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中的动人细节
查看话题 >杜甫在夔州之一——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 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765年春末,两川节度使严武突然病亡 ,杜甫全家生活上失去依凭,被迫离别成都迁往夔州(现重庆奉节)。初到时他们住在长江岸边高处的西阁。此处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江水奔腾,地势险要,正如杜甫的: 夔州歌十绝句(一)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白帝即白帝城,在夔州之东的北岸高峰顶上,是三国时蜀国防范东吴的要塞之地。222年刘备兵败后,就是在这里向诸葛亮托孤后辞世的。当地百姓还在夔州西郊建有武侯庙,东南建有白帝庙。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途中,行至此处时,忽闻赦书,立即放舟江陵(今湖北荆州),留下了著名的: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杜甫卧在西阁之上,深夜难眠。此时正值冬末雪后初霁,天清气朗。天上银河灿烂,三峡江水涌动,蜀地山水美不胜收!但是自严武死后,西川连年军阀混战,吐蕃也不断入侵蜀地,一面是奇丽的景观,一面却是严酷的现实。“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战火不息,百姓深受其苦,诗人自己又衰病相催,无能为力,“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夔州地处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之地,存在很多特殊的风俗,“夷歌数处起渔樵”,让久居中原的诗人很难认同和适应。杜甫内心一直渴盼能早日回归故乡洛阳,重返安宁的生活,但是山遥路远,川资不菲,天涯茫茫,归途无望。 诗人在西阁之上远眺武候庙和白帝庙,三国英雄早已化为黄土,无可寻觅;自己的诸多好友李白、严武、高适、郑虔等近几年也都先后谢世,再无知音。他内心的忧虑和寂寞就如同那涛涛的江水一般,无法平息。(完)
收于我的豆列《细品唐诗》和《杜甫在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