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专业到换公司的心路历程——个人复盘
我是一个容易怀疑自己和后悔的人,所以做完选择之后,总频频回头,责怪自己。最近这几年,我面临了很多抉择,每一条,都犹豫再三。因此,我想把心路历程写下来,以供日后参考。
一切抉择的开始,要从大二的暑假说起。
那是一个下午,闷热,电风扇呼啦啦地吹,把头吹得晕晕的。我在思考未来:一边是现学的计算机专业,一边是炽热的文学梦想。最后,头脑一热,想着,反正都是考研,都是相当于从头学了,不如选个喜欢的。于是,轰轰烈烈的考验之路开始。之后的事,正如所有励志电影一般,有勤奋,有泪水,有放弃,但最终坚持到了底。可惜结局不算完美,被调剂了一个小专业,勉勉强强地跨进了中文系的门。
我的人生轨迹,由此滑向另一个轨道。
中文系读研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学的东西少,自我钻研的东西多。且理科生到文科生的转变,也让我很难适应。总之,研究生的三年,是打破与重塑的三年。走了很多弯路,不过也总算顺利地毕了业,其中辛酸,暂且不表。
接下来,就来得了人生最紧要的路口之一。
社会如潘多拉的魔盒,向我敞开了门。往哪里去?一切都是未知数。
经历了两份短暂的互联网实习,我深深感受到了社畜的艰难。本想逃回学校,一心科研,可三个月的学术体验,加上非科班出身的不自信,又让我放弃了读博。九月,一头钻进了浩浩荡荡的秋招当中。
当面临他人的审视和筛选,面临和别人的激烈竞争,自己才会残酷地认清自己的价值。你值几斤几两?半斤八两。
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的我,在面试中一次次地败北。最后凭借一些侥幸,拿到了几个offer。一个是游戏公司的文案策划,工资诱人;一个是豆瓣阅读的文学编辑,是我最喜欢的岗位,但薪资感人;还有一个是在线教育的主讲,薪资一般,未来发展空间大。这几个offer间,我纠结了很久,去咨询过专业职业规划师,去咨询过学校求职规划,甚至去咨询了心理医生……要月亮,还是要面包?最后,两相权衡之下,去了在线教育的主讲。
通往社会的路,开始了。是荆棘,还是坦途?
七月,来到北京,在五环外的村子里,租了一个十三平的小房间。社畜生涯,由此拉开序幕。一开始,一切都是很美好的。互联网大厂的规范化流程、多项福利,足以让刚踏入社会的小白满足。可惜好景不长,一场家庭变故突然降临。那年中秋,是我最苦涩的一个节日。在家待了几个月,接近年关,才又返回公司,还顺利转正了。其实,从心底里,我很感激公司。我失去了家人,但还好没有失去事业。
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当感激的滤镜逐渐消散,公司的弊病也就逐渐显现。频繁的架构调整,领导的PUA,工资的匮乏,尤其是同期同事的毅然离职,我想走的心就愈发强烈了。我的第一选择,是去线下教培。比起线上,我更喜欢与孩子的实际接触,也更需要标准化的培训。所以,面了某而思培优。但当时太晚了,且只有初中的岗位,最后,没有通过面试。
后来,暑假就来临了。非常忙,同事几乎住到了直播间。我稍微好一些,但也是连轴转了两个月。直到秋季,这种状态才有所好转。闲下来之后,就开始准备面试。依然是教培行业,把能面的机构都面了个遍。跟某而思实在没有缘分,培优面得挺好的,但面着面着就没了后续;网校,初试说是简单聊聊,可是竟然也没有过。后来陆陆续续的面,某某得到的薪资太低,拒了。某帮拿到了主讲offer,后惧怕其激烈竞争和压力,转成了教研;某猿很努力地准备面试了,但可惜复试没有过;某字节网校很快很顺利地拿到了教研的offer。
又面临一次重大的选择。纠结了近一个月,每天都疯狂刷脉脉。
这次选择很难。两个offer都不是特别满意,某帮是头部公司,但口碑太差,岗位不是核心;某网校初创期,前途未卜,但岗位核心,薪资诱人。后来,咨询了在字节的朋友,听闻工作氛围宽松,早11晚8。再三犹豫之下,决定去字节,闯一闯,赚一把钱。
但事实证明,从资本家手里捞钱,从来都不是轻松的。
入职第一天,我就开始后悔了。办公电脑不是mac,办公地点是离地铁很远的破旧大厦,办公桌小得可怜。最关键的是,工作时间是早十晚十。而且,leader给我甩了一个文档链接后,就直接给我派活了。没有任何新人培训,从第一天就开始做任务。而后的周二、周三……我都处于纠结的状态中。一会儿想,或许我可以坚持一下;一会儿想,这边太初期了,我的身体也扛不住,我还是跑路吧。住的地方离办公地点很远,每天八点多起床赶地铁,晚上近十一点才能到家。一周,比一年还漫长。
每晚,我都和男朋友在商量,要不要离职。一开始,男友劝我坚持一下,后来慢慢地,他开始劝我去某帮。周六,某帮的offer就要到期了。在最后的时刻,我给hr发了消息,说要过去。但消息发完那一刻,我都有些犹疑了。这样做,真的对吗?
周一,去了公司,我纠结了一天,没有勇气开口提离职。周二,终于鼓足勇气,跟leader提了离职。周三、周四,在家休息。周五,去办了离职。在字节,从入职到离职,一共待了两周。
这是一个考虑了很久的决定,也是一个冲动的决定。
所以到现在,我依然不敢告诉其他人,我又离职了。我也没法坚定地告诉自己,你的选择是对的。我仍然时时怀疑和责问自己——你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我没有办法给出一个答案。
说实话,我心里很没有底。
我放弃了什么?放弃了一个刚入职的工作,放弃了近10W的工资,放弃了更核心的工作岗位,放弃了友善的同事和leader,放弃了字节各种福利……
我放弃的原因是什么?团队的水平一般,产品前景不乐观;早十晚十大小周的工作强度,两个leader都是加班型(最直接的理由);离家太远,通勤时间太长;我可能患了甲状腺癌,无法承受太大的工作强度(最核心的理由)。
我选择某帮的理由?毕竟是头部公司,就算没有培训,也可以见识一下,以后跳槽更有公司背书;听说不怎么加班,早十晚七(最直接的理由);离家比较近,骑小牛就可以到达;后期可以带课,也可以转产品岗。
我为什么充满了担忧呢。因为我害怕某帮也加班,害怕领导太事儿,害怕没什么能力沉淀。其实后两个总有办法解决,但如果也特别忙,那就真的很让我绝望了。但愿可以不怎么忙吧……
回想这一路,我实在是太纠结,太犹豫了。比起旁人的干脆利落,我总是在徘徊犹豫,拖拖拉拉,总是这山望那山。我不止一次地想:
如果我当初没有跨专业考研,会不会过得更开心?
如果我当时去了豆瓣做编辑,会不会更喜欢工作?会不会不加班,身体健康?
如果我一毕业就考了编,会不会我就不像现在这样漂泊了?
如果我还留在原公司,会不会更好摸鱼?
如果我没有在字节提离职,会不会适应了也就还好?
如果我当时再面面小猿,会不会我就能拿到满意的offer了?
……
无数个如果充斥在我的脑海里,就像路上的一颗颗小石子,我每走一步,它们都在咯我的脚底。
前天,看到了一篇写毛不易的文章。毛不易的处世态度——随遇而安,最让我动容。“不管遇到什么,他都泰然处之,不折腾,不强求,不伪饰,遇到什么就承接什么,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
“如果做不到,我就原谅自己。”
毛不易的这种佛系,并不是什么都看淡,无欲无求,而是追随自己的心,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其他的,随命运安排吧,来则接受,去也不强求。这,恰恰是我最缺少的。
也许是因为从小在物质和情感上都很匮乏,所以我特别想抓住一切,特别无法忍受失去。因此面临割舍,面对风险,我非常懦弱。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它是对的,是满意的,我就很难下定决心。在做决定时,我什么都想要。前景、薪资、健康、工作氛围……我都割舍不下,任何一方不满意,我都会不满足。
为什么工作以后我一直在后悔,为什么这次跳槽我会这么反复冲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什么都想要,根本没有想清楚。对于健康、岗位、平台等方面,我没有理清楚自己的排序。一会儿想去挣钱,一会儿想保持身体健康,一会儿又觉得岗位前景很重要。所以会再三犹豫,遇到问题就想直接逃离。但事实上,工作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劳动力价值交换而已,所以,我到底想从工作里得到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世上没有完美的工作。我必须认清这个事实。
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我必须坚信这一点,并且努力去做。
如今,我已经从字节离职了。木已成舟,落子无悔。如果纠结于这个决定的对错,其实毫无意义。因为它本没有对错,关键看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只要我想清楚自己的方向,并坚定地朝那个方向走,那么无论工作怎么样,我就都是正确的。、
那么,我的方向是什么呢?第一,最紧急也最重要,是身体健康!第二,最重要也比较紧急,是挣钱养活自己!第三,最重要但不紧急,是追求梦想,让自己开心。
明天,就要入职某帮了。这一次,希望我不要逃离了。只要能让我走在自己的方向上,其他都是浮云。什么办公室政治、什么岗位沉淀、什么口碑……都没什么好怕的,能解决就解决,不能解决就适当避开。如果实在无法避开,那么就再看机会吧~
往前看,大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