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進城『怯搭搭』
以前被人关心过:“为什么这么大人了还害羞?毕竟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为什么还要害羞?”
我自己知道。看起来是脸红结巴,但并不是害羞,而是极度紧张。紧张的原因心底里也清楚得很。只有当几乎准备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我才会这样。喜欢默默观察,对朋友会默许千般好,但没有什么“期待”。一旦准备认识一个人,心里非常清楚,以自己的性格,必然需要为对方妥协多少,让步多少,容忍多少......幅度很有限。越清楚这个“有限”,越会紧张。
意料之中的是很多善良的人会忍不住替我自作主张、爱心大放送地想要改变我。有位朋友刚认识没多久时就开心对我说“我要改变你的性格!” 这样直接的豪言壮语肯定是出于好意,还有许多心意是琐碎的,家常的。有位讲义气的朋友很执着地劝我走出“舒适区”。另一位可爱的朋友非常恳切地希望我穿上粉红色的裙子,然后学会并着腿骑自行车。
我总是把这些当作善意,也不会因为是否要改变而纠结。内心有清醒的坚持,就不会因为来自他人的不同意见而生气、愤怒。但会纠结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辜负”这样的好意。不交往就不用解释。解释自己真的好累。年纪不小了,清楚自己在很多方面和世界不甚协调。可是为什么要那么协调呢?光滑得失去摩擦力,艹都艹得没感觉,不快乐。纵然能对人对己千般利好,就要改变吗?这样一步一步,走上别人眼里我应该走的路,怎么不是一种万劫不复的宿命呢。
心里仔仔细细想好了才决定这样活着,并不抗拒改变。每一年每一月都在变。但不是听人说怎么好我就怎么“上进”。为此也一定会有很多必要或不必要的代价。
真诚地和人交往、对别人怀着和对自己一样的信心,就不需要强求“知己”,也不需要表演友谊,不需要过度解释。“人与人的交往是由误解构成的。” 误解是常态,理解是偶然。