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些生活收集的笔记
十年前在网上看到的三点:1.优秀是一种习惯。 2.做个晨型人。 3.坚持下去,尝试新的事物,不断学习新的东西。
这三点我都做到了,毕竟把好的东西变成自己的,形成习惯不容易,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作息习惯。这是一个坚持的过程,需要自律,有时候也很需要努力。对于第三点我觉得对我很有帮助,在枯燥中学习一些新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我学习了法语,参加了一些讲座,去了不同地方旅行。
后来在不断的进步过程中,我又看了不同的书,得到了新的方法,比如其中一本: 1.先接受,再完善,将它划分,细化,精确到每一件小事。2.有些事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因此做好计划非常重要。3.计划初期不要给自己太大工作量,目的是做了而不是做了多少。
对于这本书我的理解是遇到一个新的事物或者生活计划,先接受,再结合自己完善它,达到平衡,再计划好一步一步实现它。我在这个过程中时常被打扰,所以我会不断调整自己,在达到目的的前提下,“完成比完美重要”。
最近读到的一本是为了报名考试,特地参观了纪念馆,只看了目录和其中一页,是一个大学哲学教授写的。我对这不是太感兴趣,所以只看了几分钟。但是大学教授有一些分析我觉得在我生活的环境很有用,解开了我的一些疑惑,一个认为一开始就不应该偏移目标,另一个的观点是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改过来。
作为一个后来人看过去,我觉得这个要看实际情况,如果底子不够,一开始偏离目标会失去根基,作用人对目标不理解互相矛盾,当然弊端就是有可能达不到预定目标。而在执行的过程中改过来,目标是可以到达的,但是很有可能不可控,所以需要第一个观点中的对底子理解力的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