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的另一种解释
今天看了期两年前的圆桌派,冲着陈坤周迅俩同时作为嘉宾去看的。主持依旧是窦文涛,另一位嘉宾是马未都马爷。节目里提到了两个话题很有意思,在嘉宾发言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反思和整理,特以记录。
第一是关于情感。之前在纽约客的一篇报道中看到一个关于toxic relationship的观点,说人为什么明知toxic relationship会是一个disaster但还是忍不住陷入,潜在原因可能是当事人当时的生活中本来存在一个更大的crisis(可能是生存危机?又可能更形而上一点是对自我存在的怀疑?)为了逃避这个“更大的crisis”,当事人会制造出一个相对小一点的crisi并主动选择跳进去,而toxic relationship就是这个相对较小的crisis。
马爷和陈坤在节目中的发言用网红句子一言以蔽之就是“我爱你这与你无关”。我们喜欢的、或者说爱的,真的是那个人吗?太多人说过“那个人”不过是你脑海中情人形象的投射,在荷尔蒙的作用下人又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眼瞎”,于是天崩地裂死去活来。另一方面来说,深陷情绪的状态、我对你的爱,真的是因为你吗?可能我本质上爱的是那个脆弱的自己、敏感的自己、为情绪每天绞尽脑汁创造一些positive moments的自己、会写诗作画弹琴的自己……我爱那个你带出来的我自己,感谢你,但其实我爱的是自己。
以上两种观点看似角度不尽同,但仔细想来也有互文:作为人类,我们的行动和情感总是从自身(自恋)出发的,至少在开始时是这样。
当然作为人类的永恒话题,可以诠释爱情的角度和facade实在太多,only explanations no definition. 从上述两个较为理性的角度去看,倒是有助于将日常生活keep in order。
另外一点自是没那么浪漫,有点成功学鸡汤的味道:马爷提到,社会上那些成功的人,关键品质在于其优秀的自我纠错能力。上帝视角来说每个人的每一步都是踏错的(always a better option),但意识到踏错、及时止损并纠正、避免下一次发生同样的错误才是行事的关键。
啊,又联想到了democracy as self-correction,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