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
3/13
前两天有个济南大学生女孩在QQ说说留下遗书自杀的事情上了知乎头条。
大家对女孩抱有深深的同情,她在长期受到父亲的语言等暴力的情况下崩溃了。不少博主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么多行业都需要考试和证书,而父母不需要?
还有一个留学男孩在国外大学自杀,他的父亲为了他放弃工作,天天变换花样做饭,为了建了个博物馆……给了他超过常人想象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有人称作“窒息”的教育。
有些人说女孩男孩太脆弱,成年人了就要禁得起生活的考验。
我想对这些人说,你们永远不知道“权威”二字意味着什么。
中国自古有“天地君亲师”的教导,“亲”指父母,父亲的权威通常要大于母亲,到了现代,二者也没多大差别了,“父母”代表着无上的权威。
其一,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这是身为子女任何时候都无法否认和否定的,忤逆意味着与世俗和道德为敌。
其二,为了养育我们,他们的生活有了变化,任何不好的变化都会让年幼、年轻的子女承担,即“我们这么忙、这么累都是为了你好!”
(言下之意,我们不敢不做好。可是万一搞砸了呢?我们该怎么办?)
其三,老辈人会说子女是来讨债的,可是长大后的子女,何尝不是在还债呢。如果父母不仁,子女更是只能只认倒霉。
虽然已过而立,可我还是很怕父母因为我的事情叹气,我会因此愧疚很久很久。
记得小时候,父亲因为我成绩差的事情大半夜酗酒,我万分难过,宁愿他打我一顿。
从那以后,在学习上,我一点都不敢松懈。
你发现了,他们会用我们的错误去惩罚他们自己。
《你好,李焕英》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戳中了千千万万子女的心,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隔着大屏幕扑面而来。
我注意到剧组路演时挑了武汉,据说武汉的票房很高。历经浩劫,我甚至能想象那些失去父母的子女如何在大荧幕前恸哭。
这一切,都是牵绊啊,牵绊。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