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人皆知的名著之体验
在学生时代,我们接触到的文学名著,基本上都只限于了解作品的大概情节和作者的年代和国籍,然而,认真完整看完的名著却屈指可数。
工作之后,自己有收入了,所以就开始陆陆续续买了些世界名著。这么多年来,在读这些世界名著的过程中,体验往往不够好;也许是因为之前对名著期望过高,也许是因为个人知识和经验所限导致没能够深刻理解和体味?
就拿最近刚刚读的莎士比亚的几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来说吧,读之前满怀期望,可拿起来直到读完,除了《哈姆雷特》之外,其它没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细想了想,难道是因为读的是由英文翻译成中文的缘故?毕竟,由于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翻译免不了会损失原著的韵味。可我阅读的是广受好评的朱生豪译本,能够被那么多人认可,和英文原版的差异肯定会有,但应该不会很大吧?
当然,也不是所有国外名著的阅读体验都不好,之前读的茨威格的几本代表作,感觉就非常非常享受。无论是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还是《象棋的故事》等短篇小说。前者对于人类许多知名的历史性事件以及当中人物的描写,用了很多心理性描述手法,让我感同身受;而后者的故事,无论对我这么一个象棋爱好者还是心理学爱好者,那种阅读过程的感受,就更不用多说了,和之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后翼弃兵》有同样棒的心理体验。
……(未完待续)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偶得茶馆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数学,是科学吗? (1人喜欢)
- AI大模型蒸馏技术 (1人喜欢)
- 初三,春节,小雨,写一首诗(三版本) (1人喜欢)
- 抽象代数的域扩张 (1人喜欢)
- 搜索算法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