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浅释2-公候承荫祖宗
在我们学习紫微斗数的时候,紫微斗数全书后面的命盘合辑是我们重要的参考,这些命例毫无疑问为前面的赋文做出了非常详细的注解,更加便于我们理解紫微斗数,而我们从其他的子平类命理书上所得的历史人物八字,往往因为古代纪年法等问题,生卒时间不确,甚至一个人有多个八字,而带来和紫微斗数盘预测结果的较大的偏差。
在读紫微斗数全书的命例中有这样一个八字,无论盘面还是他的批语,都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抢眼的盘便是常国公。何解?因为常国公的盘几乎完全不合格,而批语又非常有趣:
命宫虽无正曜,但得三方吉拱,富贵必矣,况公候承荫祖宗,即如帝胄之命,不必合格,但得吉星扶持是矣,故看命数者,又当因人而论。
一句话翻译过来,简直就是古代版的:我爸是李刚!
换言之,难道只要出身帝王之家,就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吗?那岂不是又回到了唯出身论?常国公的盘就没有丝毫的优点吗?
常国公的出生时间为:辛卯年二月十二日未时。

从紫微盘上可以看出,常国公的命盘为命无正曜,天机太阴坐寅宫,天机太阴坐寅时,必会照同梁,因此为机月同梁的正格,便为书上一般说:机月同梁做吏人。此点在东方看来不确,应理解为:机月同梁有上限。为佳,因一般机月同梁之人,往往有稳定收入,供职于企业,国立机构,私营机构等,往往难以成为一把手,在官府之中做小吏倒也未必,另有一点,吏不如官,无论眼界还是政治手腕,机月同梁格之人往往也要较其他成格之人要逊色一些,此为机月同梁基本定式。但是因为其命宫为空宫,借来的机阴却得到机会会照到了化禄的巨门和化权的太阳两星,但可惜日月反背本属不吉,虽太阳化权亦不足以挽救其颓势,事业无力,所以在全书中成为籍籍无名之辈,只能说是一点不冤枉了。
根据《宋史 职官志》载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只适用于开国之初,后世不再赐封。开国公、侯、伯、子、男五等带食邑:开国男三百户以上,开国子五百户以上,开国伯七百户以上,开国侯一千户以上,开国公二千户以上。常规是食邑达到一千五百户才加食实封,但也有特例,是非常之荣宠。另规定:开国伯、子、男等爵位前须冠以某县之名,开国公、侯等爵位前须冠以某郡之名。
而常国公,因为其并未冠以开过的命号,大概率是皇亲国戚,而被封在了“常国”(现在的山东山东滕州)。
结合常国公的命盘,历史上也确实毫无建树,但是细看其父母宫,虽然粗看之下也是空宫,但是细看时却发现,紫微贪狼坐卯,借入酉宫之时,同时会照辅弼昌曲四吉,禄马交驰格,最重要的是,紫贪自疾厄宫借入父母宫之后,会照了天府,天相两颗吉星,加之天府得禄,天相又被财荫夹,这恰恰就是古人所谓:府相朝垣格之正格,古诗云:“命宫府相得俱逢,无煞身当待圣君。富贵双全人景仰,巍巍德业满乾坤。”,这父母宫粗看之下不过尔尔,细看之下,居然好的惊人,加之武曲财星守财帛,必得祖业,唯一缺点无非武曲与破军同宫于弱垣,虽有巨额祖业必遭破败。详视常国公各大限之父母宫,即使不做细论,其大限父母宫每限必吉化,可见其所受祖宗荫蔽之深,有如此之父母,田宅,自可坐吃山空,逍遥到古稀之年。
这里不得不说另一个名人,此人名曰:爱新觉罗·胤礽,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据记载胤礽生于1674年6月6日(甲寅年五月初三巳时),其紫微斗数盘如下:

胤礽的命宫天机虽然坐丑未弱垣,但得到昌曲会照,“坐贵向贵”,“机梁会合善谈兵”的格局加持,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
而最重要的,则是胤礽的父母宫甚至比常国公的更加富贵,胤礽的父母宫为紫府同宫,有禄存和廉贞禄组成的禄合鸳鸯格,会照申宫天马组成的禄马交驰,紫府见廉贞禄,武曲科,既为天府得禄,又令紫微得到了进攻的行动力,可谓之攻守咸宜,既富且贵,胤礽的田宅宫更是贪狼庙旺得破军化权,武曲化科之吉,祖业气魄甚大,唯嫌家宅不宁,时时动迁,每迁必要向好发展,不得不说实在是富贵异常。
胤礽的结局却不如常国公,戊辰大限,父母宫为巨门,得到天机化忌,太阳化忌两相拱冲,加之羊陀相夹,其父母宫已现不祥。
1708年,其流年父母天机双化忌,恰逢康熙帝巡幸塞外之机,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报告了太子的许多不良表现。这些报告,多是不实之辞,但是康熙帝深信不疑。康熙帝不仅为太子的暴行所气恼,而且不满太子的越位处事,认为皇太子的行为是:“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康熙巡幸途中,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康熙十分焦虑,太子却无动于衷。康熙一方面疼爱幼子,一方面又回想起十多年来一直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康熙二十九年七月,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到行宫看到父皇病容,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认为这个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让他先回北京。当时只有16岁的胤礽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父皇的不满,但是康熙认为这说明皇太子不孝,不堪重用。
康熙气愤地责备太子:作为嫡长子,毫无做兄长的样子。但是皇太子不仅不接受批评,而且还忿然发怒,蛮横地与父皇顶嘴。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更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
康熙对太子胤礽的态度变化剧烈,太子一党显然毫无招架之力,详视其命盘可见一斑,天机入丑未落陷,本身缺点便多,且与陀螺同宫,古人所谓:“天机加恶煞同宫,鼠窃狗偷。”正是如此,绝非美格,太阳在亥,日月反背,化忌,完全无力匡扶巨门,一旦父母宫恶化,便完全无力自救,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
同年,皇太子胤礽遭废。
胤礽的遭废,除了是年无论其大限父母,还是流年父母宫均已恶化,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很多人会忽视很重要的一点:其兄弟宫子午破军已成英星入庙之势,父兄的强势,早已给后面的反复废立埋下了定时炸弹,胤礽天机坐命,性格多变而不稳定,且格局不佳能力自然要弱几分,相比其父母的紫府同宫,其兄友的英星入庙,早早被立为皇太子的胤礽犹如儿童抱着黄金走在市集,岂有不被人觊觎之理?若生在普通富贵人家倒也罢了,偏偏生于帝王之家,便只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以悲剧收场而告终!
当然兄弟宫的强旺所带来的影响,便是另一个故事了,有时间可以另开一讲。
东方先生评曰:生逢乱世,必重命迁,逢盛世,重其父母,田宅宫矣!
在乱世之中,唯有命宫中有武曲,破军,七杀,贪狼,紫微等星,得到诸如三奇加会,坐贵向贵,马头带箭,府相朝垣等吉格,自可以破旧立新,建立功业,但太平盛世,又需有如此多的吉格在命宫?常国公无非庸人,若无如此强旺的父母宫,无非就是一官府之中舌灿莲花的小吏而已,何以被惜墨如金的古人选中,成为全书中一例?而胤礽亦为庸人,他的父母宫也不可说不完美,而他的遭遇却为公侯成荫祖宗做了个反注,生为皇天贵胄,自身能力如此薄弱,当父母宫不能给予足够支持的时候,面对政治场上的惊涛骇浪,自身薄弱,独木难支,在风雨飘摇之间惨淡收场,若其总有足够强势的命三方做支撑,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也。
可见,乱世看命迁,盛世看子田,实乃恒古不变之理。轻松赔掉其父五个小目标的王公子,岂是个例?他前面恰有常国公珠玉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