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爷爷的去世
人走了,留给活着的人无穷的心事,非得找个树洞诉说不可。
关于爷爷
我爷爷有着很多中国式长辈的传统性格,刚直,独断,悭吝,倔强以及讳疾忌医。后来,我妈跟我讲,爷爷其实日常也会说自己心口疼,但是老人家嘛,就是你跟他说吵架,他也宁愿捂着心口背对着你睡一觉不去医院的那种,那天晚上也是,他说自己不太舒服,早早地睡了,第二天早上发现人去了。如果早点去医院,可能也就是开点药,吊两瓶盐水就可以避免的事,避免突然的去世。
关于奶奶
奶奶是爷爷的童养媳,这次我回去的时候,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了半天话。这些话也朝我的表哥说了。说的都是爷爷临走前一晚,和奶奶聊得关于我们的事情。老人哪怕是自己遭逢大事,反反复复可以说的,也都只有儿孙。
关于我爸妈
说实话,爷爷平时对我妈并不太好。我爸和我都在外工作,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的那种。我妈平时在家照顾爷爷奶奶。说是照顾,其实算是照应。爷爷身前除了一些小毛病,身体还算硬朗,一个人还硬要搞装修那种。奶奶身体比较弱,都是爷爷在照顾他。我妈上班,大家一个房檐下生活,指望的是万一有个事相互照应下。爷爷的性格决定了生活里总有些磕磕绊绊,但人走了,磕绊便消失了,我妈好几次流了眼泪。
我爸没哭,忙着操持丧事,从7号到10号出殡,嗓子哑掉了。大年三十,又是除夕辞旧迎新,他沉默了一天,没怎么说话。
关于丧事
我们是小县城,丧事仍然比较传统,停灵,守夜,出殡,各有各的规矩。亲人带着孝服,反反复复跟着仪式做了几次,出殡那天凌晨4点28分吃早饭,5点28分出发,我坐在灵车上,捧着照片,膝盖以下冻得快僵直。
这些仪式,反反复复,勾起人心里的痛苦也消耗人们的悲伤与生气。殡仪馆火化的遗体很多,灵车要排队,人们三三俩俩在浓重的白夜里聚在一起,憔悴,疲累又沉重。
火化时,家长们选的是简化炉,看着爷爷的遗体进炉,出来时是一具白骨,由殡仪馆的师傅们收拾骸骨放在骨灰盒里。
我原来很怕电视剧里出现骷髅,然而碰上这场白事,一点都没怕过。大家都认真地,仔细的,眼睁睁地看完了全程。
丧事结束,大家还要筹备过年,年间迎来头七。
关于猫
爷爷办丧事那几天,家里的猫默默地溜了出去,年初一又自己回来了,绕着我奶奶的脚要吃的。这只猫也养了十来个年头,老了,和别的猫打架,脸上被咬的伤口长了新肉,结了痂,但再也长不出新的毛发。
8号那天晚上,亲戚们都去吃饭,我没什么胃口,跪在爷爷的遗体旁边,他的脸用毛巾和黄纸盖着,我悄悄摸了下他蜷缩在袖子里的手指,冷而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