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尚作家苏曼殊的历史(三) 》 陈再明21、2、10
十 国民军教育会
1903年,面对俄国独占东三省,东京的青年会组织了一个"拒俄义勇队″,苏曼殊首先呼吁参加。遂即一个以秦效鲁、叶澜等为首的新的革命团体诞生了,命名为″国民军教育会″。苏曼殊再次被列为发起人之一。活动方式分为三种步骤:1,鼓吹;2,起义;3,暗杀。凡担当此项任务的均被称为"运动员″。
在确定″运动员″时,苏曼殊又是第一个站了出来,大喊:″今日天下滔滔国无宁日,正是吾辈效命之秋!我愿以自己的血肉,为革命而效!哪怕肝脑凃地,也在所不惜。″ 于是,加入″暗杀″的运动员行列,准备马上回国执行任务。
十一 梦断情缘
曼殊将要离开日本返回祖国的前夕,他又一次回到了樱山村。曼殊正向良子的墓地走去,在弯弯的小路上,他似乎又看见了良子绰约的身影。回家的路,他几乎都不曾知晓,直到进了家,母亲叫住他,他似乎刚从恍惚的状态中省悟过来。″小姨?″曼殊疑惑了一下,看了一眼母亲。看上去已有三十八九岁的女人坐在床上,曼殊叫她小姨。″莫非,莫非这就是三郎?″ ″小姨,我是三郎。″ ″三郎!″诃合叶子战栗的叫一声,眼泪便从眼角流淌出来。 这个时候,曼殊忽然产生一种奇异的感受,自从第一眼见到这个妇人,他就有一种既陌生,又熟稔,既说不清,又无需说清的东西,几乎像电流一样,即刻便传送到他的心里。
过了几天,曼殊对河合叶子说:″他们说我长得不像娘,而像你,说尤其嘴、鼻长得最像。说若是走在街上,还以为我们是母亲和儿子呐!′叶孑的险色立时变了,严厉地说:″简直是胡说八道,你怎么能不像你的娘呐!你可千万不要听他们胡说。″曼殊还是第一次见到小姨这样发怒,而且怒容背后潜藏着无尽的忧伤。随即曼殊听到母亲偷偷地对小姨说道:″你不为了自己,也得为了他想想,这孩孑多苦啊,从小就、、、″听到这里,曼殊心灵立时震颤起来。第二日,曼殊向母亲提出即刻就要离开这里的要求,母亲很惊诧,小姨也很惊诧。
十二 《国民日日报》
这一年秋天,曼殊在长崎上了″筑前丸″轮船,又一次踏上了回国的航程,同时也又一次开始了人生的探索。到了上海,一脚就走入一家大门,迎面就看到有三个人在争看一张《国民日日报》的报纸。这里是陈独秀的家,曼殊就是来找他的。独秀立即把曼殊介绍给另外的二人,章士钊和张继。曼殊开口说:″听说兄弟们在办《国民日日报》,我是专来此谋生的。″ ″太欢迎啦!″陈独秀几乎高喊了起来。
苏曼殊翻译雨果的《悲惨世界》的缩本《惨社会》,发表在《国民日日报》上。于是,在十里详埸、在黄浦江畔,在上海每一条狭小的里弄里,人们都在抢购着《国民日日报》,都在传阅着那篇连載小说《惨社会》,都在议论着一个反叛者的名字一一苏曼殊。或许是成功带来了喜悅,曼殊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几日里,他就撰写了《女杰郭耳缦》、《鸣呼广东人》等笔触老辣,愤世嫉俗的革命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