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写作计划# Day 26:飞机上
在飞机上无聊的时光,你会做些什么?
在北京回来的飞机上,我很认真地做了这样一次观察。飞机上坐的满满当当的,可能是周日晚大家都露出一种疲态。从前面往后走,看到不少人在睡觉或者是闭目养神,个别有些在打出的射灯嗲看书,大部分还是在刷着手机。
总好奇,没网他们在刷些什么? 坐在我斜前方的姑娘上飞机时在空姐多次催促后才开了飞行模式,上飞机后一直在刷着自己的照片。看起来是去了不少地方,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在翻看、选择、P图、再翻看。不禁想起每次旅途结束的自己,似乎照片是这趟旅途最大的收获,自然是要好好验收下自己的成果。
可现在大家朋友圈都不怎么爱发了,这辛辛苦苦的多种app精修出来的影像有什么太大用处?像这次的自己,认认真真在各种交通工具上P出了此次的九宫格,摆好了顺序放进了朋友圈,标上了“颐和园”作为地址,却紧接着就摁下了退出,退出且保留。真是神奇,那还辛辛苦苦发来做什么?
还和同行的小伙伴感慨,图片为什么很难展现一个场景真实的美呢?这次我想出了一个不错的答案:“因为现实是3D的而照片是2D的呀”,所以我们拍不出银杏叶连绵的金黄的感觉,也拍不出昆明湖碧波荡漾的律动,甚至连一颦一笑间都只能抓拍到某一瞬间。16:9的方格里又怎能记录这天地?
所以还是用眼睛记录沿途美景,不仅回想起来是3D的画面,往往还会激起一股思绪,开心的、激动的、震撼的、遗憾的......反此种种,当你用心去看和感受了便会储藏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当一提起某个地名、某种食物甚至是某个颜色的时候都能画面浮现。
这么说来,眼睛比手机可更靠谱多了。而怎么才能不是走马观花的随便看看而是发自心底的记忆呢?这次我们本想去看故宫的600年特展,无奈时间太赶而展厅又太拥挤,所以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感受清宫。从“早起画娥媚,弄妆梳洗迟”到穿旗装入汉白玉铺就的宫羽,眺望太和殿金碧辉煌,东西六宫间穿梭看绿瓦红墙,直到宫门落锁满目苍凉。一日之内感受到了期待、震撼、等待和落寞,尽感古时女子悲凉。
留没留的下美的照片又有什么紧要的呢?站在交泰殿和坤宁宫之间,眺望林林宫阙,那种震撼和敬畏的感觉,又怎是一张照片能拍的出的?
下次在飞机上,还是想试着多写写自己所记住的感受,虽文词不精湛,但想通过文字能给你更多维的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