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光之城-洛桑
翻看照片才发现洛桑真是漂亮,就是我们每次留给它的时间太少了。看到洛桑的那一刻我脑海里立马出现了暮光之城这个词语。秋日的阳光温暖柔和,穿过黄绿相间的树叶映照在草坪和奥林匹克博物馆的建筑上。对面波光粼粼,时有帆船划过。

大家都知道瑞士非常美,美在哪里呢?因为它是一个千湖之国,有山有水的地方想不美都很难。洛桑就是这样一座依山面水的城市,而且海拔跨度很大,从城市的制高点圣母大教堂可以将莱芒湖一览无余。街道上不得不安装很多电梯,为了老弱病残人士出行。在这里开车不方便,一直要盘山,停车也困难。因此建议大家把车停在奥林匹克公园和莱芒湖之间的公路边上,走过去老城区不是很远。然后坐电梯上到帕吕广场,从这里爬上圣母大教堂约20分钟。帕吕广场是洛桑的中心,经常有书市和二手货交易市场,人们在广场边上悠闲的喝着咖啡。有很多路都可通往山丘上的教堂,顺着上面带屋顶的台阶,拾级而上是个不错的选择。建于11世纪的圣母大教堂是瑞士屈指可数的哥特式建筑之一,直径达9米的彩绘玻璃窗相当漂亮。至今仍沿袭着守夜人报时的传统。

洛桑是一个古都,在罗马时代已有人在洛桑居住,中古建筑、栉次麟比、踯躅于街头,就有如身处于中古的时光里。 此城并不大,如果从日内瓦乘坐火车前往,只需坐四十分钟。 洛桑是瑞士文化和人才中心,这里有瑞士联邦最高法院、洛桑大学、酒店学校、国际学校等院校,文化氛围很浓。今年夏天我们从圣母大教堂下来时无意经过了洛桑大学,看到建在陡峭山坡上的那栋古老建筑,还有建筑上那些精心雕刻的塑像,真实感觉到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去美洲和澳洲旅行是为了体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来欧洲旅行是抱着朝圣心来的,不经意就会撞倒上千年的建筑或某个艺术家的雕像。欧洲毕竟曾经是人类文明的中心,无论在科学还是艺术上都达到过登峰造极的段位,不由想起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

另外洛桑也是很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奥委会的所在地,因此也被称作-奥林匹克之城。为什么国际奥委会总部会选择洛桑呢?我们不妨对此做一下探究。1914年6月,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两个月,德国柏林被确定为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然而,在利益冲突复杂敏感、国家关系紧张的欧洲,所有国际奥委会成员对两年以后1916年第6届柏林奥运会是否能如期举办颇感担忧。顾拜旦,这位把国际奥林匹克主义运动当作理想、视为信仰的绅士,情绪沮丧、忧心忡忡,他宁愿家园毁灭,也不愿意让奥运会在愚蠢疯狂的战争中毁灭。于是他把奥委会的总部由巴黎迁往洛桑。一个是因为瑞士中立国的身份,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洛桑具有"国际文化城"之称,当时汇聚了世界上一批有影响的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这对于宣扬推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非常有利。

在走过洛桑宫廷温泉酒店时,刚好碰到一位身着套装的年轻女士从宾利车上下来为一位年长的绅士开车门,在夕阳的照耀下老人不老,美人更美。不由联想到很多电影镜头和现实故事,在这个信息极度发达,爱情观升华,金钱观泛滥的年代,不要怪我们想的太多哟。

和去年一样,我们这次到洛桑又是傍晚时分,太阳躲在晚霞的后面,像是故意要用光线把晚霞映衬成主角。湖面平静但充满生机,偶见点点帆船的影子。站在绿色的奥林匹克公园,眺望着湖天一色的水面,感觉置身在<金色池塘>的镜头中,我怀疑海明威有可能剽窃了莱芒湖的风光,因为二战前夕他刚好在洛桑收集新闻。

-
远兮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1-02-25 19: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