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龙南-江西南大门第一镇:杨村古镇
江西南大门第一镇:杨村古镇
——2021年春节之旅(9)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的杨村镇,南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毗邻,素有“江西南大门第一镇”之称。
杨村镇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极富客家风情的古镇。这里,不仅传承和发扬着从中原地区南迁的一些客家民俗,还保留着众多极具特色的客家围屋等建筑,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遗留有乌石围、燕翼围、太平桥三处。
在上午的乌石围、燕翼围游览已经结束,而下午的太平桥游览还未开始的时候,我们选择在杨村古镇午餐,补充点营养。


车停古镇公祠前,我们也就顺便游览了一下古镇公祠。
由于是春节,古镇公祠门口和之前游览过的客家围屋门口一样,地上都铺上了厚厚一层燃烧过的鞭炮红纸屑。
扑面而来的浓郁年味,让我们这些来自禁止燃放烟花鞭炮城市南昌的游客羡慕不已。
走进朱红色的古镇公祠,经过靠墙摆放的木圆桌、木凳,来到了摆放双喜烛、贴有大红双喜字、悬挂交叉拉花彩带的喜气洋洋的金玉(福)满堂大厅。
由于在古镇公祠内没有看到相关介绍,从大厅祭祀的牌位、从墙上排列的捐款匾额来看,大厅叫崇渊公祖厅,祭祀的是颖川堂赖氏开基历代始祖崇渊公。
想来乌石围的建造者赖景星、燕翼围的建造者赖福之都是崇渊公的后代了。




在“T”字路口有一小摊,食客排队等候。
利用龙久食府点餐后的空闲时间,留下帅哥,和小妞走过去瞧热闹。
走近一瞧,居然是一个烫皮小摊。时近中午,还有食客排队,可见这道客家美食的魅力了。
小妞排队等候,我则仔细观察女老板的制作过程,不懂之处还不耻下问。手脚不停的女老板也快言快语,耐心给我解惑。
需要说明的是制作烫皮之前,需先把粳米提前一天用草木灰水或食用碱水浸泡,然后用石磨磨成米浆。为了使做出来的烫皮色泽更加鲜亮,还要在米浆中加入黄栀子、青菜叶等天然色素,使之呈现淡黄色、碧绿色等漂亮的颜色。
女老板右手用勺子从桶内仅剩五分之一淡黄色米浆的红色塑料桶中勺起一勺淡黄色米浆,将它倒入左手中一个垫了打湿的蒸笼布的圆形竹簸箕内。
可惜的是,女老板生意太好,一桶碧绿色米浆早已经没有了,一桶淡黄色米浆也仅剩五分之一,所以我喜爱的碧绿色烫皮也就吃不着了。
接着,女老板双手端起圆形竹簸箕,将淡黄色米浆摇成均匀小薄层,铺满整个圆形竹簸箕,再撒点葱花。
食客如果不走寻常路,还要添加额外的食材,如鸡蛋、火腿肠等,则提前和女老板说明,女老板则会按食客要求将生鸡蛋去壳放入圆形竹簸箕中间,再倒点食用油在生鸡蛋上,然后用叉子将生鸡蛋顺时针往旁边位置打散,与淡黄色米浆搅和在一起,再用小刀将火腿肠切成薄片,散落在圆形竹簸箕中的淡黄色鸡蛋米浆上。
女老板将铺满淡黄色米浆的圆形竹簸箕放入蒸锅中蒸。
估摸着淡黄色米浆蒸熟了,女老板从蒸锅中取出圆形竹簸箕。只见淡黄色米浆经高温蒸熟后,已经变成了颜色略深的冒着热气的中黄色烫皮,女老板又将木桌上碗中早已经炒熟的萝卜、腌菜、豆芽、韭菜、肉丝、鲜笋、虾米、香菇等馅料一一添加在中黄色烫皮上。
女老板用小刀沿着圆形竹簸箕的内圆形切下去,将有点粘连的中黄色烫皮与圆形竹簸箕进行分离。
最后,女老板将中黄色烫皮横着卷成筒状,再左右竖着朝中间对折,一块经浸泡、磨浆、蒸熟等工序制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烫皮就新鲜出炉了。
可能是太原汁原味了,虽然额外加了鸡蛋、火腿肠,我还是觉得烫皮灰水味道太冲,不怎么喜欢吃。

我喜欢吃的,是龙久食府的客家酿豆腐。
新鲜上桌的客家酿豆腐呈浅金黄色,豆腐的鲜嫩滑润结合肉馅的美味可口,再加上汤汁的浓郁醇厚,吃起来格外鲜滑香嫩。
相传,久负盛名的客家酿豆腐起源于北方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仍保留中原汉人吃饺子的习俗,但是南方少麦缺面,原本寻常的饺子成为了稀罕物。思乡的客家人就开动脑筋,想出了代替饺子的酿豆腐,把做饺子的鱼肉、虾米、香菇、鲜笋等馅料塞入中央挖了一个小洞的豆腐块中,然后将豆腐块放入砂锅中煎至金黄再小火焖煮,最后用水淀粉勾芡,撒入香葱末即可。
这独特的风味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已经成为客家菜的典型代表,更是客家人逢年过节的一道主菜。
客家人思乡吃客家酿豆腐,离开家旅行已经第3天的我们思乡吃什么呢?哈哈,是在龙久食府吃着从龙久食府旁边的南昌绳金塔汤店送来的海带排骨汤。
虽然这家南昌绳金塔汤店不是正宗南昌人开的,但总算是聊胜于无,可以略解乡愁。

午餐后,再次途经杨村农贸市场,于是和小妞进去瞧了瞧。
杨村农贸市场,灵芝、利薯、番鸭成功吸引了小妞的目光。
如雕塑般的大灵芝见得多了,名字小妞自然知道,也不会认错。可长得怪模怪样、异于寻常红薯的褐色利薯,和同样长得怪模怪样,似鹅非鹅、似鸭非鸭,眼圈周围还有红色、黑色肉瘤的墨绿色番鸭,小妞瞧着就觉得挺稀奇的。
于是,利薯女贩热情地向小妞介绍利薯味道像淮山药,营养价值赛人参;而番鸭女贩不仅主动揭开圆竹笼的竹盖让小妞拍照,更是热情介绍番鸭的美味。说得小妞都想买一只番鸭带回家当宠物养,可不是煲番鸭汤。
离开杨村古镇,我们前往太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