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快递(一句话看表达的区别与效果)
宿舍以前用的网线,这学期打算换个wifi让生活更高效一些。
早晨下单路由器和网线,当天到。近日是快递高峰期,晚八点钟收到短信,九点多到店门取件。店里还有一个穿黑色外套,高瘦挺拔,面庞轮廓分明的中年男人和一个穿红色外套,稍矮稍胖的一个年轻人。问了我的尾号,开始找东西。后续又来了一些人取件,中年男人便招呼他们去了,剩下年轻人在帮我找。
“是几点收到的短信啊?”
“八点。”
“早上八点?”
“是晚上。”
他在货物中翻找了两下又问道:“买的什么啊?”
“路由器。应该是个小盒子。”
“哦。”他继续翻找着。
“你地址写的哪啊?就是同济大学吗?”
“还写了西南十二楼。”
“那地址应该没问题。”中年男人插了一句。显然,他的意思是我的快递是送到这。
为了安心,我又翻出了短信。“看,这是短信。”
他过来看了一眼。“嗯,是这里没错。”
我又去看了app,发现是应该是网线到了,不是路由器。
“啊,是网线不是路由器,应该也是小盒子或小袋子。”
年轻人直起身来,有些无奈。“啊,到底是买的是什么啊?”
“啊?我买什么也不用讲这么清楚吧。”
“你不告诉我们,我们也没办法帮你找啊。”苦笑与无奈。
“是网线,应该是小盒子或小袋子。”他又转身去找了,我也凑近柜台看了起来。
锁定小物件。终于,我发现了我的网线,是一个小袋子。被压在三个不大的盒子下面。
走出店门,我想起app上显示路由器也是今天到,便回店里。
“请问,你们晚上几点关门啊?”
在货堆中的年轻人看着我,微微皱眉,嘴角向下瞥了一下,语气略带可怜。
“本来应该关门了。”说罢微微苦笑着点点头。“额。”我微微一愣。
“九点。”中年人的声音在耳边突然出现。
“哦,谢谢。”回过头匆匆道谢后我出了店门。
在回来的路上,我想年轻人和中年人最后的回答都可以有更好的效果。
只需要稍微转变内容即可。当然,一日的忙碌和加班还要让人说出效果更好的话应该比较难。
首先,我认为我最满意的回答是“啊,一般是九点,这几天忙,还没下班。”这句可能字数稍多。考虑到人当时的疲惫状态,也可以是这句——“一般是九点,今天还没下班。”
效果的好坏,暂且按表达意思的到位与话语引起我的想法、回答或感受来看。
通过刚才的场景,我们可以确定,这时店员要明确表达的意思是“目前在加班”,至于确切关门的时间他们也无法回答。我们来看两人的回答。
“九点。”我认为意思明确表达了。对于我来说,感受平淡,也就是正常对话。所以我认为这是中等的回答。
“本来应该关门了。”意思表达到了。但是,这句话对我来说引起的感受绝对覆盖了其原本要表示的意思。当时我脑海中的直接回应“那谁叫你不下班。”引起的感受很差。
为什么?就因为他把我当做情绪宣泄的对象。在这个场景中,我是取快递的人,他是帮助取快递的店员。也算是服务者和客户,向客户这样表达显然是不合适的。
生活中可能不止这样的场景。我们说话表达都要注意自我的情绪表达需求与对方的情绪消化义务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