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只是抱着想看完的想法,忘记了把里面的话摘抄下来了。因为自己从头震撼到尾,好像一切都没有按照我以为的发展。也许是因为没有看简介吧。
我没想到玛丽娅姆最终会被安排嫁给一个40多岁的人。
我没想到这个人最后会家暴她,多虚伪啊,我知道这本书很虐,也从对拉希德描述中得知他不是个好人,可是我还抱着一丝希望,我以为他会对她好。
我没想到莱拉失去了塔里克,还有她父亲最后因炸弹而去世的时候,我清晰的记得那段文字我读了好几遍,一个温暖又深情的父亲,真的走了。
当然,也有一些好的事情,我没想到阿兹莎会平安长大,我中途一度担心她会不会因为没有吃的而被饿死,会不会为了弟弟去做那些事情,真好啊,她没有。
最令人开心的就是塔里克没有真的去世,塔里克和莱拉真的整篇文章中,最治愈我的了,战争年代这种青梅竹马,久别重逢的爱情太让人动容了。全局最美好的也是这里了吧,塔里克从来没让人失望过。
"你知道的,我只看的上你"
"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不知道该怎样定义玛丽娅姆的结局,她用尽全身力气把铁锹砸下去的那一刻,我想过她要如何逃脱罪名,把他放在工具棚里一走了之,也许不会有人发现?直接说他突发疾病身亡?"可是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察尔迈伊",不论拉希德多混蛋,可他对察尔迈伊说的确是个好父亲。
最后
"如果是个女孩,莱拉已经给她取好名字了"
还没有看完追风筝的人(之前看过一半大概知道写的是什么),但是我仍坚信这本书是三部曲第一,或许因为自己不能够感同身受,甚至不想感同身受,所以才会因为在书里像身临其境一样而被震撼。战争与不平等,只要有一个发生,我也许就会被打倒。书里的每一个女性都太令人钦佩。
这好像也是自己最近常常会冒出的一个念头——我好像一直活的太过安逸了,好像自己受过最大的哭就是起早贪黑复习考试,自己最饿的时候就是每天午休的千一节课,即使是现在,好像每周都要交报告,如果学不好就不会被重视,这种苦恼,只要放低追求,也没什么的。我也想过如果因为疫情被隔离在家没有吃的该怎么办,这件事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只是杞人忧天,但是他现在真实的发生在离我不远的城市,那里的孩子"一个苹果两个孩子吃三天"。
我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和平地方,即使有些事不公平但是身边每个人都在努力make it better,都在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我很幸福了,有些事不该抱怨了,那些事也没什么的。
希望有机会二刷把摘抄的话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