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尚未入门的瑜伽人
这是在知乎受邀回答的问题,写完发现不少人都有这些疑问,干脆整理成文
最近经常看到有人问:
我30/40多岁,能转行做瑜伽老师吗?
我马上要毕业了,是做xx/yy/zz呢,还是去学个瑜伽教培呢?
。。。
我30多岁决定走瑜伽这条路,并非一时冲动,早就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而且以前因为个性也吃过不少苦,走了许多弯路。做过那么多行当,最大的收获是清楚了自己不想要什么。至于想要什么,也比年轻时更理智了点——毕竟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想要的东西得到了,会想更多、更新、更好的。
今天我借此机会答复这些问题,有所帮助就好。
对于第一种问题,关于年龄,其实很好回答——可以。
如果瑜伽也像某些行业,吃青春饭,那么我们也看不到多少年长的瑜伽老师了。但稍微关注一下就能发现,国外名气最大的瑜伽老师反而都是老人。但是中国情况相反,多是些年轻人更活跃。这也容易理解:瑜伽传入中国也才20多年,真正流行也就近几年吧,瑜伽老师也需要时间成长。另外,年轻人相比年纪大的,更适应这个网络时代,相应也更容易被关注。
况且瑜伽虽然不止是健身,但无疑有强身健体之用,只要规律练习,不好高骛远,加上多年的练习以及教学经验,理应是越老越吃香。
我猜许多3/40岁的人问这个问题,其潜台词是——我年纪偏大了,身体很硬,没有运动/舞蹈基础,担心能不能做得好。
这又得说回瑜伽的特性了。之所以用特性,而不用本质这个词,是因为容易造成误解。人的思维容易被概念局限,给一个词下了定义,就以为掌握了它的本质。而瑜伽的内涵相当丰富,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或者说有人可以用一两句话总结出瑜伽的含义,但这也是在他对其相当了解的情况下,但对于普通人/初学者,太简单的概括反而会让他以为这就是一切。
这篇文章并不做科普,就不详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写的其他相关内容。
身体很硬? 瑜伽是为了让身体变软吗?
不是——它让你恢复应有的柔韧,至于超出常人的柔韧,那是长期练习后的成果。
当然也有一部分天生柔软的女性,做学生的时候就让旁人羡慕;做了老师,也会有很大优势。不过这个优势能维持多久?如果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可能是一辈子吧。
我们做老师久了都知道,柔韧性好的人,其力量必定不足。但凡柔韧与力量的兼备的,一定下过苦功。
这里就得说回那些很“硬”的朋友们了。
刚刚说过,瑜伽让你恢复应有的柔韧。有人说我天生就硬,我就不信了,难道你一出生就是块石头?
所谓的硬,无非是几十年来缺乏运动导致身体僵化。只要是后天形成的,就有相应的办法解决,只不过这个过程不会那么轻松而已。而且,做个瑜伽老师,并不需要你做柔术表演,只要有正常的柔韧性就足够。
再者,硬的人还有个意想不到的优势。
正因为硬,你能体会到拉伸时的艰辛;更有悟性者,还能发展出对身体的精细觉知,你能感受到身体一小部分、一小部分被拉开的畅快。首先这个自我练习的成果就能让人生出极大自信,而且这份体会是任何书本、课堂、他人的口头传授所代替不了的。当你教学生时,特别是遇到跟以前的你一样硬的学生,你能感同身受,能有更多亲身经验去教导他们,而这恰恰是“软妹子”们未曾有过的宝贵经验。
另外说一下那些又硬又弱(无力)的朋友。
你为什么想当瑜伽老师?
如果只是做个学生、练习者,身体再差也没关系,只要坚持练习,总会有进步。
如果想做老师呢?自己练得一塌糊涂,做老师?
每个人都有自我认知,不论清晰与否,多少会有个大致判断。如果确定自己不是那块料,那静静地练习就好(那么也不会来提问了...我好像说了句废话);如果对自己稍有怀疑,但又十分渴望走这条路,那么拜托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想想自己为何产生这个想法。
.
正好,昨天一位学生下课与我聊天,她是位成熟练习者,长期保持雷打不动的mysore晨练,仅此一点就超过不少瑜伽老师。不过她表达出自己的困惑——最近感觉到了瓶颈,体式没有进步,呼吸也不太畅通,练着练着就烦躁起来。偶尔早上不太想去练习,又怕不去会退步;于是强迫自己去,去了又练不好。。。
看样子她是对自己要求过高,觉得进步太慢、不符合自己预期而产生压力。不过她长期跟随一位印度老师练习,所以我也不便过多插嘴,只是试着在心理方面开导一下。
我问,当初你是怎么接触到瑜伽并且想要学习的?
她答,几年前看到表妹练了一段时间,体重减轻不少,并且身体明显健康了。于是自己也跟着练。但是练了这么多年,发现其实没有达到理想中的体重,不过身体感觉到轻盈、灵活,也不怎么生病。就连思想上也觉得开阔了,好像偶尔还能体会到一点儿灵性上的东西,哎呀,说不清楚。 说着,便不好意思地轻笑起来。
我也跟着笑了,这不是很好嘛,瑜伽给你这么多好处,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
她点了点头。
不过,我说,人的欲望没有止境,得到了,就会想要更多。瑜伽八支之二的内制,其中一条——自足(santosa),你现在对体式提升的渴望,就违背了这一点,也就是佛教所谓的贪。另外,你因渴望而造成的焦虑,导致练习不顺,又生出更多压力,这又违反了八支第一——制戒中的非暴力(Ahiṃsā)。非暴力不止是不对他人暴力,也包括对自己的暴力。
她叹了一声,若有所思。
我停了一下,接着说:我们人的身体,就像潮汐,有涨有落。也许你最近的表现,就是身体在告诉你,该休息了。停几天,去玩儿一下,没关系的。
她马上摇头,不行不行,我怕一停下来就不想再动了。
我哈哈一笑,你好好想想,你真的会再也不练瑜伽了吗?
她又不加思索地回答,不会。
这不就得了吗。
离开的时候,她是笑着的。看她眉头稍稍舒展了一点儿,也许是我心理作用,但不管怎样,能发生这段对话,多少会对她有些帮助。同样,这也是我自己的满足,更是我做瑜伽老师极大的乐趣。
.
这一段好像岔的有点儿远了。。话说回来,每个瑜伽练习者(包括学生和老师),都有各自的理由与因缘。也许是为了健康,也许只是想减减肥,也有单纯只是觉得这份工作清闲又自在,或者被某种朦胧的美感吸引。
走着走着,有人会忘了初心,也可能发现新的体会,有了新的追求。但不管怎样,最初让你做出选择的理由,一定是快乐的。即使身体上会有痛苦,那也是为了梦想的愉悦。
如果你发现自己当下并不快乐,那么停下来,回忆一下走过的历程,从开始,到现在,看看哪里出了问题。
最后谈一下收入问题,这应该是多数人入行/转行之前很担心的一点。
每个行业都像个金字塔,80%的在底层,维持温饱(目前市场上最低80元/小时、健身房、武汉、2021)。一小部分能到小康水平。至于最顶尖的,就那么几个,在山头呼风唤雨。
既然想入这一行,就不要抱有幻想,做好心理准备,打好基础,多练习,多学习,厚积薄发,争取早点上一个台阶。到了这步,生活没有问题,不过出去培训学习也是一大笔开销。至于最顶层,那就得看个人造化。
瑜伽行业,和健身、舞蹈一样,前期都是多劳多得,拿时间换收入。如果做培训,可以更进一步。现在不少老师在各个平台直播、带货的,也是一条通路。至于其他,有待探索,有机会的话慢慢再写。
还有一部分人和我一样,中途转行,这已经脱离瑜伽的范畴,完全是另一个话题,有需要的话,我再另写一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