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 浅谈习惯与健康
最近水库缺水,导致无法正常做饭,不得不在外面吃。虽然我不挑食,但是对口味要求还是有的。很多饭店只吃一两回,吃不惯,就不再去了。
好在最近找到一家饭店,做的菜口味不重,都是些家常菜,有自家做的味道。老板也很热情,各方面都觉得挺好,就常来他店里。次数一多,跟老板他们一家人就很熟了。
今晚点了青菜,酸菜,豆干,土豆,没点肉。
阿姨忙完,过来我对面坐下休息一会。她看了看我,很好奇地问我:“小弟,你怎么只点青菜不点点肉吃?是不喜欢吃肉,还是怎么?”
我说:“我偶尔有吃,不过吃肉也没见身体不会生病,不吃肉也不见身体会坏到哪里去。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吃青菜,觉得蔬菜比肉类更健康营养。”
饭店老板年纪跟我差不多大。他老爸一个月前腰闪到了,去看医生,吃了些药,有所好转。后面搬点东西又闪了一下,加之每天做生意太忙,休息时间少,这次痛得走不了路 ,才不得不放下手上的活,去检查调理。检查结果是腰椎间盘突出,现在住院理疗了半个多月了,现在还没好。
我有腰椎间盘突出,知道这个病很难调理,只能多预防。跟阿姨聊了一下。阿姨说你怎么年纪轻轻就这样?我说身体生病是正常的,老老少少都难免。反正平时多注意就没大问题,少喝冷饮,适量运动,作息正常,都要靠自己调节。
阿姨跟我说:“我二儿子啊,就是喜欢喝冰凉的。晚上睡觉习惯性地喝上两瓶冰冻啤酒。叫他别喝他不听啊。我知道那些东西寒凉对身体不好,不敢喝。”
我说:“他喝完如果没有明显的不适,那问题倒不大。你说的也没错,长久下去对身体不好,但是大问题还没出来,他的经验告诉他自己喝冷饮没问题,受得了,自然就不在意你说的。”
前段时间,连续两晚吃了晚饭后胃部不舒服呕吐。后面想想,应该是喝白萝卜汤,吃白萝卜吃多了。因为那段时间作息方面都跟往常一样,没什么不同。就是饮食上,喝了几天白萝卜汤。因为白萝卜偏凉性,而我脾胃不是很好,虽然上半年的时候调理了一段时间调好了,但是饮食上还是要需要注意点。身体的感受和反应,只有自己最清楚。
说到腰椎间盘突出,这个病现在挺普遍的。我认识的一个大哥,还有一个邻居,也是因为过度劳累,干体力活时闪到了,导致腰椎间盘突出,辞去了工作。我自己也有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第一次发作大概是18岁那年,读高二。主要病发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很大可能是在学读书时,长时间坐在教室里,缺少活动导致腰椎出问题。当然,也可能不是这个原因导致。
从我观察自己及身边的腰椎间盘患者之中,觉得要预防此病,还得注意休息,干活要量力而行,不要逞强。现在很多人都把身体当机器,高强度超负荷运作,不懂得调节休息,把身体折腾出问题了,才不得不停下来。内心可能还觉得无怨无悔,或觉得是不可避免的,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劳累忙碌。这种心态,算不算是一种病呢?
工作赚钱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优质的生活,优质的生活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生活习惯之上,而非用健康来换取优质生活。现代人的通病就是本末倒置,用健康作为代价换取优质生活,把错误的生活习惯当成是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日夜颠倒,加班加点,形成普遍的社会现象,互相内卷。而那些自认为“不得不做”的事,其实也都是自己内心所追逐所愿意去做的,有自己可图的利益在里面。但是小利需要付出大代价,不划算,出了问题,也只有自己去承担。
坏习惯,比如懒惰、熬夜、喝冷饮等,不需要花费多少心思,就自然养成。而好习惯,比如运动、早睡早起,似乎很难养成。一个人,如果对好习惯和坏习惯的认知不够,只看眼前不顾后果,不看这些习惯对未来产生的影响,那往往就是坏习惯一大堆,好习惯没几个,结果也很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在不认为那是坏习惯的人看来,它并没有改变和修正的必要。放纵自己满足五欲,会使他当下感觉到快乐。而约束自己克制减少五欲,一般人会觉得很痛苦。坏习惯就是这样,可以在当下满足人的种种欲望,带来快乐。但是一旦快乐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也许在坏习惯执行的当下,已经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只是人们没有察觉到,或被快乐所淡化,转移了注意力而已。而好习惯,当下就是克制我们的欲望,收敛我们的身心,有时需要一些条条框框约束自己,当下会觉得不快乐不舒服。但最终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趣向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