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3》:春晚2021
对不起,让春晚躺枪了
作者:可力吾收 (原创 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如果说唐1是小清新风格的清纯少女,从唐2到唐3,该少女渐渐开始描眉画眼、披金戴银、浓妆艳抹、珠光宝气,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暴发户之路。从野田昊“花蝴蝶”的服装和唐仁一贯花里胡哨的形象,到四侦探cosplay圣斗士、樱桃小丸子和葫芦兄弟,观众宛如在看戏曲晚会。倒是应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景,可也着实辣眼睛。

作为侦探推理作品的爱好者,我和广大《唐探》迷一样,终于盼来了《唐探3》的上映,自然是喜不自胜。在带娃的百忙之中,赶在春节假期的尾巴到影院一饱眼福。
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我觉得自己仿佛又看了一遍春晚。有歌,有舞,有魔术;有正牌武术,有野路招数;有浓墨重彩的戏曲,也有中途笑料不断、结尾煽情催泪的小品。当然,整个影院此起彼伏的不断笑声,足以证明该片作为春节档合家欢影片的定位还是比较成功的。毕竟,过年就图个红火乐呵,太过严肃和冷清自然是有点不合时宜。
但作为喜爱推理过程的影迷来说,似乎还是缺了点什么。我不算资深推理迷,充其量不过是个入门级的菜鸟。看完热烈喧闹的大场面,到家许久之后还是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只能尽力回忆剧中情节与大家吐槽切磋一下。(以下涉及剧透,请慎入)
浮夸的演技与穿帮的道具
首先是唐探组合的人设。唐仁还是一如既往的贪财,好色,犹如一台行走的雄性荷尔蒙机器,见人爱人,见花护花。不过剧中两处与他特质有关的情节我有点不解。初见小林,唐仁脱口而出“好胸”,让同为女子的我都忍不住屏息凝视,迎接流鼻血场景。可小林明明风衣裹身,宛如“装在套子里的人”,如此保守装扮,小唐何来感慨。
结尾法庭举证时,唐仁给大家展示小林冲进密室前和进入医院时的两段视频,并邪性大笑说,看后面的小林是不是更性感了,因为丝巾不见了。我大跌眼镜。要说小林之前把丝巾系在脖子上,后来摘下来所以显得更性感,这我同意。但之前的丝巾明明是叠好插在小林上衣口袋里,只美观地露出一角,这和不戴丝巾有什么区别?哪里就变得更性感了?
唐仁的表现真实浮夸,可惜美女的道具没有配合好他。
反观小林。被从水里救出来后,按照常理难道不应该是用浴巾把自己头部以下都包裹住吗?既能温暖被水浸湿的身体,也能缓解备受惊吓的情绪。可小林的模样极像穿着露肩礼服去参加舞会的名媛,让我怎么看都觉得违和感十足。直到谜题揭晓时才知道,这样着装是为了让秦风看到小林肩头的纹身。天哪!如此刻意的人为透题,太让推理迷的我有作弊的赶脚了。
所以,唐仁是看哪个女人都衣着暴露。小林却是该露的时候不露,不该露的时候瞎露。
顺便说一下,有影迷声称受不了唐仁捏着嗓子说话的语音语调,我却喜欢这独具特色的设定。想起苗阜在歪说《哪吒闹海》的那段相声里,分别贡献了说宝鸡话的精卫、唐山话的敖丙、河南话的夜叉,美其名曰能强化人物性格。苗阜的“胡编乱造”其实也不无道理。公鸭嗓的唐仁岂不是辨识度更高?喜感更强?反倒是在前两部里略显结巴的秦风,突然口齿流利起来,倒让我有点小不适应。人物特点一脉相承,应该显得更专业吧。
菜鸟级推理和无厘头搞笑
下面说推理。唐2结尾伏笔时野田昊痛苦大叫“好难啊”,吊足了影迷的胃口。大家涌入影院准备好好欣赏一部推理大餐,却发现只不过是个开胃菜,佐料还没放足。
连我这经常被家人视作智商堪忧的菜鸟,也在一开始就猜出了凶手。更别提很多推理达人甚至能猜到作案动机和行凶方法,可见案件本身含金量并不高。和唐1的密室杀人案相比着实是小巫见大巫,而没有如我期待,出现和第一部结尾精彩的反转,更是让推理迷们大呼不过瘾。即使和第二部五行杀人案相比,推理过程也逊色不少。漏洞百出,搞笑无脑。
密室现场被打扫干净,所有证物都被警方带走,怎么偏偏漏掉了渡边胜拿来击打死者头部的木质摆件?还尤其显眼地被放在桌上。法医也没有验出死者头部的伤痕,只能靠唐探来验尸。这样的警方和法医是不是也太low了?
一开篇东京机场里数百人的混战场面不计后果也就罢了,电梯里的女护士虽是龙套,莫名挨揍生死未卜,也可以不明不白地无需善后?这到底是逻辑缜密的现代悬疑片还是荒诞不经的魔幻仙侠片?
泰国侦探杰克贾被群殴之后就杳无音信,再度现身就是法庭,带回了揭示小林身份之谜的资料。也许是我错过了中间情节,或者忘记了具体细节,总觉得过渡衔接颇为突兀跳跃。
《东爱》女神铃木保奈美的加盟的确让我惊喜不已,可法庭上两个“莉香”的出现又是几个意思?双胞胎?可,意欲何为呢?纯粹为了逗你(野田昊)玩儿?
可能主创们也知道案情简单,根本用不了两个多小时进行侦破,所以才大费周章另辟蹊径,破案之余安排了另一主线同时推进,即寻找Q。自第二部出现的Q继续在唐3里搅弄风云。Ta对秦风内心关于父亲往事的隐痛了如指掌,设下圈套先引秦风入狱,后实施拉拢。始终揭不开Q神秘面纱的影迷们,至少知道了Q原来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犹如《柯南》里的黑衣人组织。接下来他们究竟有什么惊天阴谋,唐探和他们将会有怎样的巅峰对决,应该可以作为影迷持续关注唐探系列的最大悬念。
堪比春晚的视听效果
不得不说,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真是有点让我接受不了。
如果说唐1是小清新风格的清纯少女,从唐2到唐3,该少女渐渐开始描眉画眼、披金戴银、浓妆艳抹、珠光宝气,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暴发户之路。从野田昊“花蝴蝶”的服装和唐仁一贯花里胡哨的形象,到四侦探cosplay圣斗士、樱桃小丸子和葫芦兄弟,观众宛如在看戏曲晚会。倒是应了红红火火过大年的景,可也着实辣眼睛。
开篇机场打斗像极了春晚的开场歌舞。地上跑的,空中吊的;舞的舞、转的转、跳的跳、滚的滚,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接着三个侦探如同主持人一般从人群中现身,魔幻极了。
贯穿整部影片的热闹搞怪和打斗,只让我感觉到热,和闹。真的堪比春晚,一个让人炫目的歌舞,接一个让人捧腹的小品,如此穿插,反复进行。
看着看着,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起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里的打斗场景:“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睖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
上学时,老师讲评说这段描写色味俱全,堪称经典。看来,导演深得作者精髓。
而影片的听觉效果也不得不说两句。唐2带火了《粉红色的回忆》这一经典老歌,确实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神奇“笑”果。尝到甜头的导演在唐3里变本加厉,硬生生把一部侦探推理片变成了KTV点歌房。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的道理,原来,你不懂。
结尾闹中取静的法庭对峙也有够突兀。一来,突然安静下来的背景莫名让人有点不适应,凶手痛哭流涕和愤怒控诉的场景仿佛回到了《柯南》的大部分结尾中去。二来,整部影片一直都在不停地追跑打闹,结尾时突然众侦探鱼贯而来,确凿证据鱼贯而出,所有谜团瞬间解开。似乎少了中间严丝合缝、环环相扣的推理过程,破案破得让人猝不及防,有虎头蛇尾的嫌疑。
最后吐槽一下影片中人物的繁多。作为春节档贺岁影片,导演估计想让自己的作品人物也像现实中一样阖家团圆。于是乎,数不清的人物像捉迷藏一样被一一找到,挨个亮相。
这一点对我来说异常痛苦。因为我只看过唐探的三部电影,没看过网剧。除了认出思诺经典的眼神杀,其他人什么林默呀、野田昊二呀、陆菁菁等等一概不识,后来补课才知道。所以当影院中惊呼声此起彼伏时,我总涌上来一种“发愁前路无知己”的悲哀感和无力感。
插个题外话。20多年前我看过一部不错的侦探推理日剧《古畑任三郎》,每剧主要人物只有四个:侦探、助手、被害人、凶手。抽丝剥茧的推理过程,别具一格的正邪对决,一定不会让推理迷失望。安利给喜欢推理的小伙伴们,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人不在多,有料则名。
一堂哗众不取宠的公开课
我是外语老师。《唐探3》看完后,我感觉自己听了一节教学公开课。
外语老师,除讲授最重要的精读课之外,还要给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但日常授课时因每堂课时长有限,教学内容必须分清主次、有所取舍。除精读外,有时给学生练听说,有时练读写,不可能面面俱到。
推理影片的精读内容就是推理破案,认认真真、完完整整讲好推理故事最重要。这一点,唐1完成得很精彩。歌舞打斗、奇装异服、搞怪魔幻,就好比听说读写等技能,侧重一二,起到穿插其中、烘托点缀的作用就好,不宜喧宾夺主,本末倒置。这一点,唐2拿捏得很不错。
除非参加教学大赛等公开示范课,老师才会在中规中矩的教学内容中,加上不少剑走偏锋的教学形式,以期吸引人眼球,获得高分好评。即便如此,如果老师同时用上小组讨论、游戏道具、听说读写、十八般武艺,恐怕也只会哗众不取宠。
唐3的问题就在于此。各种花哨元素齐上阵,所有表现形式导演都不愿舍弃,总想呈现每种元素的特点。五花八门的特点凑在一起,结果就是毫无特点。颇有点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的悲剧。
让相关作品中的所有人物都现身就更没必要了。即使在公开课上,老师也不可能挑所有学生都回答问题。
又想起我有次教授各种职业单词的变形,给学生展示了大量的各行各业的名人图片来配合讲解。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津津乐道这个影星有什么代表作品,那个运动员有什么八卦趣闻,讨论得热火朝天。课后一测试,压根没人记住单词规律。白瞎了我精心备下的课,和费力做好的ppt了。
就像《唐探3》,导演备课所花的时间精力很多,下的功夫不少。我也是观影之后上网查询才得知,什么一比一还原世界上最繁忙的涩谷路口,全程IMAX拍摄,400人混战一镜到底的世界最酷长镜头等。背后的艰辛难以言说,但就怕出力不讨好。所以,期待唐4、唐5能规避风险,再续辉煌。
不过,经历了2020年艰难战“疫”的我们,在满怀希望的2021年春节看到这样一部热热闹闹、开开心心、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影片,也的确是阖家欢乐,心情舒畅。
就冲这,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唐探3》,勉强算及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