提前看了调剂,要不然真的乱了阵脚。一开始选的是首师大、中国地质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或者别的至少是个 211,再加一个保底的志愿,后来加了个河北工业大学的群,才发现那已经是第三个群,而每个群的容量大概是 500 人,跟大家聊了聊,有本科南开的,最后选了华北电力大学,确实没有学校可以调剂,北上广太热,又不敢太冒险,所以我报志愿的时候就特别保守。
关于报志愿,虽然一次可以填三个平行志愿,但三个志愿其实要有梯度,有一个冲的,有一个保底的。每个学校开调剂系统的时间都不一样,教育部规定至少 12 个小时,有些学校像河北工业大学开放 13 个小时,宁夏大学开放 24 个小时。另,每个志愿一般会锁定一定的时间,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提前跟研招办老师联系,尽量多加一些调剂群,了解报考同一学校的其他同学是否收到了复试通知,若其他人都收到了,自己没有收到,就赶快打电话给研招办老师,让给解锁,脸皮一定要厚,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不得马虎。研招网填报志愿的时候有一个进度条,可以查看自己志愿的进度。有些学校比较好,筛选没有通过的学生全部解锁,这样的话有时间报考其他学校,但有的学校明确规定不给解锁,等锁定时间过了才能解锁,所以了解信息真的至关重要。
川外复试采用的是学信网双机位复试,内容分了五个部分
第一题是英汉视译和汉英视译,我抽到英译汉是迪士尼乐园面对疫情相关的,汉译英是苏宁电器的管理相关的文章;
第二题是英英复述,是印度婚礼花费巨大的一小段文章;
第三题是朗读;
第四题是理论或者翻译相关的问题,被动语态如何翻;
第五部分是即兴演讲,围绕“少数民族上大学应不应该有特权”。
每道题老师都会给 2min左右的时间来准备,老师也很温柔。
我当时字体特效小,傻到不知道调大一下字体,一直趴桌子上,但还是没紧张,全程就是放飞自我那种形式,很轻松,前一天看到有即兴演讲也是紧张了一阵子,后来就完全不在乎了,大胆尝试,正常发挥,所以面试的时候切记不要紧张,紧张也不要表现出来。
今年的调剂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异常惨烈。因为受疫情影响,大家都一志愿要满了,往年我这个分数还可以考虑西安的像陕师大、长安大学、西外等陕西的高校,离家近,以后也想去陕西。今年人家都不要调剂,就连甘肃省的西北师范大学都不要调剂,甘肃只有兰大要调剂,还有兰州交大。所以可见选择学校的重要性了吧,一起被刷的一志愿兰大的好几个人去了兰交大,调剂兰交大笔译 377 以上才有机会。而兰大往年都有调剂上的不去,也就是补录,今年没有。调剂情形可见一斑。
八、 结语
奥迪卡·王尔德曾无限感慨:“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我这情况,好像是两种悲剧都有吧。对于人生治学成才,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送给自己,也送给正在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考研人, 无论你现在处于哪种境界,将来有一天,相信你自己一定能达到第三种境界。别抱怨付出没有回报,那是应为你的付出还不够,积累的越多,越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就看书一样,看得多了,书里的思想自然会融入你流淌的血液中,等你以后遇上问题,上了考场,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就在脑海中一下子显现出来。加油,相信自己!
写到这里,算是给自己的考研生涯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希望啰里啰嗦写了这么一大堆,真的可以帮到 21 年的考研同学,预祝你们都能成功上岸!
BY JZ
2020-6-8
【2020考研帖汇总】
一战高分败复试,二战上岸,心态很重要--2020上外高翻英语口译学姐考研贴
【精】专四三笔--2020南京大学MTI英语笔译超5500字学姐经验分享
专四优秀,过二笔--2020上外高翻MTI英语口译考研经验贴
专四优秀,三笔,复试第一,终排第二--2020上外高翻英语笔译超五千字经验贴分享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2020中国政法大学翻译硕士跨考上岸经验贴
双非跨考二战,六级470,翻译零基础--2020上外MTI 英语笔译考研经验贴
保研失败,奋力考研,让人生不留遗憾--2020上外MTI法语口译考研经验贴
二笔高口P2,二战复试第二--2020南京大学MTI超五千字考研经验贴
双非,少干--2020上外MTI 英语笔译3500字考研经验贴
本科土语,自学通过四六级专四专八--2020上外⾼翻英语笔译个⼈上岸经验贴
专八良好三笔二战--2020北外高翻西英汉复语7400字考研经验分享
双非四六级500+,二笔未过--2020上海理工大学MTI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专四三笔--2020中国传媒大学MTI英语笔译五千字考研经验贴
专四专八四六级600+三笔二笔,一战上外英院折戟--2020上外高翻笔译二战成功经验分享
总排第六,专四优秀--2020南京大学MTI英语笔译上岸学姐经验分享
双非专四六级500+,初试360+--2020西外口译74天考研上岸帖
双非专四三笔,初试第七复试第六--2020南京大学英语笔译四千字考研经验分享
年轻应该用来奋斗!四个月备考上岸--2020上外高翻英语口译考研经验分享
专四专八六级600+,初试406分,三本逆袭--2020广外高翻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三笔专四良好,初试380+,一战上岸--2020中国传媒大学英语笔译5000字考研经验贴
专四三笔,二外法语--2020广外高翻MA翻译学考研4000+经验分享
保研失败,复习两个月上岸--2020上外高翻法语口译考研经验贴
双非六级470,翻译零基础,二战上岸--2020上外高翻英语笔译考研经验分享
【详细】初试第二--2020上外高翻MTI西班牙语口译考研经验贴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中年少女的漫漫三战考研路,2020电子科大MTI考研七千字经验分享
【超赞】三跨逆袭,初试93复试33--2020暨南大学英语笔译4500字初复试经验贴
四六级500+,二笔没过--2020上海理工大学MTI翻译硕士考研经验贴
专八三笔BEC高级,一战北外高翻折戟--2020北外高翻口译二战上岸经验分享
双非,三笔,少民骨干--2020上外高翻英语笔译一战上岸经验贴
【调剂贴】广西大学MTI调剂通知+2020广西大学MTI英语口译调剂经验贴
【调剂贴】专四专八三笔辞职考研,一志愿广外失败,调剂到湖北大学英语笔译经验贴
【调剂贴】第一志愿广外口译复试被刷,成功调剂川外英语口译经验分享
【调剂贴】一志愿广外口译392分,历经宁大黑大调剂,最终黑大口译拟录取,初试和调剂经验分享
【调剂贴】一志愿广外笔译398分,复试失败,历经华侨大学、福大调剂,最终福州大学英语笔译录取,初试和调剂经验分享
【调剂贴】一志愿武大396分无缘复试,上大调剂被拒,矿大北京+地大武汉调剂,矿大笔译调剂录取,初试和调剂经验贴
【调剂贴】专四专八二笔,二战广外失败,调剂至华侨大学口译,初试和调剂经验贴
更多年份和学校的经验贴,请直接在公众号号内搜索。直接输入学校简写和专业即可找到更多经验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