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帮RIA—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
2021年1月31日非常幸运的参加了武汉拆书帮珞珈分舵的拆书分享,也从千千吉老师的分享中了解了博大精深的拆书方法RIA。听了千千吉老师的分享,才发现RIA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有些深奥,怪不得周良老师说之后还有三小时的RIA课程,值得好好实践领悟了。
千千吉老师将整场分享用学习地图串联起来,从一开始自己身边故事引入三个抓住听众注意力的问题:大家是不是觉得没有时间读书?大家是不是看不进去书?大家是不是读不懂、记不住?针对这三个问题,千老师做了一个比喻:对于书的态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把书当做老师,汲取知识;一种是把书当做医生,治疗自己的问题。对于成人学习,我们有时候需要将书看做医生,从书中获得答案和深刻的体悟。我想这是我们拆书的最强烈的动机。那么RIA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从实用书籍中获取答案,将知识化作能量的呢?

RIA=R(阅读拆页)+I(讲解引导)+A(拆为己用)
1. Reading:摘取令自己感悟深刻的文段。其实拆页是非常有难度,选取好的文段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因为我们所有的结论和行动来自于这个文段。这个文段可以是介绍一种方法(What),可以是为什么介绍这种方法和观点(Why),也可以是如何实践这个观点和行动(How)。在之后我们听《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拆书过程中,周良老师一直强调拆书页的重要性。


2. Interpretation: 讲解引导,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包括3W+1H。1. What:讲了什么,可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场景化。2. Why: 这个方法会带来什么好处。3. Where: 这个方法适合的场景是什么?4. How: 如何运用这个方法。
写好I的标准:1. 尽量使用自己的语言 2. 表述准确 3. 文字清晰 4. 致用:将原文知识点化作可操作的具体步骤。
随后千千吉老师让我们对比了两种I的写法,右边的I撰写屡胜一筹,情景化,要素齐全,闭环总结。

3. A(Appropriation)便签包括A1和A2便签。A1和A2的区别在于A1是回忆(过去发生的事),A2是展望(未来可能发生的规划与应用)。
A1:故事+反思。回忆自己相关的经验和例子。故事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和结果。针对失败的经验进行反思,并应用在I中所提炼出的操作方法。
写好A1的标准:1. 鲜活 2. 对应I中解决问题的场景3. 故事要素齐全 4. 反思。
A2:以后我怎么用,目标加行动。1. 目标遵循SMART原则,具体的、可实现、可衡量、有截止时间。2. 行动:要与I中提出的操作方法相关。在未来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做什么事,达到什么程度。
写好A2的标准:1. 目标清晰 2. 行动相关 3. 可控 4. 关联。千千吉老师让我们对比了两种A2,第一种是心得体会式,只是抒发情感,表决心;第二种是有目标有激励,有具体可控的行动计划。

RIA帮助我们从关注知识的读者转向关注自己的读者。相信用RIA去拆解书籍会让知识鲜活起来。问渠那得清如许,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王阳明那句话知行合一,争取在读书中不断运用。
© 本文版权归 Birkin Heard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