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大流动》《一个利他主义者之死》《美的进化》《新全球史》《时代四部曲》
豆瓣的温暖, 来自于偶尔出现的友邻, 来自于他们带来的真理。
————————————————————
我们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涵盖一切生活内容的经济学。
资本主义有一种双面性。明的一面,它算来算去的都是钱。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无不保障着科学技术的研发功能。而这功能所需要的一系列组成部分,却不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之内,它总被描述成是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之外的、由政府主持、消耗财政收入、公益性的一系列事物。它俨然成了暗的一面。但资本主义之所以发达起来、有力地在全球扩张,最根本最直接的因素,很显然仅仅是科学技术。要将资本主义完整地看待,就要记住以下两个基本的特点:无可抵挡的低价,和无可替代的高超。所以资本主义的好处,绝对不是成立企业、推行市场、再讨论国家要不要参与就能拿到的。
所以,我们现在急需一种能够涵盖一切生活内容的经济学(它也就同时成了政治学)。而原因并不止以上自然段所述。
资本主义的两面性还表现为,对待企业的盈利时是急功近利的,但对待基础教育、大学系统、创新研发时完全是另一套逻辑。看待历史的角度必须周全,美国大学的黄金时代提醒着我们很多方面。我们能说那不是资本主义的组成方面吗?这种定义方式,我认为绝对是不正确的。
贫富分化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贫富分化正是追逐财富的另一种描述。国家A先搞资本主义,贫富分化就出现了,而且在扩大,但这只是事情的一个侧面。另一个侧面是,国家A最底层的人的生活条件也在升高,只是没有其上的人升高得那么快。当国家A少数的最有钱的人,为了追求更低的成本也就是更高的利润率,他们会跨出国家A,来到国家B。此时国家B就成了之前的国家A。而国家A收入较低的人的收入会暂时降低。下一个是国家C,国家D,或者跳回国家A,往复不断。总体上,有资本做资本家的人,会在这不断的跳跃中积累更多的财富,而下层的人会相较而言缓慢的迂回的增加财富,提高物质条件。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贫富差距必将越来越大。明日的有钱人比今日的有钱人更有钱,我们往往不敢释放想象力而已。你可以认为这不好,但如果把眼光集中在一个国家收入最低的人群,你会发现,只有收入底层的人群的收入增高了,生活变好了,才能够确定这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是否在提高。
所以,贫富分化并不是一个难题,而是我们对待贫富分化的态度有问题。有时候人们控诉贫富分化的加剧,其实是想说中下层人群收入的降低,这种情况不能仅仅归因于有钱人在操纵。而收入最高的那一小撮人也总会碰到一个难题:这么多钱应该买什么?别忘了之前说的:无可抵挡的低价,和无可替代的高超。如果科学技术停滞了,那么只有通过降低价格竞争了,比如现在的经济状况就是如此。
但此时就有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资本主义时期,什么样的资本主义是死胡同?或者说,什么样的情况是资本主义最不理想的组合形式?就是,一个国家将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仅仅控制在暴力功能之内。这是活的地狱。
不要发生战争。战争、冲突,是人心在与物质变化永恒的磨合中不愉快的跳跃。这往往是一个两难处境:物质变化越快,人心越吃力。假如明天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能够将生产力提高五倍的机器人,世界可能要用三十年才能接受它的存在,但六十年后一算平均数,人类还是加速进步的。所有的苦难,都将在未来的历史回顾里被看成无奈的事。但不能明知而故犯。
而最终,我选择相信共产主义。我相信共产主义将是资本主义在全球反复耕耘之后的结果。
有人预言的消灭阶级、消灭货币等等,我以为都有更多想象的成分。因为我是将底层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定为人类整体生产力水平的判断标准的。贫富分化可以继续加大,货币可以一直使用。假如真到了按照自己意愿而生产的时代,货币作为劳动的凭证依然是方便的。有多少钱是个人意愿的表现。关键在于意愿,而不在于钱的数量。综上所述,当全人类的底层的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到一定质变的程度,我们就可以说人类踏入共产主义了。
但是,外星殖民是个变数。它有可能拖慢人类进步的速度,通过为最有钱的人提供逃离地球约束的方式。
我认为共产主义的景象将由三个里程碑式的现象标定。
共产主义一级里程碑:
全球每个家庭至少一人能随时上网(也许那时候会换了称呼)与全球交流信息,无时空限制,无语言障碍,无商品运输障碍。至此,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基本确立。
共产主义二级里程碑:
全世界的人类都习以为常地认为,全世界的人类无论肤色、外形特点,同属于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人种。或者说,只有一种人类,就是“人”。至此,共产主义的伦理直觉基本确立。
共产主义三级里程碑:
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盒子,随身带着这个小盒子,就能够提供生命的保障,并实现行动的自由。至此,共产主义的大门终于向人类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