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孙乃树《西方美术》笔记6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艺术
6.1古希腊文明的来源
6.1.1埃及文明
大致传播路径:埃及——克里特岛——雅典——罗马
6.1.2迈锡尼文明
德国商人舍里曼相信《荷马史诗》中的特洛伊战争,经过8年又8年的挖掘,发现迈锡尼文明,把欧洲文明的历史往前推进了1000年至公元前16世纪。
(1)阿伽门农的金面具、狮子门
(2)风格刚健勇猛,但是动感(与埃及不同)
6.1.3克里特文化
英国考古学家伊万斯相信《荷马史诗》中的米诺斯王国迷宫(忒修斯)传说,挖掘出了克诺索斯宫,面积16000㎡,壁画中有少年少女斗牛的故事——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世纪)
(1)女子地位较高,eg女神像、女祭司
(2)风格优美活泼纤细,注意生活的写实。
6.2古希腊神话——艺术的全部来源
6.2.1神人同形同性
(1)同形。只有人形神,没有动物神。
(2)同性。七情六欲,性格脾气也和人一样。
6.2.2奥林匹斯神系
所有的神都互相关联(亲属),都住在奥林匹斯山上。
12主神:
宙斯——众神之父——天神、雷电之神
赫拉——天后——天空之神
波塞冬——宙斯之弟——海神
阿波罗——宙斯之子——太阳神、正义之神、文艺之神
阿尔忒弥斯——宙斯之女——月亮女神、狩猎女神
赫尔墨斯——宙斯之子——神使,商业和通讯之神
雅典娜——宙斯之女——智慧女神,雅典的保护神
德墨忒尔 ——农业女神
赫菲斯托斯——宙斯之子——火与工匠之神
赫斯提亚——宙斯之姐——家神、灶神(女神)
阿佛洛狄忒——爱神、美神
阿瑞斯——宙斯之子——战神
此外:
狄俄尼索斯——宙斯之私生子——酒神
6.3古希腊艺术分期
荷马时期——BC11-BC8世纪
古风时期——BC750-BC6世纪末
古典时期——BC449-BC334——最鼎盛时期
希腊化时期——BC334-BC30
6.4古希腊雕塑
6.4.1古风时期
青年雕塑,呆板但膝盖部分很细致——希腊人用眼睛“看”
古风式微笑,只有嘴角上翘
男子雕塑都是裸体,女子雕塑都穿衣服。
6.4.2一种严谨的风格向古典主义风格过渡
《德尔菲的驭者》
(1)古典主义风格
高贵的单纯
静穆的伟大
(2)古典主义构图
三角形
(3)《波塞冬像》

①非常稳定,寓动于静,总体是静,蕴含的微妙的动。
②人体做得非常准确。在没有人体解剖知识的情况下做出这么写实的作品,凭借了不起的观察、模仿能力。
③气势雄伟从埃及规范而来。头部侧面,上身正面,下肢侧面。从一个人最具特征的角度去展现,这个人就有气势了。Eg现在展现英雄人物,也是展现他最有特征的角度。狗腿子就不。
6.4.3古典时期
(1)米隆《掷铁饼者》

依然是正面的上身、侧面的下肢。
米隆是古希腊雕塑获得生动表现力的第一人。从他开始,雕塑真正动了起来。
(2)菲迪亚斯——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
《帕特农神庙三角场上的浮雕——命运三女神》

(3)波利克莱托斯——青铜雕塑家
留下了怎么做雕塑的《规则》。
①和谐原则。第一次提出了人体的比例。用头做标准,头身比,1比7。现代人平均7.5
②对比原则。把重心落在一个脚上,而非平均落在两个脚上(像埃及那样就呆板了)。一条腿重一条腿轻。节奏是所有艺术的生命。
③平衡原则。换手拿东西。
6.5古希腊陶瓶画
(1)早期,几何图形
不完全是生活用品,也有祭祀用品
(2)黑绘
底子是红的,图是黑的
侧面画人体(像埃及),但是不会画出两条手臂(不像埃及完整律)
(3)赤绘
底子是黑的,图是红的
短缩法,会从正面画脚,长度缩短。——透视的前身
(4)白底线条
白色瓶子,用单线条刻画人物形象。
6.6古希腊建筑
基督教做礼拜在教堂“里”,古希腊人做礼拜在神庙“外”,所以柱子很重要、内部不加装饰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6.6.1多立克柱式
5个部分:柱座(三层台阶的最上面一层)、柱身(下面1/3等粗,上面2/3收细,有浅条椭圆形凹槽18-20根,感觉有弹性,柱子高度是底部直径的4-6倍)、柱头(比较简单,一个环状、一个方块)、屋檐、山墙
风格:粗壮、有力、男性化
大部分的、主要的神庙都用这个
6.6.2爱奥尼亚柱式
多了一个柱础
凹槽增加到20-22根、凹槽加深成半圆形、每个凹槽之间有间隔、表面线条增加
柱子高度增高到底部直径的6-10倍
柱头,涡旋状
风格:精致、优美、女性化
适用范围不大、小神庙可能用这个
6.6.3科林斯柱式
与爱奥尼亚柱式相比:
柱础的层面增加了
柱头非常花哨华丽,树叶状
希腊人很少用,偏远小庙有可能用。罗马人用得多。
6.7古罗马艺术
古罗马艺术注重实际、实用、写实
古罗马艺术中能彪炳美术史的成就:
(1)宏伟的建筑
(2)个性突出的肖像雕刻
6.7.1宏伟的建筑
“罗马即宏伟”
古希腊梁柱结构——古罗马拱券技术和混凝土材料
6.7.2个性突出的肖像雕刻
古希腊雕塑关注人的形体,但是面无表情
古罗马的雕塑关注人的性格、心理表达
世界三大雕塑体系:希腊、印度、中国(关注神态)
6.8中世纪艺术
6.8.1中世纪分期
AD476,西罗马灭亡,一般作为中世纪的开始。
中世纪1200年历史,基督教占统治地位。
(1)早期基督教艺术(2-5世纪)
(2)拜占庭艺术(5-15世纪)
(3)罗马式艺术(10-15世纪)
(4)哥特式艺术(12-15世纪)——精华部分
6.8.2早期基督教教堂
(1)巴雪利卡(拉丁式)——长方形主殿、半圆形主祭坛、两个耳堂祭祀圣徒、主殿比侧廊高、屋顶是平顶——西罗马多用
(2)集中式——圆的——东罗马多用
6.8.3拜占庭美术
(1)教堂——政教合一,因此教堂不仅用来礼拜,也用来开会,建造得非常巨大
——eg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一个圆顶、四个半圆,三角穹庐结构,不像万神殿靠6米厚的墙来支撑,它是可以开窗的)
——eg,威尼斯,圣马可教堂(5个圆顶)
(2)镶嵌画——基督教为了与古希腊多神教相区分,是反图像的——曾有大规模破坏神像运动
——中世纪愚民政策,导致大量人不识字——为宣传教义,不得不使用图像,但也只能用于宣传教义。
——图像非常呆板。
(3)手抄本插画(细密画)
——埃及人画他们知道的东西(knew)
——希腊人画他们看见的东西(saw)
——中世纪人画他们感觉到的东西(felt)——表现性的、精神性的
6.8.4罗马式教堂
AD1000年,基督教最鼎盛时期,木头平顶屋顶容易着火。因此,改造成石头造教堂,运用古罗马的拱券结构。
(1)圆拱
(2)厚实的墙面
(3)窄小的门窗
(4)宽阔平稳厚实的结构
——eg,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6.8.5哥特式教堂
(1)大玻璃窗——肋状拱的发明使得墙壁不需要那么厚,柱可以完成承力,墙改成了玻璃——教堂坐西朝东,早晨礼拜时阳光透过玻璃窗,五彩斑斓
(2)尖拱——使得调整高度成为可能
(3)飞扶垛——圆拱的力传导到立柱时稳定向下,但是尖拱不仅有向下的力还有向外的力——因此在外面造扶垛支撑
(4)垂直高耸轻盈的结构
Eg,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
王多卡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250428,周一 (3人喜欢)
- 20250427,周日 (2人喜欢)
- 20250426,周六 (3人喜欢)
- 20250425,周五
- 20250424,关于惊恐和痉挛的发作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