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心理学实证研究社会思维》
抑郁现实主义(Depressive Realism)普通人总是会对于自己的能力和受欢迎程度进行高估,而抑郁者会对自己的真实能力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抑郁者有着更加消极的解释风格,具体可以表现于个人对于逆境感知的稳定性,普遍性,以及内在性。(是否会持续存在,是否其他事情也是不顺利的呢,结果是否是自己的原因)
抑郁行为会引起其他人的抑郁,抑郁也具有传染的特性。且抑郁的心境会影响个人的行为,认知甚至是记忆。反过来说,负性的思维也会导致抑郁的心境(心智是多麽容易被欺骗,多做正能量的事情嘛)
负性事件会引起个人的短期抑郁,抑郁其实可以保护个体,使得个体得以冷静,反思。但是抑郁的持续时间国产会导致更多的负面影响。反刍思维+消极归因会导致抑郁时间的延长。
其实过度的自我关注和自责有助于解释抑郁的增长 ,个人主义会导致自我归因,从而会更容易自责和绝望。(马丁赛里格曼)
孤独是指自己的社会关系不如渴望的那么丰富时的一种痛苦,孤独与孤单不同。缺乏社会连结会产生孤独之感,过度的孤独往往与抑郁正相关。
害羞则是一种社会焦虑,过度的关注自我并担心他人的想法。人们总是在努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也就是印象管理。过度害羞,敏感的人会产生焦点效应,高估他人的关注程度,其实现实中并没有如此的关注。
害羞(焦虑),抑郁,孤独。会互相影响,产生更差的结果。作者提供了几种走出的方法。
1. 改变解释风格,归因。
2. 打破循环。改变环境,思维方法。
3. 可以训练外在行为。行为会影响思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