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期主义的三点思考
下午跑步期间思考长期主义的内涵,想到三件事: 一是如果我的预期寿命90岁以上,人生还有一甲子,很多事都不必过于着急?如学习#&#知识,不必每天计划安排那么饱满以致学习时心态如打仗。五个月搞不定,八个月又何妨?现在我国人均寿命虽然还不到80,但是科技会进步,而且我的家族没有遗传性重疾,个人作息饮食习惯、运动爱好和日常心态都还不错,乐观估计活90岁是大概率事件。现在和未来要做和能做的都只是积极工作学习与生活,少犯一些大错,多做一些正确的事,确保自己一直处于进步状态,提升高质量生命预期的概率。

二是日本战国三杰关于“若杜鹃不啼,如何使之啼”的故事,织田信长“杀之不足惜”,丰臣秀吉“诱之自然啼”,德川家康却“待之莫须急”。三人方法/性格迥异,性格决定命运,急躁暴虐的织田成就一代枭雄,中道崩殂;狡诈多谋的丰臣虽得天下,却不能保有江山;隐忍守拙的德川创建幕府,完成统一大业。欲速不达,长期主义者必须善于等待,决不能犯急躁病。这个等待不是消极的等待,而是一直伴随自我精进的策略性积极等待。

三是近期身边谈论基金的人越来越多,其中较多人因几次下跌而态度消极。对此我想的是:如果投资目标周期是五年或十年,现在的涨跌有什么关系呢?如果目标周期只是几个月或一年,即使现在涨了,最终大概率会再赔了。在长期主义策略下,现阶段下跌实则好事,因为可以用更低价买进。投资从来看的都不是一时一刻的盈亏,行稳致远才是王道,人生何尝不是?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