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斩姚期》唱词摘抄
《斩姚期》的京剧对应剧目就是《打金砖》/《上天台》。
目前擅长此秦腔剧目的中生代艺术家(也都渐渐步入老年啦)有谭建勋和任炳汉。
现摘抄著名唱段如下:
进太庙不由人五内伤痛
汉刘秀此时候悔恨万般 万般悔恨
悔不该贪恋酒色听信谗言
屈杀忠良自毁肝肠
姚皇兄他素来忠心耿耿
为汉室立下了盖世之功
想当年到南阳仓皇逃命
王莽贼追得我日暮途穷
多亏了姚皇兄恩深义重
姚家庄救刘秀大难得生
孤念你秉忠心为国效命
孤念你老慈母悬梁尽忠
孤念你舍两子令人伤痛
孤念你为汉室屡建奇功
都怪孤吃酒醉将你误斩
王我披麻戴孝送坟茔
《斩姚期》和《斩秦英》的故事模式几乎一样,姚刚=秦英,太师=太师,郭妃=詹妃。但前者悲剧结尾(秦腔版硬是给圆回HE了,但如果不硬圆那么一下,也就真给斩了),后者却喜剧收场,命运一天一地,主要原因就在于秦家有身为公主又口才了得的媳妇,但姚家则只有一群政治投资同好的南阳豪族旧基友(这么一看好像是姚家更动不得,但戏文嘛哪顾得了这些个势力博弈)。两出戏有一个剧情细节的对应有点好玩:东汉的时节,郭太师门前有御赐三尺地,按圣旨规定是文臣下轿武臣离鞍,而姚刚正是因为不愿意捧郭家这个场、硬闯过去,才和太师起了冲突,最后失手杀了人;到了唐朝,恰恰反过来,变成秦家门前有“文臣下轿武臣离鞍”的御赐三尺地,而詹太师藐视功臣、大摆排场不愿下轿,这才导致秦英气不过和他打架,然后出了人命。
除了这一处“导火索”设计上的呼应外,斩秦英的唱词里也提到了姚期旧事。比如秦英之母银屏公主的唱词:
曾不记光武那一年,姚马两家各争先。
姚刚大街去夸官,打死太尉丧黄泉。
姚期绑子上金殿,汉王不斩亲封官。
再比如詹妃的唱词:
想昔日有一个姚期子况,所生下第三子名叫姚刚。
府门外剑劈了国老皇丈,那郭妃报父仇要斩姚刚。
我有心学郭妃一般模样,承恐怕到后来我无有下场。
秦腔版《金沙滩》里也提到了斩姚期这一段,老令公对君主杀功臣这件事显然深有共鸣:
猛想起汉高祖当年把业创,
他凭的萧何韩信和张良。
登基后未央宫中斩韩信,
立逼的张良归山岗。
光武帝中兴凭的邓禹马武姚期将,
登基后也是杀忠良。
贬邓禹斩了姚家将,
逼马武碰死在午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