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三板斧-中层管理者(笔记)
中层管理者(腰部)的三板斧“闻味道”“照镜子”和“揪头发”
定位:从了解战略到执行转化,人事合一。
三板斧核心工作:定策略-战略理解与分解。 搭班子-人才盘点与梯队建设。 做导演-管理者全局思维。江湖传说的腰部三板斧“闻味道”“照镜子”和“揪头发”。
一、懂战术,也就是定策略并进行战略理解与分解。中层是企业的“腰”。企业身体灵活不灵活,腰很重要。腰出了问题,头脑(高层)再好,脚(基层)也走不好、走不远。高层定了战略,“能不能落地”是基层执行问题,“能不能有效落地”是中层战术问题。战术就是把确定的战略分解下去。 战术有两个含义,一是正确理解公司的战略,这是正确执行的前提。 二是战术分解,阿里巴巴认为:“中层是目标的具体执行者,负责把目标转化分解为员工每个月、每周、每天,甚至每分钟干的事” 。
二、带队伍,也就是搭班子,进行人才盘点与梯队建设。企业如果比作一架战车的话,高层是指挥官,负责指明方向;中层是驾车人,负责驾驭车辆;基层是战马,负责努力奔跑。要想做好一个中层,不仅要有娴熟的驾驶技术(战术分解),还要熟悉战马的习性(团队建设)。所以阿里巴巴对中层采取儒家思想管理,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授权。作为一个中层领导,既是执行的主力,更是发展的根基。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团队,所以中层必须学会带队伍。
三、做导演,也就是管理者的全局思维。 企业发展大了,难免会出现中层安步当车,基层死气沉沉的问题。其实,这与中层的“心力”有很大的关系。为此,阿里巴巴对中层开展了“揪头发”、“照镜子”、“闻味道”运动。中层是靠团队的成功,实现自己的成就,要善于“借力”,而不是自己“用力”。所以,中层的另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导演”,为团队搭好“舞台”,给团队每一个成员创造表演的机会。中层如果喜欢自己做演员,基层就只会搬马扎看戏了。

“揪头发”
対治本位主义( 屁股决定脑袋 )、 急功近利 、 圈子利益。 锻炼一个管理者的“眼界”。培养向上思考、全面思考和系统思考的能力,杜绝“屁股决定脑袋”和“小团队”,从更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来考虑组织中发生的问题。 如何做: 开阔眼界:做行业历史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做竞争对手的数据整理与竞争分析;做产品及业务的详细规划与发展分析
训练内心: 一是寻找管理者内心的力量,通过坦诚的交流与教练的引导,发现我们自己成长过程中支持自己的最重要的力量源泉和最有成就感的体验,让我们保持这种自我悦纳的心态; 二是要求团队的参与及支持,充分的团队内部沟通,和团队成员一起探讨变化的必要性与可能的方法,最终得到团队的支持; 三是更高级别管理者的参与支持与资源支持,上级一定是最重要的资源,好的上级不是来对下属指手画脚的,而是当下属需要的时候可以大力支持,画龙点睛的; 四是愿赌服输,将目标与计划写入KPI,在业绩考核指标制定的时候,充分地交流,一旦确定,那就愿赌服输,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做。
超越伯乐 管理者愿意培养比自己更优秀的管理者呢?
后备军机制,如果一个管理者,没有培养出一个可以替代自己的人,那这个管理者就没有升职的可能性,给他一个升职的空间和标准,他就会愿意给出别人升职的空间与培养。
其管理者的专业管理培训,不同级别的管理者,必须设置不同的管理课程学习的计划与目标,管理也是一门科学,也是需要长期的思考与修炼的。
允许人才一定的流动,让人才用脚投票,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给人空间,不能真正培养自己的团队,那么他的团队成员可以自己选择更好的团队,这样好的团队整体会向前发展。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高层的管理者,不仅要能够把事情做好,还要做到了解业务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探究行业演变的规律与经济环境的局势。
“照镜子”
修炼一个管理者的“胸怀”。管理者是需要孤独的,因为要面对自我内心的强大;管理者需要是融入的,因为需要通过“上通下达”来推荐企业与组织的发展。以自己为镜,做别人的镜子,以别人为镜子,将自我完善。
心镜——做自己的镜子 内心强大,首先是找到内心强大的自己。体会到内心强大的自我,可以在痛苦中坚持自己、成 就别人
镜观——做别人的镜子
要在一个管理团队中,彼此就是对方的土壤,彼此成为对方的镜子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而既然希望我们通过别人的镜子看到我们更加全面真实的自己,首先我们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才能做一面镜子。做镜子,首先需要的是聆听,能够放下自己的评价与好为人师的冲动,能够做一个静静的聆听者。做镜子,其次需要的是同理心,也就是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并不是说要盲目的认为他是正确的。首先去理解他的道理,我们才能求同存异,达到共识与理解。做镜子,还需要的是共情,也就是能够与对方的情感与情绪共鸣。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价值观与生活的道理可能都不一样,但我们的情绪却是相同的。
镜像——以别人为镜子
能够自我照镜子,又学会了做别人的镜子,我们才有可能以别人,以环境为镜子,真正从多个不同的镜子和去发现自己、去认知自己。以别人为镜子,需要创造一个简单信任的团队氛围。我们团队流传这一句话:“你对我不满意,就来找我,可以骂,可以批。但如果你不对我说,而是在背后说,那么请你离开”。一只团队有了信任,才有可能协作的土壤和机会。以别人为镜子,还需要我们能主动的去和三种人群交流:上级、平级、下属。在阿里巴巴我们说“对待上级要有胆量,对待平级要有肺腑,对待下级要有心肝”,每个角度所重视的不一样,上级关注你的思维和价值观,平级关注你的沟通与胸怀,而下级关注你的能力和关爱。去主动与这三类人员交流,坦诚中,自然会看到真实自我和提升点。
“闻味道”
修行一个人的“心力”。任何一支团队的氛围,其实就是管理者自我味道的一种体现与放大。一个管理者的味道,就是一个团队的空气,无形无影,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每一个人思考和做事的方式,尤其影响团队内部的协作以及跨团队之间的协作。
我们彼此互为土壤,互为空气
电子商务行业迅猛的发展,许多中小企业为了跨越式的发展,往往会考虑从大型的公司挖优秀人才。不久前有两位能力极强朋友也是满怀雄心来到了创业型企业,后来一位小有气象,另外一位却举步维艰。原来在这两位加入一个新的团队的时候,大家相同的是都非常看好创业企业项目的前景,同时与企业老板有深入的交流,唯一不同的其中一位朋友在正式加入之前,参与过团队的团队旅游以及团队的月会,之后才选择这家公司。他说到一个新的团队,关键不仅有业务的前景,因为业务好,是这个行业的事情,并不代表着这个团队真的能够在这块业务中可以获得成功,更加不代表着自己一定能在团队中发挥作用。
管理者需要怎样的味道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高层管理者,我们认为一定要有的味道是:简单信任。
这个简单说的是简单真实,管理者需要做真实的自己,将心比心,不矫揉造作,不粉饰太平。阿里土话说“因为信任所以简单”,这个简单,真的不简单,因为每一个看似简单的背后,都需要有强大的内心与自我管理。
简单,就是说到做到。要让团队做到,必须自己做到,小到一个迟到早退,大到战略布局,做你所说,说你所做。
简单,就是奖励要奖得心花怒放,惩罚要罚得心服口服。因为奖励不能服众,团队也会土崩瓦解。如果惩罚不能服人,不该罚受了惩罚,该罚的没有处罚,或者处罚的力度宽松不到位,都会引起非常大的动荡。
简单,关键的背后在于信任。相信团队的每个人都是有能力的,相信大家是可以成长的,而成长过程如果有痛苦和需要给出痛苦,作为管理者就要用一个勇敢的心。简单,背后是相信自己简单的信念。
散发你的味道
味道,是管理者会自然散发的,着力的散发反而形神不符。在团队中,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应该是非常敏感能够感觉到团队温度的人,奖罚的时机,都是散发味道最好的时机。在管理中,最为关键的是“365天的绩效考核”,有优点,要及时传播和奖励;有缺点,要马上发现与建立改进机制,不要秋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