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中国经济2021』
————————————————— 2021.1. 22 ——————————————————
第一章 大疫情,大变局
谁曾想到,2020年,世界的主题竟然是“COVID-19”,而且这场席卷全球的大病毒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波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势迅猛,力度极强。2021年伊始,原本看似“安全度过”的病毒又卷土重来,很可能会延续到2021、2022年。一些国家忙着寻找“元凶”、推卸责任,试图寻找为这场惨痛的人类战役“买单的金主”,却不肯正视这场无情的病毒正是所有人对大自然无情牺牲的代价。
赞叹的是,截至2020年9月20日,全球已有8款冠病疫苗处在第三阶段试验,其中有4款来自中国。作为国人,不得不佩服大家的共同努力,当美国还在质疑这场疫情阴谋论的同时,我们的自我隔离意识、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医学科研实验进展再一次证明了我们的态度,这场战役疫苗是关键,而“流氓病毒”所引发的背后深层含义更值得思考。
第一章中谈到,这场病毒战役是大自然给人类肆意破坏地球的警告,因为人类存在的“四个过度”导致如此大的灾难:
一、产能过剩。这源于生产力的解放和提升、全球化带来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所造成的局部过剩被无限放大和传到,为全球性过剩埋下伏笔。
二、金融过度。2008年金融危机的振幅,(后为摘抄)后危机时代,美国为加速本土市场出清,更不惜利用制造美元过剩收割新兴市场国家市场,令全球经济陷入宽幅震荡,此次疫情爆发后,美国无限量宽松货币政策变本加厉。
三、市场经济发展过快。市场经济围绕交易运转,其市场竞争内置优胜劣汰的马太效应,导致全球政治经济不平衡。
四、地球过热。两极冻土融化释放出被冰封数十万年的微生物和病毒,尽管早有科学家呼吁,气候危害的可怕性,可是人类似乎自助选择忽视。人类和病毒长期共存可能如科学家所言,新冠病毒逐渐演变成某种慢性疾病,经过中间宿主传播与人类的“相互筛选”,成为人类社会的一部分。
大灾难导致经济大滑坡。截至2020年6月26日,全球经济损失总量抵消了2019年的GDP,全球商品贸易萎缩1/3。但是,此次经济衰退与20世纪初的大萧条相比,首先体现在全球化程度,由当年西方国家的内部转移,到如今全球供应链被打乱,其生产链上的相关国家无一幸免,而此次的衰退正是吃了大萧条累计的“苦果”,贫富差距加大的美国百姓无福消受当时的市场泡沫,致使股市崩盘、美联储收缩货币供应。然而,2008年的危机后政府救市的危机隐性化,国家宏观调节无力,现代工业化带来的弊端都加速了此次新冠病毒的爆发。
◆ 罗斯福“政府之手”
◆ 美联储“无限量放水”
◆ 工业化养殖与工业化农业生产为什么加速病原体产生?【延伸阅读】
https://ishare.ifeng.com/c/s/7vaGgbRUuIa
环境的报复是残酷的,一旦那些冻土层内的远古病毒发生“基因漂变”,未来或许就会像比尔盖茨所言,威胁人类的不再是核武器而是病毒。
在科技和资本助推下的工业大生产,最终呈现出“加速制造——加速消费——加速废弃”的恶性循环。由此产生的垃圾会让地球不堪重负,平衡地球透支的速度至少需要两倍的经济转型速度。经济转型困难重重,人们赖以为生存的食物背后习以为常的食品工业和食品安全体系,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其次,颠覆性的技术革命还未出现,比如新能源替代问题上,用来生产的电子设备的废电池处理上,以及电子成本上的问题,都使得新材料、基因工程、AI、练字科学和核聚变等技术革新迫在眉睫。
瘟疫在与人类共生中推动人类发展,同时也随时引爆人类历史进程。经济高速发展的三百年里,四大“地雷”的引爆进而带来三个“去”:一、去意识形态化。二、去市场化。三、去物质化。
—————————————————— to be continu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