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里德
1916年李普曼在一篇题为《向总统呼吁》的社论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宣称:我们已经不想在侵略者和受害者之间保持中立了。(一次大战李普曼反对虚伪的中立,主张宣战)。
他的哈佛同窗约翰-里德非常厌恶李普曼对和平主义者和美国孤立主义者的攻击。1916年2月里德措辞激烈,言语无情地谴责李普曼使用华尔街金融寡头以及像罗斯福那样的战争贩子所玩弄的伎俩。这一指责激怒了李普曼,他愤然提笔复信,对这位昔日的战友进行了回击。
里德把李普曼这封信镶在镜框里,挂在墙上。
两位朋友一直冷淡对方,后来李普曼抛出橄榄枝:让我们一起吃个午饭吧。
几个月后,里德因肾脏手术在巴尔的摩住院,李普曼带着坐立不安的路易斯-布赖恩前往医院看他。布赖恩那时是里德的未婚妻,后来她做了尤金-奥尼尔的情妇,最后嫁给了美国外交家威廉-布利特。
20210202
里德完全献身于俄国革命,根据间谍法,因为反战受到起诉。里德此次归来是为自己辩护,里德离开俄国之前,托洛茨基做了一个奇怪的姿态,任命里德为苏维埃政府驻美总领事。
李普曼运用他的影响使国务院尊重里德的外交豁免权。但是,里德乘坐的轮船于1918年4月抵达纽约时,政府特工以检查革命宣传品为由,搜查了里德的行李,并没收了他《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的手稿。当斯蒂芬斯向里德建议,请李普曼把手稿要回来时,不饶人的里德气愤地答道:就是给我整个世界,也别让我对沃尔特-李有所乞求。
两次审讯证明里德是无罪的。但里德由于发表“煽动性”讲话而数次遭到监禁,里德被社会党以立场过激为由开除之后,便建立了共产劳工党。在第一次大战后的“红色恐慌”期间,里德被控犯有叛乱罪。1920年,他用一个假护照逃出美国,回到俄国。同年十月,里德在俄国死于伤寒,年仅33岁,被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宫墙内。
1958年10月,李普曼访问苏联时,在克里姆林宫大城堡里,他拜谒了他的大学同窗约翰-里德之墓,作为一位俄国革命的英雄,里德永远受到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